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君子图》为例分析杜夫海纳艺术审美过程

2022-09-06 11:30王煜甄茜
书画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倪瓒客体观者

文_王煜 甄茜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内容提要:美,存在于某些被人们所感知的对象中,是其蕴含的一种性质。艺术作品由审美而产生,并且为了体现审美而存在。人在用审美知觉去看待艺术作品时,艺术作品就成为审美对象。这样的理论不光较好地帮助人们认识美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也便于人们的思想进入艺术审美。本文以元代倪瓒所作的《六君子图》为例,分析杜夫海纳艺术审美过程,品味画作本身彰显出的意蕴,逐步解析观者在艺术审美过程中体会到的艺术内涵。

元 倪瓒 六君子图61.9cm×33.3cm上海博物馆藏

绪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意义蕴含在我们的感性之中。”物本身不是美的,但审美活动使物成为美。物的形象性需要人们抛去功利的态度,全然用审美态度去欣赏,才会体现出来。在艺术作品欣赏中,人们更容易进入审美状态。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美,它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而创造的,是让人们来欣赏的。

在艺术审美的意义深度中,人们所感知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之中蕴含着美的性质,而这种美的性质又被人们感受到。

人们在进行艺术审美活动时,从客体方面来讲,艺术作品从物质材料化作艺术形象:一件物品在成为活的形态的同时,拥有了其作为艺术形象的主题(意中意)、意韵(意外意),最后达到客体的深度。从主体方面来讲,从审美知觉产生到艺术呈现,人们将主体的想象和知性相结合,感悟情味,最终达到理解主体的深度。本文以《六君子图》为例分析杜夫海纳艺术审美过程,从表象到内在,阐述审美过程可以体现的艺术内涵和人的本质的思考。

一、肉——从物质材料到艺术形象

进行艺术审美的第一步,在客体方面先要了解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六君子图》是元四家之一倪瓒所作,纵61.9厘米,横33.3厘米。其所运用的构图形式是倪瓒“三段式”构图最早确立的图式。全幅画作景致简单、普通:远山、湖水、丘石和树木,一水隔出两岸。近处象征着君子的六棵树在丘石中矗立而生;画面中部留有大部分的空白,似云,似水,似雾,似天;画面顶端,一抹远山携带着些许水波衔接天际,引观者的思绪飞向画面描绘的天地之间。

这样的景致和构图使画面流露出幽深而静美的气韵,别有诗情画意。通过自身的审美知觉,观者会在欣赏时将所观赏的艺术作品由物质材料转化为艺术形象,也就是将艺术作品中的点、线、面看作艺术形象在主体印象中的呈现。《六君子图》的构图和用笔所表达的意境是一样的,三段式构图结合近处直立的树木,形成和谐均衡的画面。树木、山石所用笔墨比较干枯,以勾勒为主、皴擦为辅,远山、江水又带水汽。画面浓淡干湿,恰到好处,形成幽远的韵律,不事雕琢,使整幅作品呈现出清新的感觉和自然的姿态。

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得以体现出来,从而让人感知到审美感觉的存在,再通过审美去感受、欣赏艺术作品的韵味。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体现:在以人为主体的审美知觉中,艺术作品作为客体经过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一个主观印象及艺术形象。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过程中被艺术作品吸引而产生的呼唤,使人作为观者走进艺术作品,从而去欣赏和深入艺术作品的世界。

二、骨——从活的形象到主题思想

从客体的角度看来,作品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这件作品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活的形象。譬如《六君子图》中树、石、山、水等景物,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景物。艺术创作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音乐绘画,创作主体总会身临其境,使得观者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一树、一石、一山、一水时,仿佛卧游山水之间。这样三段式的构图,使画面无法避免地呈现出萧瑟、荒寒和空寂之感。任何艺术作品,都只能展现物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总会空有留白给予观者。

留白亦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特征,艺术作品作为客体的作用因此而彰显出来:艺术作品的“活”,需要将其本身所留的空白填充,需要艺术参与者的想象。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到宋代达到顶峰,在元代不断发展。倪瓒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隐逸文化。元初,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而身为宋朝遗民的士人亦不愿为元朝效力,纷纷隐于山林;到元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地方势力争夺地盘等,倪瓒同许多文人一样,效仿前人,纷纷归隐山林、浪迹江湖。倪瓒在作《六君子图》时已45岁,此时的他已散尽家财,漂泊于江湖之间,“削迹松陵华寓,藏密白云深处”。对比以前的作品,此时倪瓒的画中不再出现人物,更多出现的是古木、茅屋。《六君子图》不光通过画作空间上的留白给予人空旷、飘逸、寂寥的感受,也通过其独有的韵味引领观者感受画家追求的高雅的君子气节,以及飘然的隐士之风:种类不同的树木拔地而起,挺立于画作之前,若君子笔直伫立,傲骨铮铮;远山若隐若现,空疏沉寂;云雾浩荡宽阔,凌空缥缈。

这萧疏、荒凉的意境,也折射出当时倪瓒等众多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改变,他们开始追求超脱世俗的人生理想:退而隐之,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

一方面,艺术作品活的形象只能通过主体的审美感受得以呈现,不大的画面中蕴含着世间万物的生命力。《六君子图》是纸本墨笔作品,画面中树木的枝干和叶片不是静止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生命的张力。水面似乎有微风拂过;山石好像在呼吸,沉寂而安逸。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活的形象又是作品自身所拥有的。从客体角度来讲,艺术作品通过主体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活动而活起来;从主体角度来讲,主体通过感受客体的气韵,从而感受到艺术作品活的形象,使艺术作品活起来。这便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言不尽意。”中国画的留白、许多小说的开放性结局都和这类审美体验有关,不一定要指明画作的内涵、主人公结局,留给欣赏者或者读者一个空白,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去思考,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作品通过气韵来感染观者,吸引观者进入作品的世界,从而让他们通过审美活动赋予作品鲜活的形象。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了共情,境中之象传达境中之意,也传达了主题及作者所感。这样作品才真正地在观者的心中活了起来,作品本身亦活了起来。

三、神——从意蕴情味到意识深度

艺术作品作为客体,通过主体的审美过程从活的形象上升到主题;观者作为主体,借助艺术作品的影响将客体从物质材料上升到艺术形象。这又引发了另一方面的思考:这些形象表达了些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在《六君子图》的前景中,有松、柏、樟、楠、槐、榆等古木,组成了一个整体。再放大来看,近景的树木和丘石则又可组成一个整体。树木、丘石、湖水、远山在画面中组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湖面广宽,微带水波,让人感受到水的流动感。江上峰峦遥接天际,让人感受到这整体之间的自然和谐。这是境中象。而境中象再通过主体的思想转换产生境中意,艺术作品的意蕴就逐渐被剖析出来:这万物的和谐和画者的精神融为一体,不随世俗,不附庸风雅。无论何时,隐逸文化相对于当时的主流文化而言始终是悲剧性的、寂寥的、萧瑟的,但古人所追求的“天地生人”“天人合一”,道家隐逸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境界乃至人生追求与理想情趣都有着独特的深刻意义。当创作主体品味这些深刻意义的时候,便把客体(艺术作品)活的形象转变为主题,通过主体的知性思考,使主题再转变为意识的深度。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有限而精神千古。作为艺术审美的主体,人在一定的时代中带着特定的时代性思维和思想去看待艺术作品,其拥有的思维方式与客体(艺术作品)可拥有的主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作品自带主题,但是又需要主体去通过思维的方式,在主体的印象和感受中产生主题。《六君子图》无论构图还是意象都直指“清风高节”“君子之风”的主题。观者在了解了隐逸文化,以及与倪瓒有关的知识后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当他们再次欣赏倪瓒这幅作品时,产生的理解和认识会再一次印证作品所想表达的“清风高节”“君子之风”的主题。主体又通过客体的韵律,产生对客体的思考,从而产生对客体主题的认识。然而,艺术作品活的形象不会被一种主题表现,而主题也不会被一种活的形象表达。面对同样一部作品,虽然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但作品所传递的作者的思想是不变的。所以,纵使不同的主体带着自己独到艺术审美去看待同一件艺术作品,但是艺术作品最终表达的主题和意蕴是不会改变的。

在艺术作品中,作者表现的一种非主题所能表现、穷尽的意蕴,即为境外之象、境外之景、意外之意、韵外之致。从观者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不能表达和概括的,是一种非思想所能穷尽的情味,可感而不可言说,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艺术作品活的形象不能完全为主体所概括,这样就构成了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这种韵外之致不是艺术作品本身可以形成的,需要主体的情味。主体进入艺术作品之中,通过思想感受到无穷的情味,从而感受到作品的韵外之致。艺术作品具有韵外之致后,主体再从其中感受到无穷的情味。古人愿意将自己所欣赏的植物的性格比喻成君子。在欣赏《六君子图》时,观者通过将松、柏、樟、楠、槐、榆这六种树比喻成君子,体会作者在画中所表达的意外之意。通过主体的思考,艺术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树木、山石,或是一个整体,它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在此画中,倪瓒以物比德,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具有刚正不阿的本性,这正是君子品格的象征。黄公望在《六君子图》上题诗一首:“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树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内容是对画作比德寓意的肯定。在古人的观念中,身心是分离开的,身是用来“思考”的,心是用来“思维”的。在这种对应中,艺术作品的内涵不再那么客观,反而成为人的某种品行的表现,体现了作者对相应人格的追求。《六君子图》就表达了对高洁而坚忍、隐逸而豁达的道德人格的追求,也是中国古人比德观念的体现。而在这艺术作品的意外之意中,作为主体的人才能感悟到所谓人的本质问题。而艺术作品也能给予人们精神需要,安慰人们疲倦的心灵。

结论

人具有审美本性,艺术作品本身也含有美。人们在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时,通过自己具有的审美本性,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在,抽丝剥茧般将艺术作品内涵一步一步呈现出来。人们在感悟到艺术深度的同时能体现出人的思想的深度。人的思想的深度同艺术作品的深度一样,都隐藏在自身之中,需要去找寻、探索。当然只有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品味艺术作品中的深度。

艺术作品的深度蕴含在作品中,这样的深度是作品创作者在创作时结合自身认知上的深度凝结而成的。但一件艺术作品陈列在一旁是无法展示它的深度的。无论什么时代的、哪个地域的艺术创作者,如果想要使这种意识深度呈现出极致的美,需要通过观者(也就是主体)的思考,感悟情味,达到客体的深度,体现的是人现实审美的凝结。主体通过艺术审美的过程,受艺术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在快节奏的俗世生活中实现精神层面的放松,感受、体悟人的本质,找到并激发出原有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作为主体的深度。欣赏者在对自己意识深度不断挖掘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艺术作品内涵的探索。这样,艺术作品就和艺术欣赏者相互影响,相互冲击,相互交融,相互依托,相互成就。这就是美的境界,也是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审美,给人带来的艺术体验和意识深度上的提升。

猜你喜欢
倪瓒客体观者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端午节观龙舟赛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图说书法(155)
浅议犯罪客体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