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人性化干预的应用效果

2022-09-07 02:29姬燕唐晖
河北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面罩血气插管

姬燕 唐晖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人数为1亿以上,且每年发生率呈持续上升状态[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呼吸气流明显受限,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属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若不能及时地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医护干预,将发展为呼吸衰竭,增加其死亡率[2,3]。临床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升非常有利[4,5]。人性化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强调整个护理干预工作围绕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与常规干预相比,具有良好的全面性、针对性[6]。本次研究中,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47~86岁,平均年龄(69.89±5.2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52±1.17)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6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70.18±5.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8±1.08)年。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经诊断符合《2017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7]中相关标准者;符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指征者;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了解后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醒其遵循医嘱用药,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给予观察组人性化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人性化生活干预: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并将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提醒探访人员走路或关门时保持动作轻缓,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的病情对饮食进行严格监控,禁止吸烟。加强对患者的生活监督,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加强日常锻炼,如指导患者进行慢跑或腹式呼吸训练等有氧运动,进行运动锻炼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进行合理安排,按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原则进行。

1.3.2 无创呼吸机干预:在第一次使用呼吸机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无创呼吸机的使用目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认识到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意义。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性进行定时检查,若发现呼吸道存在异物需及时清理;将正确排痰的方式教予患者,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其吸痰处理,以防止呼吸道堵塞。

1.3.3 面罩鼻罩干预:为患者佩戴面罩鼻罩前对其面部骨骼、大小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面罩鼻罩,以防止由于面罩鼻罩与面部形态不搭配而降低连接度的情况。佩戴面罩鼻罩前,护理人员需检查患者的口鼻通畅性,避免异物降低面罩鼻罩的通畅性。同时,佩戴面罩鼻罩时需注意松紧度适宜,在确保面罩鼻罩稳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由于束缚而产生的不适感,可主动询问患者松紧度是否能接受,再根据其头围调整。

1.3.4 个性化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将患者的个人信息、住址、既往病史、住院病历等所有信息整理并建成档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且准确地评估,在其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后便可为其办理出院手续。在患者出院前3 d,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生活指导,如将正确佩戴面罩的方法、呼吸配合技巧、面罩管道的清洁方法、湿化液的更换方式、呼吸机的维护方法等教予患者,以确保患者在离院后能正确地使用机器。

1.4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8,9]: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使用血气分析仪(西门子,型号:RAPIDPoint500)监测患者的残气量(FEV1)、残气量/肺总量比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最大肺活量(VCmax)。(2)血气指标[10]: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使用血气分析仪(西门子,型号:RAPIDPoint500)监测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3)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统计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及气管插管情况。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FEV1、FEV1/FVC、MMEF、VCmax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较大(t=3.160、2.986、2.124、2.480,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2 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PaCO2、PaO2、SaO2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各项血气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较大(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2.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气管插管率较低(χ2=4.500、4.153,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比较 n=25,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虽然该方法对病情改善具有明显作用,但临床认为,患者积极配合、规范用药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1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还需配合相关干预措施,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FEV1、FEV1/FVC、MMEF、VCmax水平均较高(P<0.05),与林琳[12]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人性化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有助于肺功能快速恢复,且该机器还可缓解呼吸肌的劳累感。与常规干预比较,人性化干预提高了整个医护服务过程的规范性与针对性,更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先向患者讲解关于机器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减轻其对未知的恐惧感,并明白了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其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保障了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13]。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PaCO2、PaO2、SaO2改善幅度较大(P<0.05)。因为人性化干预中,人性化生活干预从环境、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对患者干预,对其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使其保证身体营养摄取充足,并通过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行为而对治疗效果和病情改善所造成的影响;面罩鼻罩干预中根据患者的面部骨骼、形态为其选择合适的面罩鼻罩,并对佩戴的松紧度进行调整,能有效避免面罩鼻罩脱落或过紧而使患者皮肤受损;出院指导则为患者出院后的机器使用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让患者在出院后能正确地使用机器,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4]。提升护理的有效性,使患者的血气功能获得明显改善。在廖媛媛等[15]的相关研究中,2组护理后的PaO2及SaO2血气指标高于护理前,而PaCO2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PaO2及Sa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之相似,说明人性化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气管插管率较低(P<0.05)。因为人性化干预中,在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定时检查其呼吸道通畅性,及时清理当中存在的异物,并帮助患者有效排出痰液;在佩戴面罩鼻罩前,对患者的口鼻通畅性进行检查,有效预防了呼吸不畅所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减少气管插管概率[16]。

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人性化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改善其肺功能、血气指标,并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面罩血气插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理想面罩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黑珍珠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