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9-07 02:30赵岚赵冬梅陈静岳利霞黄利红
河北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治疗师乳腺癌

赵岚 赵冬梅 陈静 岳利霞 黄利红

研究表明我国女性癌症中乳腺癌的占比及发生率明显上升[1],手术及化疗介入后患者的生理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如神经损伤、皮肤瘢痕疼痛及术后切口疼痛等均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2,3]。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病人群需长期化疗,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较大,血压控制情况、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均影响了患者的睡眠状态[4,5]。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旨在为临床利用音乐疗法改善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2~11月收治且采取常规护理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2020年2~11月收治并采取音乐疗法的乳腺癌患者43患者纳入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6]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筛选。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2.23±7.45)岁;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2.85±7.44)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试验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病理学等诊断证实患乳腺癌;②均为接受化疗治疗者;③各项临床资料完整;④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1.2.2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②其他原因(药物、精神疾病及外伤等)导致失眠者;③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④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⑤临床资料缺乏可追溯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普及乳腺癌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焦虑,同时辅以饮食干预、用药护理,帮助患者科学饮食用药,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针对患者负性心理的诱因进行针对性干预,此外因为患者卧床等因素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1.3.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音乐治疗,团体治疗为主,选小组成员(护士长、音乐治疗师、责任护士各1、2、5名),制定护理干预方案:①调查阶段:由音乐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调查,询问患者对自己的睡眠质量,与患者交谈后,由治疗师播放阶段音乐选择高天-音乐减压放松系列CD中的《小溪吟诵》,记录患者情绪的表达。②准备阶段:根据以上的评估,治疗师将目标定为引导患者意识到身边的积极资源,如家人、病友及自己,播放音乐给予感觉强化并且持续播放《大海遐想》,在治疗中尽量将活动的层次保持在支持性的层面。③治疗阶段:采取团体治疗,在音乐治疗室内针让所有患者进行音乐聆听,均根据乳腺癌患者的音乐喜好而定。治疗前半部分更多的是引导患者将注意力和参与度放在音乐上,同时辅以肌肉放松训练,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歌曲聆听、鼓励患者共同歌曲演唱、节奏游戏、根据歌词创造动作等再创造式。后半部分治疗阶段主要通过尽可能多地引导患者有一些积极性的表达,主要活动有歌曲创作、歌曲讨论,由护理人员引导话题,发挥积极性,最后由音乐治疗师引导患者将活动中体会到的积极情绪进行强化,活动形式是音乐引导放松和想象。

1.4 观察指标 (1)医务人员在患者停止干预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7](PSQI)统计2组患者睡眠状况,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总分越低睡眠质量越佳,信度0.78~0.81,效度0.79~0.82。(2)医务人员在患者干预前、停止干预4周后统计患者多导睡眠图指标,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时患者均在实验室连续睡眠两夜,睡眠环境需静谧、无干扰,为患者营造温度适宜、利于睡眠的环境,女性受试者规避生理期。第一夜供受试者适应环境,第二夜检测数据正式记录。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总记录时间(TRT)、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实际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N)、睡眠效率(SE%)以及入睡后觉醒时间(WASO)。

2 结果

2.1 2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 n=58,分,

2.2 2组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 2组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图1。

表2 2组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

图1 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图像

2.3 2组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中醒觉次数、睡眠潜伏期、睡后醒起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睡眠时间、总记录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图2。

表3 2组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

图2 干预后多导睡眠图

3 讨论

睡眠障碍在乳腺癌人群中有着看较高的发生率,化疗及疾病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患者睡眠形态和行为的紊乱发生的重要因素[8]。有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后会与其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形成负反馈,导致患者的免疫机制受化疗、失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音乐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干预手段[1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音乐疗法干预的患者干预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总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的患者,这是因为当音乐声波与大脑相互作用时,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提高有助于调节人体昼夜节律,音乐疗法对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等为改善睡眠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优美的音乐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不再过度关注乳腺癌及化疗等事件,进而减轻患者压力,改善负面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音乐疗法干预的患者客观指标睡眠多导图监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佐证了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闫利[12]临床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沮丧及恐惧等负性情绪,经历音乐体验后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进而改善患者心身健康。此外音乐疗法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机制是通过其声波震动效能,促使机体生理结构产生有益共振,间接或直接激发人体内的储存潜能,最终起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应激反应[12,13]。此外陆箴琦[14]临床研究表明音乐疗法还能有效的降低癌痛介质及肢体疼痛,癌痛主要是疼痛部位所需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至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而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生理、心理应激的影响,确保患者少受癌痛介质对患者身体、心理、精神应激,促进机体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缓解、抑制化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对机体的损害,进而降低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15]。通过开展音乐治疗,治疗师与护理人员发现不同的患者在每次的治疗中都能获得的一些积极的感受,这些都来源于音乐、自己或是音乐团体疗法涉及的他人[16]。主要表现在有部分患者表示在音乐中可以暂时忘记自己在医院,以及忘记自己患者身份,有效分散了对病痛的注意力,将注意力放在音乐中,感到愉快,也有一部分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更加自信地去抵抗病魔,还有患者在团体互动中获得了他人的支持和建议,有助于获得鼓励。

综上所述,在住院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进行音乐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好。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治疗师乳腺癌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