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评价与分析

2022-09-08 01:30石红静黄鑫周巧钰陈江夏亦涛李文旺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浙贝母鳞茎定额

石红静,黄鑫,周巧钰,陈江,夏亦涛,李文旺

(1.磐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磐安 322300;2.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是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具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功效,为常用中药[1]。浙江是全国浙贝母主要种植地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左右[2],磐安县作为主产区之一,种植浙贝母是本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据调查,目前药农在浙贝母种植过程中,存在大量施肥、施肥品种单一、肥料利用率低等情况,造成土壤酸化、养分失衡、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频发[3]。本研究对浙贝母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进行评价与分析,旨在明确浙贝母优质高产栽培所需的肥料用量及配方比例,为推广应用浙贝母专用配方肥、减少农田化肥投入、保障耕地综合产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浙贝1号为试验材料,供试土壤采自磐安县冷水镇白岩村和潘潭村农户的浙贝母种植地。采样深度为0~20 cm。新鲜土壤样品经自然风干,过2 mm筛,供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测定;过0.15 mm筛,供土壤有机质的分析测定。

供试土壤基本性质:白岩村种植地pH 5.02,全氮1.64 g·kg-1,有效磷374.50 mg·kg-1,速效钾259 mg·kg-1,有机质30.10 g·kg-1;潘潭村种植地pH 5.67,全氮1.57 g·kg-1,有效磷371.65 mg·kg-1,速效钾351 mg·kg-1,有机质31.45 g·kg-1。

供试肥料:50%复合肥,含N 18%、P2O55%、K2O 27%;45%复合肥,含N 15%、P2O55%、K2O 25%;40%复合肥,含N 21%、P2O56%、K2O 13%;37%复合肥,含N 6%、P2O520%、K2O 11%、Mg 1.1%、S 3.2%、Zn 0.1%;

1.2 处理设计

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白岩村、潘潭村进行。采取大区对比,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1(白岩村),每667 m2基肥用生物有机肥80 kg、石灰氮30 kg,腊肥用50%复合肥20 kg,苗肥齐苗用50%复合肥10 kg、齐苗后用50%复合肥10 kg,花肥用50%复合肥10 kg;常规施肥2(潘潭村),每667 m2基肥用生物有机肥300 kg、45%复合肥20 kg,腊肥用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25 kg,苗肥齐苗用45%复合肥10 kg、齐苗后用45%复合肥10 kg,花肥用45%复合肥10 kg;化肥定额制1(白岩村),每667 m2基肥用商品有机肥150 kg、土壤调理剂15 kg、37%复合肥20 kg,腊肥用40%复合肥30 kg,苗肥齐苗用40%复合肥6.5 kg、齐苗后13 d用40%复合肥10 kg和硼肥0.5 kg,花肥用40%复合肥10 kg;化肥定额制2(潘潭村),每667 m2基肥用商品有机肥150 kg、土壤调理剂15 kg、37%复合肥20 kg,腊肥用40%复合肥35 kg,苗肥齐苗用40%复合肥6.5 kg、齐苗后13 d用40%复合肥10 kg和硼肥0.4 kg,花肥用40%复合肥10 kg。

1.3 测定与分析

收获期测定浙贝母产量;将采收的浙贝母鳞茎洗净后烘干,用于品质分析。采用Excel 2010统计分析,用电子秤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产量和化肥用量的影响

从表1可知,化肥定额制处理浙贝母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化肥和氮肥用量均低于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定额制1每667 m2浙贝母产量为1 560 kg,较常规施肥1增产271 kg;化肥定额制2每667 m2浙贝母产量为1 464 kg,较常规施肥2增产291 kg。化肥定额制1每667 m2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1降低3.3 kg、折纯氮肥用量降低2.23 kg;而化肥定额制2每667 m2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2降低3.0 kg、折纯氮肥用量降低1.88 kg。

表1 不同施肥处理对浙贝母每667 m2产量和施肥量的影响

2.2 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单鳞茎鲜重的影响

通过对每个处理随机选取6个浙贝母测定鲜重(计算浙贝母单鳞茎鲜重),重复3次,发现化肥定额制处理浙贝母单鳞茎鲜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其中,化肥定额制1浙贝母单鳞茎鲜重为47.14 g,较常规施肥1提高6.35 g;化肥定额制2浙贝母单鳞茎鲜重为33.81 g,较常规施肥2提高7.79 g(图1)。2个试验点单鳞茎鲜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化肥定额制处理能显著增加浙贝母鳞茎鲜重。

同地点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1 不同施肥处理对浙贝母单鳞茎鲜重的影响

2.3 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通过检测浙贝母的品质发现,化肥定额制处理有利于提升浙贝母的品质。与常规施肥处理对比,化肥定额制处理浙贝母总灰分含量降低,贝母素含量升高,其中化肥定额制1贝母素含量较常规施肥1增加0.036百分点,化肥定额制2较常规施肥2增加了0.073百分点(表2)。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

2.4 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经济效益来看,不同施肥处理间浙贝母的产值和收益存在差异,化肥定额制处理浙贝母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定额制1每667 m2净增产值比常规施肥1多4 101元;化肥定额制2每667 m2净增产值比常规施肥2多3 620元(表3)。

3 讨论

3.1 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产量和用肥量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每667 m2浙贝母较为合理的N、P2O5、K2O投入分别为16、7、9 kg(比例约为1.00∶0.44∶0.56),本次试验化肥定额制处理每667 m2全生育期N、P2O5、K2O投入约为14.1、7.7、10.0 kg(投入比例约为1∶0.54∶0.72),同时添加Mg、S、Zn等中微量元素,总养分投入较农户常规施肥平均降低7%。通过试验可知,化肥定额制处理浙贝母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化肥用量、氮肥用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这表明推广化肥定额制施肥可以在提高浙贝母产量的同时降低化肥投入。化肥定额制的“减肥增产”效应可能是由于该施肥技术促使浙贝母在生长前期具有较好的群体优势,生长后期保持良好的根系活力,有效延缓植株的早衰,进而促进浙贝母增产。

表3 不同施肥处理浙贝母每667 m2经济效益

3.2 浙贝母不同生长期应调整肥料种类及用量

不同生长期浙贝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4],应根据浙贝母不同生长期调整施肥种类及用量。地下生长期应兼顾氮、磷、钾养分平衡,出苗后对氮、钾的需求逐步增加,生长后期以施钾肥为主。本研究基肥氮磷钾配方为N 6%、P2O520%、K2O 11%,追肥配方为N 21%、P2O56%、K2O 13%,生长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前期注重投入磷肥,后期补充氮、钾肥,符合浙贝母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规律,有利于浙贝母的生长发育。

3.3 重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相关研究表明,中微量元素对提高浙贝母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永东等[5]发现,施用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浙贝母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观察结果与其一致。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加抗逆能力并提高产量[6]。硼作为基肥施用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改善品质[7];镁是植株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酶合成的重要元素;硫在植物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本试验发现,添加镁、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有利于促使浙贝母提质增产,对贝母素等药效成分累积也起关键性作用。因此,种植浙贝母要重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3.4 推广化肥定额制,增加收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化肥定额制1的经济效益最好,减去生产投入成本后较常规施肥1每667 m2提高经济效益4 101元。化肥定额制处理有利于提高浙贝母产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提升浙贝母品质。因此,推广应用浙贝母化肥定额制,能增加种植户经济收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浙贝母鳞茎定额
不同栽培模式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浙贝母栽培要点*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生物炭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百合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浙贝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