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下企业经营模式选择

2022-09-13 13:00郭玉波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经营战略财务管理

文/郭玉波(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经济新常态局势下,企业日常经营发展和业务活动的开展,都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多种因素引起的风险。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管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后盾。但是实际上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选择不准确,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科学,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并没有发挥其预期作用,所以需要不断探索经营模式,改变企业管理人员传统管理思维,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基于战略地图的战略管理应用

每个企业的存在都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如同人一样,企业会经历基本的起步、发展、成熟、稳定、衰退几个过程。在每个阶段企业经营的重点也不同,企业所选用的战略方式也有所差异,总之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就要学会在合适的阶段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其规模小,资产配置相对比较单一,管理一般也较为随意,这期间企业重点在于产品市场定位,要尽可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并且这个阶段企业管理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制度较为粗放,一般都采用直营的管理模式,各种事宜都要亲力亲为。对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基本稳定,这期间企业要向信息化和规范化不断发展,如果依旧随意管理就会使企业提前进入衰退期。这期间企业规模也会逐渐扩大,业务范围也会增大,所有事宜不可能均由领导人员亲自操持,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分工,采用合作商模式进行企业经营。对于成熟阶段的企业来说,这期间企业营销能力、生产能力、研发能力都达到了最佳状态,企业也有着自身的企业文化软实力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采用混合经营模式(成熟市场直营+合作商渗透未覆盖市场),有助于企业的业务范围快速扩张,增加利润。对于衰退阶段的企业来说,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期间企业会步入发展低谷,市场占有率、利润率、销售额等各方面都会急剧降低。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然会寻找新的业务项目,对企业管理、人力、财务、经营战略、营销等各方面都要进行重新审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机会,可以采用混合发展模式(保留核心市场+核心合作商),挖掘细分市场机会和客户关联需求,突出企业的核心优势,整合渠道资源,运用新技术和新场景,培育下一个新项目发展期。

二、三种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分析

(一)集中管理——直营模式

企业采用集中管理——直营管理模式,是把集团企业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内部资源可以进行统一调度、分配,主要是采用统一的制度体系对内部所有个体利益进行适当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牺牲个体利益,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不受损害。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所有资源的调配,比如资金、财务人员、物资、制度体系等,可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资源调配效率[1]。

例如瑞辛咖啡于2017年10月成立第一家门店,后于2019年5月挂牌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快IPO纪录,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拥有门店已超过3000家,其成长速度快到令人震惊。然而究竟是怎样的经营方式使得瑞辛咖啡能够如此快速的增长。瑞辛采用的经营模式首先是100%直营,纵观星巴克的经营方式是直营+加盟,迅速在全球扩张。另外,瑞辛所选门店面积一般都在20-60平方米,每家的门店装修费用低于20万元的,店内机器设备一般也仅有2-3台,每一台价位在12万元左右。如此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服务,更有助于快速复制和扩张。瑞辛所选门店位置多是多元化的、便捷的,并且都具备自提和外卖功能,整体的消费主张是无限场景。表明该企业前期的品牌定位较准确,加之有效宣传,客户体验良好,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定位。总之直营模式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复制粘贴就可以营运成功的,而是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并且企业内部分级管理体系完善、产品市场规模大。而且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渠道经营的管理模式。

(二)分包管理——合作商模式

当集团企业部分下属单位面临管理区域远、业务范围跨度大、管理层级多、自身水平不足等情况时,就会在原有直营模式基础上衍生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分包模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企业自行投标中标的项目交由分包方经营,企业只会依据一定比例获取分包方给予的管理费用,其他盈亏都归属分包方。合作商模式也是不同的具体形式。一种企业拥有生产、供应、销售的自主权利,可以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一种企业仅仅拥有产品的生产权,其他销售经营都由分包商接手,产品盈亏也由分包商自行承担。对于分包模式与直营模式之间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直营模式与合作商分包模式差异

(三)混合管理——直营+合作商:产品+地域下的分级管理

混合经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兼顾各大业务市场,占据不同业务领域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有利于减少企业投资资金及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缺点在于单个产品的利润会大幅降低,存在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抢客户的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企业内部恶意压价争取销量及客户;企业管理难度增大、资金安全性无法保障、企业生产产品品牌和企业名誉也会受到分包方的影响;如果分包方不按照合同执行,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果。

存在即合理。三种经营模式共存并不是一家企业的需求,也不仅仅受几家企业影响而形成,而是由于市场大环境、行业特点、投资者主观意识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是社会阶段性发展的产物。

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策略

(一)树立精益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精益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细化财务管理过程,对各个环节都进行防范,也可以极大地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因员工工作失误造成的各种风险。财务人员不仅要认识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还要进一步落实,具体体现在财务管理实际流程中。比如在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财务计划时,尽量做好前期数据信息调研、业务经营活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依据。财务人员要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对前段时间完成的财务管理目标与预期进行对比,分析实际财务目标的执行情况与预期存在差异的原因,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发展[2]。

(二)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

面对新经济形势、新环境局势的各种挑战,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就要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团队。目前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财务人员数量足够,但是可以应对新局势、新环境挑战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并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所以现代化企业当务之急就是要引进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整体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新时期财务管理问题、认真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企业综合性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法律法规、税务知识等多方面领域,特别是在财务战略的规划及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方面,都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数据应用和分析能力,所以说一个综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团队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3]。

(三)短期财务计划要与中长期计划相匹配

企业财务人员要准确区分财务战略、财务计划、财务规划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异同点,并且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后,要制定企业科学合理的短期财务计划及中长期可行的财务战略,还要保障其准确性。具体在编制财务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实际业务经营状况、盈利情况、市场发展趋势、行业前景等因素,然后在企业现有资金的调配下,详细制定近期工作安排,有序开展后续财务工作。在编制企业财务战略时,财务人员就要结合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可以参考企业3-5年内,甚至更久的战略规划,然后对财务战略规划作出清晰、正确的引导,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和高效落实。

(四)完善投融资战略

1.在投资方面

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要建立在现有资金量的基础上,这样既可以推动现有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促进企业利用投资获取更多经济收益,还可以把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投资战略的制定还要综合考虑所投资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调研,尽可能选择风险小、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项目。为了减少投资风险,也可以采用分散资金的投资策略,同时涉及不同领域的业务项目。对于重大投资金额项目,企业也可以邀请外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投资风险人员询问意见,以此来减少企业投资盲目性,增加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的利益最大化[4]。

2.在筹资方面

企业资金是贯穿于业务交易活动全过程的存在,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强有力后盾,为了满足企业长久发展的资金需求,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资方案。筹资方案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筹资风险小、筹资量大、到款时间短的方式;其次,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经营状况,选择可接受的筹资方案及在企业经济实力范围内的方案;最后,加强对筹资活动的管理,提高筹资决策的准确性和筹集资金的使用率,减少闲置资金,提高经济收益。

(五)完善收益分配财务战略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更多利益,而企业经营发展背后的股东都享有一定的利润分配权利。企业完成年度经营任务后,需要本年度留存的所有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既要稳定现有股东,还要吸引更多优质股东。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有稳定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等方式,但是并不局限于这几种方式。企业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根据财务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可行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而最大化地体现企业价值。合适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实现企业现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很好地维持企业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5]。

四、总结

总之,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必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管理战略,这样才能够稳定企业生命周期,并延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本文主要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企业,所选的不同经营模式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场景,也提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策略,具体有:树立精益化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把企业短期财务计划与中长期计划相匹配、完善投融资战略、完善收益分配财务战略等。但是真正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路径并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战略,依靠这些简单的技巧也无法使企业发展壮大、长久不衰,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明确企业的愿景,还要不断累积企业文化,从实践中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探索符合内外部局势的发展路径,从本质上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够保障企业基业长青。

相关链接

企业运营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由此看出,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有效的。

根据经营模式的定义,企业首先有企业的价值定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企业实现价值是通过直接交易,还是通过间接交易,是直接面对消费者,还是间接面对消费者。处在产业链中的不同的位置,实现价值的方式也不同。业务范围的确定也就是产品和服务的确定,它始于产品或者服务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大小,以及新的产品和服务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影响。根据业务范围我们可以划分两类经营模式: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实现价值的方式一方面借助于战略来实现,因此实现价值的竞争战略也是一种经营模式,此类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成本领先、差别化、目标集聚三种。

猜你喜欢
经营战略财务管理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财务管理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