农产品价格与绿色度决策协同发展研究

2022-09-05 06:53
价格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购买者经济效益供应链

东 方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1)

一、引言

目前,受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影响,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由此带动了绿色产业发展, 产品绿色度逐渐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因素。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农产品绿色度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尽快形成完善绿色产品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许多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主动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以此实现与其他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差异化,从而在市场上占据先发优势。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当前正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进行绿色农产品研发和种植, 必须投入更多农业生产资金。 目前,中国绿色农业生产企业资金还不够雄厚,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相互之间进行了激烈竞争,难以真正形成合作。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必须通过合作才能有效应对环保压力, 这为协调机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笔者通过建立模型,对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与绿色度决策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模型的建立

笔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个二级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上两个主要环节即农产品供应者及进行农产品分销的零售者。 供应者在供应链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提供农产品,零售者在供应链中主要职责是负责将农产品分销到市场上, 让消费者购买。 由于农产品市场相比其他产品市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暂时认定供应者和零售者所要承担的风险都是中性的,同时基于农产品售价会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限制,故将消费者收入作为模型约束条件设为:pq+s=T。 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建立起相应模型, 且将消费者这一约束条件引入模型中,可得到以下函数模型:

其中,p 表示是农产品价格,q 表示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数量,g 表示农产品绿色度,s 表示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后剩余的收入,T 表示消费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按照柯布-道格拉斯提出的效用函数理论,采取适合研究的坐标轴,形成下列效用函数模型:

其中,第一步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所能获得的相关效用,第二步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后剩余可支配收入可以得到的效用。 α 表示消费者对各种农产品价格及数量的消费喜好,β 表示消费者对所购买农产品的绿色度消费喜好。 为了保证所计算的结果符合一般情况,可以让α+β=1。 A>0 表示农产品销售市场发展成熟度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k>0 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对支付价格的敏感程度。

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 为了确保所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必须让所购买的农产品数量达到一定条件,用公式表示为:,也就是:

通过式(3),可以得到想要实现的最大效用,此时消费者购买数量为:

将式(4)引入式(2)中,形成的最大效用模型为:

三、模型的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目前中国农产品供应者和零售者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如何提升农产品绿色度及确定农产品销售价格才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在提升农产品绿色度时,究竟应该投入多少研发资金才能有效满足绿色农产品生产需要。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假定提升绿色度所需投入资金与提升程度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二次方,计算公式为:,其中,z表示影响农产品绿色研发技术的因素。 在投入技术研发资金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号召各行业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生产,许多农产品供应者在政策要求下,已经开始向绿色产业方向发展。但要实现农产品绿色度提升,还需要农产品供应商投入一定的资金,这会增加农产品供应商的运营成本。 此外,购买者对农产品绿色度的关注度还会不断提升。 面对上述问题,农产品供应者和零售者必须密切合作,实行绿色度统一管理,共同确定绿色度资金投入份额,制定出市场各方都能获得最佳收益的农产品价格标准。

结合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建立决策模型时,笔者主要分析了以下两种决策模式,一种是分散式,另一种是集中式。 在分散式模式下, 供应者与零售者之间会产生Stackelberg 博弈,且供应者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制定农产品批发价格和绿色度中占据主导地位,零售者只能根据批发价格确定农产品零售价格。 在集中式模式下,则要以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作为参考,双方共同协商和制定农产品销售价格及农产品绿色度,并确定利润份额的划分。 两种决策模式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分散式

供应者和零售者之间存在Stackelbrg 竞争,由供应者最先确定农产品批发价格及农产品绿色度,零售者根据批发价格及其确定的绿色度制定农产品销售价格。 此时,双方的经济效益关系如下:

在获取最大利润时,需要反向来计算,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出零售者的最佳销售价格;第二步,将计算出的结果代入供应者经济效益公式中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上式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在没有投入绿色度研发资金时,分散式决策模式下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决策(w*,g*,p*)为:

其中,p*表示农产品销售价格,w*表示农产品批发价格,g*表示农产品绿色度,将这些数值引入公式中可得:

由此得到整个供应链所能够获得的总经济效益公式为:

(二)集中式

随着农产品购买者对绿色度的需求度逐渐提高,如果仅仅由供应者单独进行绿色度的提升,则会出现缺乏动力的状况。 对此,供应链双方可以采取协商合作的模式,由供应者负责加大农产品绿色度的资金投入,将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与零售者进行交接,然后再供应给购买者,而销售所得的经济收益由双方共同分配。 资金投入多少与农产品绿色度之间的关系式为:g=g0+λe。 其中,g0表示是农产品最初的绿色度,e 表示资金投入力度,λ(0<λ<1)表示资金投入成本与绿色度提升之间的效率,而供应链的统一管理既可以进一步提升绿色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生产成本投入,减少的成本效率为:1-η,减少之后的成本投入为:ηc(0<η<1)。绿色度提升后,购买者要想实现最大效用,最佳的购买量为:

由此,可得整体农产品供应链的经济效益为:

(三)集中式与分散式的对比分析

根据研究所得数据, 发现集中式模式不仅能够使农产品销售价格有所降低,还能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绿色度提升,这显然更加符合农产品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 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产品消费量,还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供应者和零售者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由此,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集中式模式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效用,即:Uc*>U*。

在供应者提升农产品绿色度后,农产品销售数量随之大幅提升,而供应链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与农产品生产中所支出的其他边际成本密切相关的。 当其他边际成本支出减少时,整体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就会有所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绿色度提升后,虽然销售数量有所增加,销售价格却因此而降低了,但进行绿色度投入的生产成本是不断上升的,且关系为二次方。 由此,可以得第二个结论:只有当农产品绿色度达到一定水平,农产品生产边际成本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整体供应链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有所提升。

四、进一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购买者对农产品绿色度越喜好,农产品销售价格越高;与分散式相比,集中式下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更低。 此外,当购买者对农产品绿色度的喜好在一定范围内时, 喜好度越高,农产品的绿色度越高;超出这个范围后,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由此说明,当购买者对绿色度的喜好在一定范围内时,供应者和销售者为了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会主动提升农产品绿色度;一旦超过这个范围, 意味着整体供应链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此时供应链上的商家会采取合作方式来提升农产品绿色度。 同时,在供应者和零售者加大对绿色度的资金投入后, 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在下降,这对购买者有利,但对整个供应链的利润获取不利。

在集中式模式下,购买者的绿色度喜好与供应链整体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供应者和零售者加大对农产品绿色度的资金投入后,会带动农产品生产成本下降,从而推进供应链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此外,通过调查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与绿色度决策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发现:当绿色度相对较低的企业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绿色度后,其销售的农产品价格将更高,此时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会快速增长, 在市场竞争当中能够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当绿色度相对较高的企业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绿色度后, 虽然这类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会有所增加,但所获得经济收益将十分有限。 因此,只有绿色度较低和较高的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提升农产品绿色度,双方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才是最大化的。

随着农产品购买者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 加之科学技术进步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生产效率,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绿色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购买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必然增加。 未来,绿色农产品发展必然成为时代的主流。

五、对策建议

(一)积极宣传绿色农产品营销理念

绿色农产品企业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确保绿色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降低土地资源污染,真正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 早在中国开始宣传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之初,一些企业就已经开始实行绿色农产品生产,初步形成了绿色产业。 但迄今为止,中国实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绿色营销理念宣传,将绿色营销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形成全民绿色的营销理念。

1. 积极向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让消费者真正认识到绿色消费对整个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使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更加倾向于选择绿色农产品,从而带动绿色市场和绿色营销理念的发展。

2.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监管,使其牢固树立绿色生产经营理念。 促使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积极主动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投入,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的绿色度。

3. 加强对农产品营销者的绿色营销理念宣传,促使农产品营销方式和营销过程都更加倾向于绿色环保,减少销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强对重点农业生产地区污染问题的监和管,对已经被污染的农业生产用地,要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理。 积极推广有机肥,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降低人为因素对土地的二次污染。 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完善生态环境监管预警体系,确保能够及时、有效预警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动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区域化和规模化发展。 在生产者自愿的前提下,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实现绿色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发挥地方农业生产优势,形成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品牌;推动绿色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投入,有效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效率。

(四)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价格的绿色度决策并不仅仅是由农产品生产过程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绿色状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必须要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保持绿色化生产和经营。 在生产环节,要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减少各种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绿色生产。 在运输环节,要采用新型环保能源进行运输,减少空车或不满车运输现象。 在储存环节,要尽可能采用绿色方式储存农产品,坚决抵制通过给农产品抹药等方式来保持农产品新鲜度的行为。 在销售环节,要减少对农产品的过度包装,避免资源浪费,切实降低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对市场的监管职能,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伪绿色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帮助企业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推动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加深合作,帮助企业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购买者经济效益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新零售背景下社邻商业顾客社群运营对策探讨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调研及比较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