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2022-09-20 05:56
新传奇 2022年36期
关键词:现价原价天道

“道”原意是道路,引申为自然法则称为“天道”,而“人道”则是指社会和人的价值标准。中国历来重道崇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何为“道”

“道”最初的意思是“道路”。在此基础上,“道”进一步指“水流通行的途径”,也泛指各种通路。《左传·昭公十三年》(《国学十三经》,全6 册,原价1580 元,现价328 元,内含《易》《诗》《书》《礼》《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尔雅》,订购热线:027-87927015)记载:“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水道不可”的意思是水路不通。

“道”还有“行程、路程”的意思。《孙子兵法·军争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6 册,原价1580 元,现价268 元)说:“日夜不处,倍道兼行。”

“道”进一步发展出“方法、技能、规律、主张、学说、道义”等意思。《商君书·更法》写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只有一条途径,有利于国家的事不一定要效法古代。“道”在这里表示途径、方法。《荀子·天论》说:“循道而不贰。”意思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背离。“道”在这里表示规律。《周礼·春官·大司乐》说:“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道”在这里表示技能、才艺。《论语·卫灵公》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在这里指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孟子·公孙丑下》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在这里表示道义。由此可见,“道”的含义非常丰富。

“天道”与“人道”

老子在《道德经》(全6 册,原价680 元,现价268 元)中阐述了独特的“天道”与“人道”论。

《道德经》赞扬“天道”,认为“道”演化为万物,没有神力,自然而然。“天道”不争、不言、不骄,像无形的巨网一样,将世界上的一切都囊括其中。与此不同,“人道”自私、偏狭、不公,“损不足以奉有余”。

为克服这种社会弊病,老子倡导“人道”效法“天道”。治国者要有“柔弱”“无为”的品格,即淳朴、谦卑,像水一样与百姓在一起。经过“天道”改造过的“人道”,达到“道法自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论述,展示出中华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充满智慧和洞察力。不过,《道德经》用自然“天道”否定“人道”,在理论上也有其偏颇的一面。

对于“道”,儒学的开创者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显然,在他看来,“道”指人的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是人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

孔子还说,当“道”与个人的生命产生冲突时,志士仁人应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生命,以维护“道”的尊严。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有认识能力,有道德自觉,有使命感,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依据孔子的解释,这种使命感建立在对百姓的关怀上,这被后世称为“民本论”。战国中期,孔子的民本论被孟子继承、发展,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百姓最重要,社稷次之,君主又其次。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剧变的历史阶段,是从血缘宗法社会向统一的封建社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创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各派都有关于什么是“天道”“人道”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儒家,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由此可见,“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但也有共性,由此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中华文明的瑰宝

可以说,“道”已经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那么,“道”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

在《史记·乐书》(全6 册,原价1580 元,现价268 元)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提出:要想将这些思想传递给他人,靠一个字——说。如果说不行,就加上身体动作,并配合解释和说明,让人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司马迁还认为,言语表达以及知音识曲可以让人的精神得以贯通。所以,他主张用音律来传播礼仪和道理,来净化从政者的心灵,达到行正。同时,用“道”在其中进行规范,以德服人,从而建立起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

就这样,“道”延续了千年,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代表,更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猜你喜欢
现价原价天道
早春
天道
得心应手
健康养生畅销书榜单
漫画
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