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STEM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2022-09-07 09:18孙建明江苏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科学实验

◇孙建明(江苏: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便需要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给他们的动手机会有限,无法满足新时期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我认为,只有引入STEM 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展开科学实验,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有逻辑地思考,他们才能加深认知,了解科学,在科学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STEM 教学方式解析

所谓STEM 教学方式,是基于促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四门学科的有机触合,让学生快乐实践,使他们学会学习。将STEM 教学方式引入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教师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心智发展水平,创新教学引导的方式。在多元化教学中,使学生关注科学问题、展开科学探索、进行科学实践,形成科学素养。

二、引入STEM 教学方式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热情

在STEM 教学方式引入之前,很多学生觉得小学科学就是一门副科,关注度不够,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教师为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科学意识、增强他们的探究热情,做了很多功课,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精心备课,加大STEM 教学方式的应用。STEM 教学方式引入后,教师能营造生动融洽的课堂氛围,通过情境教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使他们对科学探索保持高昂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氛围也浓厚了。例如,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的教学中,可联系生活,让学生思考:“小明穿同样质地的白色和黑色半袖衫,哪个会更凉快一些?”继而让学生展开实验学习。在动手操作、规范实验中,使学生认识到颜色与吸热之间的关系,能够严谨、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从而使小学生具有利用环保能源与科学规律的意识。

(二)促进自主探究

有效应用STEM 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创新施教方式,促进新型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例如,可将其与任务驱动教学、小课题研究、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混合教学等结合,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有创新研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感。例如,在《面包发霉了》一课教学中,可引入导图,使学生利用智能平台,观察食物发霉的过程。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霉菌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并可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提出假设问题,并运用实验说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学生可借助显微镜、切割刀、裁玻片、盖玻片等进行观察实验。

(三)增强实践能力

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在应用STEM 教学方式中,还应关注课堂内外的结合问题,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科学探索与观察,助力其逻辑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协调发展。例如,在《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课下对铜球、钢条是否存在热胀冷缩现象进行探究,在操作中得出科学结论。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具有自主求证意识,更好地认识热胀冷缩现象。

(四)助力生生互动

为了使小学生更加喜欢科学学习,教师还要在应用STEM 教学方式中,密切生生互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他们在合作实验、观察分析、智慧碰撞中形成新的感受,能够取长补短,实现认知升级。例如,在五下《昼夜交替现象》一课的教学中,便可引入多种关于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让学生合作展开模拟实验,认真填写实验单,依据合作实验、学习探讨,使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说明哪些假说是正确的,哪些需要修正。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自己得出结论。

三、引入STEM 教学方式探索

小学科学STEM 教学策略,是指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STEM 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小学科学STEM教学策略的研究,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中快乐学习,在课堂上去质疑、去探究、去合作、去实验,掌握应有的知识。

(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科学课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教室,大自然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室。操场可以是讲台,花坛可以是实验室,学生应该在大自然这所教室中学习、实践、成长。

我在上课时,从早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和学生聊对距离进行感知时所提供的单眼线索,引申到“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中动物的习性特点,再联想到暮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蕴含的海拔和气温的关系。教师用诗词中的佳句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这个世界。流动的叶脉、繁衍的生命、河流的走向、太阳的色彩……带着学生融入自然,一起观察、记录、定格。学生在自身体验中,感受到自然带来的独特魅力。当相机的镜头对准学生时,他们一个个快乐地笑起来,说喜欢科学课,喜欢我这个科学任课教师。这是对教师最大的鼓励。教师用“大自然”这个“教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启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认识与向往。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质疑、补充、评价,在交流中完善实验方案,培养设计能力。高效的实验设计环节,需要学生的参与配合。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相互质疑与交流中,科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处处闪现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质疑和补充,将知识拓展到生活中,运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准备好器材,如滑轮、铁架台、绳、钩码、测力计和直尺等。教师在黑板上写清操作的步骤,之后请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学生填表记录,最后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将结论用科学的语言优化:“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很省力地拉动物体;动滑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能很省力地拉动物体;滑轮组结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很省力地拉动物体。”整堂课气氛活跃且轻松,学生的脸上充满着自信,流利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科学问题。

(三)营造愉快课堂

课堂上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关键的是师生间要互相理解。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进行平等交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科学这门学科的作用就是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索世界的奥秘。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便获得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科学课在他们心中,由一门不起眼的“副课”变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主课”。

例如,和学生一起“玩”科学。研究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中提到的“桥”,教师带着学生选出最合适的纸张,一起去探索各种“桥”的形状和框架的设计优点。学生用纸造了一座座桥,形似赵州桥、卢沟桥、玉带桥和十字桥等,寓教于乐,学生也收获了有关中国名桥和斗拱结构的知识。研究“电磁”时,教师带领学生做了个科学实验——自制简易电磁铁。对于磁性的强弱,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线圈匝数越多,电池放得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学生在与教师和谐互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实验。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STEM 教学方式的小学科学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学习劲头十足,觉得每一节课都是那么新奇有趣,课堂不再死气沉沉。STEM 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学科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注重实践和操作。在运用了STEM 教学策略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了,乐于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实践中学有所悟。例如,在教学《放大镜》这一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的放大镜和一些生物,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观察,去探索生物的科学知识。在教学《水》这一课时,让学生准备三种温度的水,通过对不同温度“水”的观察,讲解水沸腾、溶解、分离等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更轻松,又培养了实践能力。

综上,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升级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感受,使他们具有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意识。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科学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组织语言,对自主展开的科学实验过程、结果加以描述,阐述学习收获与感受,更将助力其不断充实自身的“科学知识库”,让他们在学习积累中,具有科学素养、了解学科本质、形成理性思维、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在STEM 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中,形成科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科学实验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