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2022-09-14 08:45李德伟罗亚伟黄振文李涛梁菊菊谢文覃振强
广东农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虫口乙酯酰胺

李德伟,罗亚伟,黄振文,李涛,梁菊菊,谢文,覃振强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2.百色市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广西 百色 533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研究意义】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半翅目Hemiptera 粉虱科Aleyrodidae 小粉虱属Bemisia[1],是我国番茄、棉花、木薯及烟草等重要作物以及多种园林花卉植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烟粉虱为刺吸式昆虫,吸取植物汁液为食,大量烟粉虱吸食会致使植物自身营养匮乏迅速衰弱,取食过程中还分泌的唾液蛋白或其他化学物质诱发植物生理异常;此外,在不同植株间取食时传播植物病毒以及分泌蜜露落在植物上诱发煤污病,从而对植物造成更严重危害[3-5]。烟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致使其防治难度大[6-7]。【前人研究进展】目前烟粉虱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我国专家研究了吡虫啉等多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3,8-13],在生产上也先后大量使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氟虫腈、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防治[9],并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长期及高频率使用某种农药会导致烟粉虱对该杀虫剂的抗药性升高[13-15],这些杀虫剂因多年长期大量使用,烟粉虱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近年来常用于防治烟粉虱且效果较好的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等药剂在一些地区的烟粉虱种群也开始产生了明显的抗虫性,防治效果也出现下降[15]。【本研究切入点】广西的秋冬种番茄是“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的主要蔬菜,主要分布在百色市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区、桂林市资源县等地[16]。烟粉虱是广西秋冬种番茄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本研究选用目前常用于防治烟粉虱的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3种药剂,于2020—2021 年在广西进行秋冬种番茄的烟粉虱防治试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喷雾和灌根2 种施药方式在露地及大棚温室的秋冬种番茄上开展这3 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种群控制效果试验,为这3 种杀虫剂在广西应用于防治烟粉虱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露天番茄试验地设置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阳生优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该试验地在早稻收割后进行秋冬番茄种植;温室大棚试验地设置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温室大棚种植基地,该大棚前茬作物为哈密瓜,哈密瓜收获后于秋天开始种植番茄。防控对象为番茄植株上的番茄烟粉虱成虫及若虫。

供试药剂为20%呋虫胺悬浮剂(台州市大鹏药业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设露地和大棚温室两个番茄烟粉虱防控试验。2020 年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阳生优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开展露地番茄烟粉虱防控试验,试验设20%呋虫胺悬浮剂500 倍液喷雾、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倍液喷雾、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 倍液喷雾、20%呋虫胺悬浮剂500 倍液灌根、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倍液灌根、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倍液3 倍药量灌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 倍液灌根及不施药空白对照8个处理,每个处理3 次重复,小区面积48 m2。

2021 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温室大棚番茄种植基地开展温室番茄烟粉虱防治试验,试验设20%呋虫胺悬浮剂500 倍液喷雾、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倍液喷雾、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 倍液喷雾、20%呋虫胺悬浮剂500 倍液灌根、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 倍液灌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灌根及不施药空白对照7 个处理,每个处理4 次重复,小区面积5.5 m2。

喷雾处理时把番茄苗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湿即可,灌根处理时用33.3 mL 杯子装满药液淋于番茄根部,每株淋1 杯,3 倍药量处理的淋3 杯。

1.3 调查方法

采用定点定株的方法进行调查,每小区标记10 株番茄,每株番茄分别于药前及药后3、7、14、21、28、35、42 d,按植株上、中、下各选取1 张叶片,调查正反面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成虫调查宜选择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

试验数据经Excel 整理,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头/叶)。在SPSS 数据处理系统(IBM SPSS Statistics 20,Chicago,IL,USA)中对各处理的虫口密度进行Duncan法分析,分析比较各处理虫口密度的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对露地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在田阳露地番茄试验中,因前期番茄烟粉虱种群数量低,杀虫剂在前期没有表现出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药后3~21 d 不同处理间烟粉虱成虫、若虫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均低于0.53 头/叶(表1、表2)。而药后42 d,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为0.63 头/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1.41 头/叶;除此之外,其他各处理在药后相同时间的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与空白对照差异均不显著。

表1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露地番茄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广西田阳)Table 1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 spraying and root irrigation on adult population of Bemisia tabaci in open field (Tianyang,Guangxi)

表2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露地番茄烟粉虱若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广西田阳)Table 2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 spraying and root irrigation on nymph population of Bemicia tabaci in open field (Tianyang,Guangxi)

不同处理间药后28、35、42 d 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表2)。药后28~42 d,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喷雾及溴氰虫酰胺3 倍药量灌根处理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低于0.31 头/叶;呋虫胺喷雾处理药后35、42 d,溴氰虫酰胺喷雾及3 倍药量灌根处理药后28、35 d,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28~42 d,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溴氰虫酰胺3 倍药量灌根处理药后35、42 d 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该药剂1 倍药量灌根处理。在相同药剂处理,呋虫胺及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28 d 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呋虫胺喷雾处理药后35、42 d及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药后42 d 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其1 倍药量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 种药剂间喷雾对露地番茄烟粉虱种群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 种药剂喷雾比灌根降低烟粉虱虫口密度的效果更显著,溴氰虫酰胺灌根用药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其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2.2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对温室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在武鸣温室番茄试验中,药后3、28、42 d不同处理间对大棚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表3)。呋虫胺喷雾处理药后28 d 及灌根处理药后14、28 d,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药后3、14、28、42 d,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28、35、42 d,其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除螺虫乙酯与呋虫胺在灌根处理药后28 d 及喷雾处理药后35 d 成虫虫口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外,3 种药剂在相同施药方式及药后处理时间下的成虫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

表3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温室番茄烟粉虱成虫的控制作用(广西武鸣)Table 3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 spraying and root irrigation on adult population of Bemisis tabaci in greenhouse (Wuming,Guangxi)

在大棚温室内,对于烟粉虱若虫,不同处理间药后28 d 对若虫虫口密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4)。呋虫胺灌根处理药后28 d,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药后28、42 d,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28、42 d 及灌根处理药后28 d,其若虫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相同施药方式及药后处理时间下,不同药剂间若虫虫口密度均差异不显著。在相同药剂及处理时间(除药后14 d)下,溴氰虫酰胺及螺虫乙酯喷雾处理烟粉虱成虫发生数量低于灌根处理,且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药后3 d、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28 d 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及螺虫乙酯喷雾处理后42 d 若虫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其相应灌根处理。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对烟粉虱成虫、若虫表现出较好的种群控制作用,药后3~28 d 烟粉虱成虫和药后3~21 d 若虫发生数量均低于其他药剂处理;而螺虫乙酯喷雾处理药后35、42 d 对烟粉虱成虫和药后28~42 d 若虫发生数量低于其他药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溴氰虫酰胺对番茄烟粉虱成虫、若虫表现出较好的种群控制作用,而螺虫乙酯起效作用相对较慢,但在长效性方面表现较好;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喷雾对温室番茄烟粉虱的种群控制效果比灌根好。

表4 3 种杀虫剂喷雾和灌根施药对温室番茄烟粉虱若虫的控制作用(广西武鸣)Table 4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 spraying and root irrigation on nymph population of Bemisia tabaci in greenhouse (Wuming,Guangxi)

3 讨论

呋虫胺是日本三井公司研发的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17],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昆虫麻痹从而发挥杀虫作用[18],具有很强的内吸浸透作用,能在植株体内传导,且呈现双向输导的特点[19]。溴氰虫酰胺是属于邻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鱼尼丁受体[20],对烟粉虱卵和若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21-22]。螺虫乙酯是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能抑制昆虫脂质合成的新型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造成昆虫中毒死亡,具有较强的双向内吸传导性能[23],对烟粉虱的卵和若虫均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24]。

综合露地与大棚温室试验,呋虫胺在温室番茄上喷雾对烟粉虱成虫控制效果较好,而对若虫的控制效果不好,这与张丹等[3]研究结果相似,而在露地番茄上喷雾处理对烟粉虱若虫、成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溴氰虫酰胺在番茄上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喷药后前期的烟粉虱成虫、若虫虫口密度普遍低于另外2 种药剂喷雾处理,后期对烟粉虱的控制表现也不错,谈星等[15]也认为田间烟粉虱种群对该药剂表现敏感,是防治烟粉虱的一种优先选择的药剂。螺虫乙酯较另两种药剂对烟粉虱的控制更具长效性,螺虫乙酯喷雾处理后期对温室烟粉虱成虫、若虫虫口密度均比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后期低,但各药剂间喷雾处理在药后同一时间的成虫、若虫虫口密度差异均不显著。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喷雾处理的烟粉虱虫口密度普遍低于相同剂量下灌根处理的虫口密度,说明其喷雾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要好于灌根,但加大灌根药量可提高其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效果,这为通过灌根施药减少农药对天敌释放的影响提供条件。此外,螺虫乙酯与溴氰虫酰胺进行复配喷施防治烟粉虱可增强药效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25];在螺虫乙酯与呋虫胺复配药剂上目前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有20%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产品,其对温室白粉虱速效性好,持效期长,是防治温室白粉虱较为理想的药剂[26];对于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目前有一些专利申请,但还没有其复配药剂的应用报道,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比例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种群有较好且稳定的控制作用,呋虫胺在露地番茄上喷雾处理对烟粉虱若虫、成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螺虫乙酯起效作用相对较慢,但在长效性方面表现较好,在其喷雾处理后期对温室烟粉虱成虫、若虫防治效果均较好,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喷雾处理烟粉虱虫口密度普遍低于相同剂量灌根处理,说明其喷雾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要好于灌根,但加大溴氰虫酰胺的灌根药量可提高其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虫口乙酯酰胺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农业农村部——紧盯病虫监测抓好防控措施落实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艾绿士杀虫剂防治棉蓟马药效试验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卵孵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紫花地丁中的抗补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美酒里的“致癌物”,你了解吗
香附酸的化学结构お
果树使用石硫合剂小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