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
——喀喇昆仑高原采访手记

2022-09-15 12:36张文杰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疆军区哨所官兵

□ 张文杰

四个月的时光匆匆而逝。初上高原时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就到了和可爱的边防官兵、美丽的班公湖、苍凉的喀喇昆仑高原说再见的时候。

在高原上的120多天,是我作为军事记者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人生经历中十分珍贵的记忆。

一、在深入一线中聚焦中心工作

此次高原采访任务,我们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对一线点位的新闻报道,如何展现任务部队投身练兵备战的强军实践,如何讲好边防军人家国情怀的感人故事。

初上高原,头疼、乏力、失眠等各种高原反应就接踵而至,我努力克服高寒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多次深入前沿哨所、一线点位,走访基层官兵,收集新闻线索。最高到过海拔5100多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党旗山;最远到过普兰边防连,它的前身就是可歌可泣的“进藏英雄先遣连”;条件最艰苦的到过边境的最前沿—空九号和护牧点……还有像热琼哨所、尼亚格祖老营房等,这一个个神圣而又遥远的名字,慢慢在我心目中变得立体而又清晰。

在深入一线采访期间,我与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采写制作出一批有深度、有温情的新闻稿件。新疆军区某师成立90周年的重要稿件《长攻善守英雄志 勇猛顽强砺精兵》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报道》栏目头条播出,很好地展现了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红军部队,如何传承弘扬红军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聚焦转型发展,积极投身练兵备战的良好风貌。

清明节期间,为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车辆无法保障等不利条件下,我和基层报道员一起,克服重重困难,赶赴100多公里外的斯潘古尔边防连,拍摄制作电视新闻节目《巡逻路上的生死战友情》,讲述边防军人和牺牲的战友以及军马这群无言战友之间的感人故事。该节目在《军事报道》首播,并被多家媒体转发,画面精美、故事感人,在媒体同行和广大观众中都有很好的反响。

新疆军区某团合成三营是一个组建不久的新型合成营,在改革转型过程中,有很多的深入探索、也有不少经验教训。那么,新型合成营组建两年多后,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作为最基层的战斗单元——合成营指挥员如何来回答胜战之问?围绕这个问题,我采写制作了新闻调查式的报道《深谋精算相结合 培塑一锤定音的合成指挥员》,并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栏目播出,其独特的新闻视角和不落俗套的表述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和观众反馈。

这次报道任务的时间段有个特点,就是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很多。因此,除了深入一线挖掘新闻线索,我还有意识地在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新闻策划,在清明节、“五一”“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拍摄制作出《踔厉奋发 把青春热血融入时代洪流》《跨越山河 小小戍边石传递爱国情怀》等新闻稿件。

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共采写制作了100多条新闻作品,内容涵盖练兵备战、政治教育、军营文化、官兵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军网、央视军事等主流媒体平台播发。宣传报道有温情、有深度、有声势,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保证,而且很多新闻作品都是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平台同时刊发,形成了全媒体传播态势和规模效应,得到了部队官兵的高度认可。

同时,我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基层部队的新闻报道队伍进行帮带,将我这些年在一线部队采访的工作经验以及编辑部的发稿要求,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初学者对新闻宣传产生兴趣,为有一定经验的报道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为基层部队新闻报道骨干的培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潘古尔边防连官兵在巡逻路上与国旗合影

新疆军区某合成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红军团,新闻宣传力量相对薄弱,从来没有在中央级的电视媒体上发表过新闻作品。我在该团采访期间,对他们的新闻报道力量手把手帮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进行讲解,指导新闻干事对稿件进行反复修改。在一遍遍的实际操作和推倒重来中,他们的新闻采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和新闻频道播发《传承“勇猛顽强精神” 熔铸“勇猛顽强”利刃》《新疆军区某团:重仪式塑魂立志 强教育立标正行》《雪域高原心理服务助力官兵减压聚力》《新型反坦克导弹列装高原驻训部队》等十多条新闻报道。其中,《传承“勇猛顽强精神” 熔铸“勇猛顽强”利刃》在《军事报道》栏目头条播发,全团官兵都受到很大鼓舞。

二、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品质

在报道任务期间,我的驻地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日土日土,上午太阳下午土”,是在这里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形象地反映了这里艰苦的自然条件——紫外线强烈,沙尘暴频发。

在平原地区,可能对高原艰苦的环境没有切身的感受。上了高原,来到哨所,才知道官兵们所说的“天有点冷”,是手摸到门把手都会被粘住;才了解官兵们说的“风有点大”,是狂风呼啸、漫天尘土。

必须到一线去、到官兵中间去,我时刻告诉自己,要把吃苦当“吃补”,当作磨砺和提升自己的难得机会,不能叫苦叫累,要在工作上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树立军事记者的良好形象。

□ 边防战士在巡逻路上祭奠“无言战友”

我抓住一切机会去条件艰苦的哨所、任务繁重的阵地和驻训场采访,了解一线官兵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去感悟他们的精神境界。

在著名的党旗山旁,有一个云端哨所,它四面环山,还处于风口,常年大风不断。以前这里只有两间板房,班长张俊祥在这里驻守了12年。他曾对连长说:只要我当兵一天,哨所就会有一天的变化。在他的带领下,边防战士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像小鸟筑巢一般,将哨所越建越好,让国旗高高飘扬在海拔5100米的哨所天空。也是在张俊祥班长和战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党旗山出现在世人眼中。

虽然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但是永远有一位又一位战士想在这里守防,不仅仅因为哨所是个温暖的港湾,更重要的是精神高地党旗山屹立于这里。

特别难忘的是,今年5月23日,我40岁的生日,是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驻训场、在备战打仗的战位上度过的。在这样重要的人生节点,这样的经历显得别有意义,这样的生日我也会终生铭记。

三、在共同坚守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高原的120多天,让我有难得的机会和边防一线的官兵朝夕相处,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感受,这对我的精神和思想也是一次洗礼和升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一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对我说:“海拔到了一定高度,就是人生的境界。”当你真正走进高原,融入官兵中,就知道这句话绝不仅仅是一句诗意的语言,而是需要用热血和忠诚去检验,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海拔4200多米的班公湖,是祖国西部边陲的界湖,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巡逻艇中队就驻守在这里。因为地域和任务的特殊性,这个中队有着“西海舰队”的美称,而官兵们也自豪地称自己为“昆仑水兵”。在水上中队采访的十多天里,官兵们的纯真、质朴,还有他们对信念的坚定,都深深感染着我。

自从1998年入伍,艇长李小兵在喀喇昆仑坚守了24年。中队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船艇发动机的磨损和故障率远高于低海拔地区。很多问题无法依靠厂家保障,只能自己解决。为此,李小兵钻进狭小的发动机舱,开始自学维修技术,他的“战场”从宽广开阔的湖面,变成高度不过1.2米的狭小船舱。

经年累月地在发动机底下摸索,与机械零件打交道,他身上总散发出机油味,机油的污痕渗进皮肤,很难清洗。但在李小兵看来,这却是坚守岗位的“荣耀勋章”。

长期在高海拔地区驻守,会对官兵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看到他们黝黑的脸庞、乌紫的嘴唇、稀疏的头发,让人非常心疼。但正是因为这些可爱又可敬的战士们的默默坚守,我们又踏实无比,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祖国的边防固若金汤。

班公湖是那么的美丽,湖水清澈纯净,在离天这么近的地方还能看到璀璨的星空。我真正置身于此,才深刻体会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真的不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和边防战士一样日夜地守护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高原的这四个月,我接触过的众多官兵中,有潜心战法研究的高级指挥员,有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陆军典型的“猛虎连长”,更多的是坚守本职岗位的普通一兵。他们扎根高原无怨无悔,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比比皆是。正是我接触了解的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不断坚定着对人民军队、对强军事业的信心。

□ 上图 本文作者拍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潘古尔边防连边境巡逻

□ 下图 本文作者就如何推进合成营战斗力提升等相关问题采访新疆军区某团合成营营长钱利民(左一)

回望过去的120多天,那些在高原雪山、边防哨所的难忘经历都沉淀在了我的心底,增强了军旅的底色,也让我更加牢记军事记者的身份,更加清楚一名军事记者的职责。

时刻保持热爱,用匆匆的步履、敏锐的眼光、质朴的情感去记录时代变革、讲好强军故事,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光荣。

猜你喜欢
新疆军区哨所官兵
新疆和平解放及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诞生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兵行『百里蚊区』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野外驻训纪实
我和我的哨所
哨所,在云端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夫妻哨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