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让科创企业充满家的温暖

2022-09-19 13:37杨易霖
莫愁 2022年25期

文/本刊记者 杨易霖

江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素有“江尾海头”“锁航要塞”之称,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公司副总经理周琳身上似乎浸染着这座城市的丝丝神韵,谦和、自信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相谈之间又能感受她身上一股柔韧的劲。

“父亲的家乡情怀深深影响了我”

不同的家庭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成长底色,周琳的成长底色便是独立。“我的父母虽然没有时间陪我,但精神上给了我很多力量。”在周琳的记忆里,父母工作很忙,无法时常陪伴她,但父母非常尊重周琳的决定,并会无条件地支持她。

在周琳17岁时,有了出国求学的人生选项,但父母的意见并不统一。“父亲希望我留在国内,觉得女儿在身边自己总能帮衬一二,母亲则希望我出去见见世面。”父母给了周琳意见,但最终还是她自己做了决定——出去看世界。17岁的周琳只身来到澳大利亚求学。

大学毕业时,周琳有新的人生选择:是在国外定居,还是回国。对那时的周琳而言,定居国外是个不错的选择。周琳的父亲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非常反对周琳定居国外,坚持让她回国。这次周琳听了父亲的话,“父亲的家乡情怀深深影响了我”。

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周琳的父亲创办,他始终有一项坚持,就是企业一定要落地在家乡江阴。

用家的温暖留住人才

回到国内的周琳,进入了南农高科,从出纳员做起,熟悉公司的方方面面。2015年,周琳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岗位,负责行政管理和专利申请。“我接手行政的时候,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是有些脱节的。”周琳参与公司管理后,重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了党员党建活动室、企业荣誉展览室等,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制度,为员工创设良好工作环境。

南农高科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人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关键,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周琳一直思考的问题。周琳在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与科研人才在专业上的错位,反而成了她管理的优势。

在周琳看来,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做足企业里的科研氛围,为人才保留学术进阶的通道。南农高科一方面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合作,定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同时开展项目合作,将科研项目放在企业,推进产学研;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员工学习专业课程,为企业科研人才争取高校学习提升的机会。

南农高科给予科研人员在研发上很大的自由度。“我们在研发方面是比较开放的,历年来,我们的研发经费将近达到企业营收的20%。来我们这里的科研人才,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建项目,只要项目通过公司的评估,就可以独立开展,我们对经费限制不多,鼓励大家去做科研项目。”周琳介绍道。

“我是付出型人格,在员工的生活和情感上面,我关心挺多的。”在企业管理中,周琳身上女性特有的柔软与细腻,为这个科创企业增添了家的温暖。“我们有个员工18岁就进公司了,他家庭条件不太好,除了平时生活上关心,每年过年,我还会给他老婆、孩子买些新衣服。来我们公司的科研人才,如果将另一半也带过来,我会帮忙介绍工作,帮他们在江阴安好家。”

周琳

让孩子在善意中长大

周琳在企业里是员工的暖心人,在社会上也热心公益。她组织了一个爱心团队,每年都会定期走访当地的贫困儿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谈及自己的公益之举,周琳坦言是受了家庭氛围的影响,“我母亲就是一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

周琳在参与公益活动时,也会带上自己的两个女儿。“带女儿参加公益活动,我希望将我们家的公益情怀传承下去,让我的下一代更加富有爱心,同时也希望她们能更加珍惜如今好的生活。”

在善意里长大的孩子,也会不停地向身边人释放善意。一次周琳身体不舒服,两个女儿携手照顾妈妈,为她准备了热水和暖宝宝,还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有任何事情都让我去做,我和妹妹这段时间是绝对不会吵架的。”充满稚气的言语却让周琳心里暖暖的。

周琳独立自主的性格也给了女儿们很多正向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上海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周琳12岁的大女儿与奶奶被困上海。“我女儿很聪明也有能力,我并不担心。”周琳认为这样的人生经历并不一定是坏事,她每天都会和女儿视频通话,也看到了女儿的成长,“她更加珍惜食物了,菜发了之后,她自己会安排好今天烧什么,明天烧什么。她还学会了怎么储存食物,会用保鲜膜把菜分门别类地包好。自己在家也会按时上网课,父母不在身边,她自己处理得挺好。”

如今,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周琳并没有满足现状,她仍然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为了更好地参与公司管理,她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对这个行业没有一定的了解,是没法去深入的。”周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她总说在正确的事上要坚持做下去,想做一个“孤持的庄稼人”。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