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山区县的“农机革命”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镇农友果蔬专业合作社开拓创新带动农户抱团发展

2022-09-09 07:14安赛通讯员向松柏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资果蔬山区

记 者 安赛 通讯员 向松柏

农友果蔬合作社对果树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而得名,地势高低不平、山高陡峭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更高挑战。近年来,兴山县昭君镇农友果蔬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开展山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打造精品农业,按照“两减三增四改”的指导思想,即减少种植成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增加农产品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种植户纯收入;改变传统种植理念、种植品种、种植模式、销售渠道,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当前,合作社现有社员865人,拥有核心示范基地5000余亩,冷库2个、无人机15台套、植保设备110多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作社积极做好农资稳价保供工作,让利销售化肥1500吨,为农户减少开支100多万元。2015年,合作社荣获宜昌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0年,被省供销合作社评为“省级示范社”;2021年,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

探索山区机械化 实现高效农业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是兴山县的基本地貌,普通的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在起伏大、坡度陡、沟谷深的这里开展规模化作业,“,“空背篓上山、满背篓下山”是人们世代采摘、运输水果的方式。

农户参加农友果蔬合作社举办的农技培训课程。

“近几年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逐年上升,如今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农友果蔬合作社理事长王清宁说。研发适用于山区的农业机械,解放劳动力迫在眉睫。

2015年,农友果蔬合作社探索植保无人机在山区果树上的使用技术。“当时很少有人做果树无人机飞防。”王清宁表示,除了要解决无人机在山区的适用问题,果树农药的配比也是一项攻克难点,在摔坏多台无人机、反复配比试验下,合作社成功总结出一套在山区果园使用无人机的可行性方案,其中包含了药剂配制方案和喷洒方案。

“以前人工喷洒农药时,农户需要背着沉重的农药桶,劳累一天也只能喷洒4亩至5亩果园的果树,耗用20桶配比农药;如今,一台无人机一天可进行100亩果树喷洒作业,较之前节约用药成本50%,一个生产周期每亩可减少投入80元。”王清宁表示,果树无人机飞防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肯定,为全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合作社开展山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增添了更多信心。

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山区农户人工背运柑橘下山的局面,农友果蔬合作社广开思路,与一家农业机械生产厂合作,以合作社为试验点,探索使用田间单轨运输机。如今,合作社已成功推广安装田间单轨运输机累计80000多米、150条线路,实际受益农户500多户,为山区农户运输柑橘找到了最优方式。“运输机安装后,因背运农产品下山而摔伤的农户人数明显下降。”王清宁告诉记者。

当前,除柑橘采摘外,合作社实现了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种植经济效益,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显著增强。

此外,在技术研发方面,农友果蔬合作社还独立探索出了玉米套种辣椒模式,低山育苗高山栽、拉长蔬菜结果期等新技术,并聘请专家,及时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田间地头。

“产”字上抓精品 打造高品质农业

兴山县全县有农业生产用地35万亩,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只有提高产品品质,在产业做精、做细上下文章。农友果蔬合作社以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建设方向,开展绿色生产及推广。

在农药化肥使用方面,合作社以减量、物理防控为重点。开展生态防草布、人工除草和种植绿肥的防草模式,即在每株果树根部铺设4平方米防草布,5月至9月周边间隙采用人工除草,9月种植绿肥;在示范区安装智能太阳能诱捕灯,20亩每盏,悬挂全降解粘虫板,每亩悬挂30张,有效防治柑橘上大多数害虫;2020年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应用,水肥一体化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完成大实蝇统防统治及大实蝇诱球实验推广,受益农户6000多户,覆盖兴山县所有柑橘产区,累计推广使用大实蝇诱球60万个,联防面积达10万亩次。

为使农业绿色种植技术在当地得到普及,合作社通过农资服务部、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多渠道开展技术宣传,使病虫害防治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应用,在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

在产品标准化建设方面,合作社探索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结合本地农业种植结构、农民种植习惯及科学管理技术,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生产规程。

当前,合作社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注册“礼雅园”“古昭南”商标。凭借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合作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携手山区小农户 奔向共同致富路

合作才能生金。近年来,农友果蔬合作社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牵手”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与农户携手走上了一条“共创、共生、共享、共富、共赢”之路。

合作社在昭君镇设立综合服务部,组织富余劳动力成立专业化服务队,为小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和物资配送。目前,已对160户农户开展全生产托管服务,3200户开展半托管服务,技术和劳务服务遍及全县8个乡镇10万亩土地以上,覆盖了大部分产业。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农资涨幅较大,合作社每年低价进购农资约1500吨,并按囤货前价格供应给农户,大幅度减少了农户的生产投入。”王清宁告诉记者,合作社稳定了全县农资需求旺季的价格。

2021年5月,依托兴山县供销合作社,农友果蔬合作社开始搭建物资配送平台,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此外,合作社每年筹集资金用于困难种植户进行资金周转,5年来,带动50户以上种植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200户以上年收入超过5万元。

猜你喜欢
农资果蔬山区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果蔬PARTY
出行方式大集合——创意果蔬组合
山区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果蔬的畅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