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西部省份与中亚经贸合作前瞻研究

2022-09-20 03:20张如暨
对外经贸实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贸合作新发展格局中亚

张如暨

摘要:新发展格局目标是在以中国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下,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对外经贸策略需要做出调整。对于中亚五国,我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双方经贸关系,以国际合作促进中国西部省份的发展,让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国内发展带动国际循环,最终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时,对外政策的调整也需关注中亚国家自身

需求及其国内发展问题,并防范国际势力冲击双边关系。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中亚;经贸合作

从狭义上看,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国家。中亚地区与我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已开启中国与中亚互联互通的进程。中亚各国独立之后,中国都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2022年迎来双方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国同中亚的经贸关系因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等多边机制中进行交流合作而逐渐升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竞争关系加剧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系列挑战、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新的经济发展布局势必影响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关系。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对外经贸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激荡变化的国际社会和新冠疫情带來的系列影响下提出的。近年来美国单边主义势力抬头,将中国列为必须遏制的竞争对手。对中国实行“规锁政策”,企图运用综合手段塑造中国的发展路径、锁定中国的发展空间。2021年拜登政府执政后,美国延续以往政策,仍将中国列为“首要战略竞争者”。中美关系的不断下滑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速度与变化方式等。同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前景低迷,部分国家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采取反全球化的举措,影响各国经济合作的开展。国际经济环境严峻,这迫使中国不得不调整依赖外部的经济结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改变国际经济循环主体的发展方式。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国内各项工作围绕新发展格局作出变动。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对外经贸

学界普遍认为“双循环”不是“单循环”,而是国内循环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求链的国际循环当中,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使国际循环为国内循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蒲清平、杨聪林,2020;钱学锋、裴婷,2021;杨英杰,2021;黎峰,2022)。在新的世界形势下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既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循环又坚持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运行,更高的发展要求推动对外贸易内容的转变。学者们也指出了中国西部省份对外经贸政策调整的不同方向。钟飞腾从宏观外交层面出发,认为中国将更加侧重运用20 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内生增长理论,中国对外战略将更加重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钟飞腾,2021)。赵可金、郎昆以经济外交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将持续下降,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将被重塑(赵可金、郎昆,2021)。孙早等认为,在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西部地区应使开放型经济逐步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的高水平发展(孙早、谢慧莹、刘航,2021)。张雪原、周君指出西部内陆省份应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更好互动,从而深度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实现西部进一步发展(张雪原、周君,2021)。李杰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并指出西部省份实现区域经济集合效应最大化的路径(李杰,2022)。也有学者认为西部省份应发挥连接国内其他地区和中亚的纽带作用,参与国内国际贸易合作(李玲艳,2022)。基于各学者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西部省份对外经济合作的判断,本文将以新疆、甘肃、陕西为例探讨中国西部省份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下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景。

二、中国西部省份与中亚合作成果

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实施国内政策的外部保障,周边外交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当其冲。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核心腹地,在地缘政治、经济建设、历史文化及区域合作上的重要性都吸引中国与其维持良好的双边关系。

首先,在地缘政治上,中亚处于亚欧大陆板块的核心地带,连接世界重要经济体,对于亚洲、欧洲事务都能产生一定影响;中亚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中国西北安全的关联地带,是防范三股势力进入中国边疆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国同中亚国家构建良好的双边关系是营造我国安全周边环境的重要一环。新世纪以来,在“亲、诚、惠、容”的理念指导、“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与“一带一路”新的合作方式下,中国同中亚五国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目前,中国已同中亚五国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彰显了中国对中亚五国关系的重视。此外,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中国同中亚五国构建了区域安全共同体,有效维护了区域安全。

第二,在经济上,中亚地区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是中国实现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两端的当今国际经济中最活跃的两大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区目标必须争取的关键地,也是关联祖国边疆安全的重要地带。三十年来,中国西部省份同中亚国家双边合作成果显著。从进出口贸易额看,2021年,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哈萨克斯坦,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达681.1亿元,占总值43.4%;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是吉尔吉斯斯坦,与其进出口贸易额为352.1亿元,增长243.3%;新疆与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塔吉克斯坦的进出口额达63.4亿元,与三国贸易总额占同期新疆外贸总值的69.9%。为加强同中亚五国的经济往来,新疆通过不同类型口岸,拓展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路径。新疆共有2个航空口岸,15个陆地边境口岸,其中有10个口岸服务于中亚五国。从贸易结构看,双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和文化领域合作成果颇丰。新疆对中亚五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粮食、棉花、林果等在内的农产品和机械制造品;新疆从中亚地区进口较多的石油、矿产等原材料,两者在贸易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甘肃省是我国向西开放的节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重要节点和咽喉枢纽,位列全国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之一,在全国大物流格局中拥有重要地位。甘肃省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之一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甘肃已依托国际公铁路线和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等,搭建了连接中国西部、中亚、南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凭借物流优势,甘肃省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从进出口贸易额看,2021年甘肃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仍是哈萨克斯坦,甘肃省对哈进出口93亿元。此外,甘肃同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状态,但与其他中亚国家贸易合作不佳。从贸易结构看,甘肃省同中亚五国的贸易往来呈现互补特征:甘肃主要向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等;各国向甘肃出口矿产品、化工产品、能源产品等。

陕西省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中的重要门户,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独特的历史风貌与鲜明的经济定位造就了今日陕西省同中亚国家的合作内容。从贸易额看,中亚五国并不是陕西省的主要外贸合作对象,但陕西省依托本省农业技术和区位优势深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项目,持续加强中国陕西一中亚国际合作产业园、中国一吉尔吉斯斯坦石油炼化工业园、中国一吉尔吉斯斯坦宝鸡工业园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此外,陕西省以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平台、以农业技术为核心同哈薩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展开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以期提高中亚地区的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并建立了中哈、中吉等8个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区。

第三,在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中,由于中国西部与中亚部分国家接壤,相似的历史文化、语言培育了相互理解的文化基础。古代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新疆、甘肃、陕西等省份与外界交流、贸易的渠道,相似的容貌和语言推动着双方人民的交流交往,中华文化与中亚文化互鉴互赏,共同推动了丝绸之路文明多样性。当下,中国和中亚国家结成近50对友好省州(市)关系,双方人员往来频繁,文化、教育、媒体、智库、青年领域合作蓬勃开展,传统友好深入人心。2019年新疆接待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130多万名游客,占接待外国游客总人数的77.6%;2020年受疫情影响,接待人数骤降至5万,但仍占总数的84.2%。此外,华文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合作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增进了当地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中亚五国华裔学生来华留学热情高涨,各国来华留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哈萨克斯坦一度是来华留学生十大生源国之一。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近几年留学生难以入境,但线上教学的开展与各高校积极组织的线上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都促进了中国一中亚的高等教育合作。

三、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西部省份与中亚经贸合作前瞻

深厚的合作成果为中国西部省份转变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内容提供了广阔的调整空间。在新发展格局指导下,中国应把握合作主动权,采取“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理念推进同中亚各国的合作。通过调整与中亚国家的国际合作内容促进国内尤其是西部省份的发展,助力国内大循环主体的构建,实现双循环的协调发展。

(一)影响中国西部省份与中亚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亚五国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我国人民的好邻居。在新发展格局下,与好邻居的交往不仅要以国内循环主体的需要为主,更要顾及五国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协调利益、共同合作的基础上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同时要警惕域内大国博弈的风险,平衡中亚地区势力,塑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亚五国的经济复苏。中亚五国近两年经济或增长缓慢或为负增长,2020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2.6%;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8.6%;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土库曼斯坦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多轮反复的疫情为五国的经济恢复蒙上一层迷雾,全面恢复生产达到预期经济增长值仍需时日,中方同其经贸合作内容定要同其国情相适应,协调各方需求。

2.中亚五国的内政外交策略影响双方的合作深度。与其进行经济合作需注意防范中亚各国内部的政权、主权、安全等问题。2020年10月,吉举行议会选举并造成大规模的国内动荡局势。受疫情和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中亚国家经济领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失业率上升。疫情下的居家隔离制度,使民众对网络依赖程度上升,也加大受到危害国家安全信息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促进了民粹主义的发展。民粹主义抬头威胁到中亚国家的政治安全,同时威胁到我国边疆安全。

3.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合作的广度。中国的崛起,引发了世界部分发达国家的不适应和排斥情绪,应防范其他大国对中国同中亚合作的干涉。美国政府于2020年推出的中亚战略与“中亚五国+美国”(“C5+1”)为代表的多边机制使美国一中亚关系在政治优先级、领域内涵和地理外延上均得到强化,美国正逐步提升与中亚五国的关系。俄乌危机又一次使能源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美国高调同中亚洽谈能源合作,若美方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问题上达成更广泛的协议,必将威胁到我国的能源进口安全与西部边疆安全。同时,地区内大国哈萨克斯坦也想维持域内主导权,中方在中亚地区的系列政策必定会受到哈方密切关注,中方应在尊重地区政治格局前提下实施本国政策。

(二)以“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理念升级中国西部省份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模式

新发展格局侧重国内循环,这要求各省的外贸合作要以中国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为主,同时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参与国际循环;在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西部各省针对中亚五国不同的资源优势与特点,调整经贸合作策略。其中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应该成为新环境下西部省份重点合作对象国。新疆、甘肃、陕西三省可从优化贸易结构、打造规模化物流通道及构建次区域科教交流平台三方面提升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模式。

1.优化贸易结构。新疆、甘肃两省同中亚五国的贸易呈现互补性,两省出口农产品,进口中亚国家能源产品。在农业方面,新疆和甘肃以农业优势出口各类农产品,为更好地服务国内大循环需要,未来两省应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产业规模经济优势。同时调整对外果蔬贸易份额,协调满足国内外农业市场。以实际贸易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提升西北农业贸易质量和增加可持续性。在能源领域,新疆致力建设国家能源新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但中亚五国同样也是能源大国,这要求新疆转换双方能源贸易为共同开发能源技术的交流,包括开采能力、开采方式的改进及能源运输方式变化等领域。陕甘两省可依托制造业优势加强同中亚国家的能源开采合作,优化升级西北对外贸易体系。

2.打造规模化物流通道。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阵地和国内物流通道必经之地,新疆、甘肃、陕西三省拥有连接中亚腹地的地理通道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三省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增添动力。为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三省应充分发挥其物流枢纽作用,推进公路、铁路和空中线路协调统一布局,在已有的“中吉乌”公路、“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等线路基础上,增强陆港服务能力和完善跨境物流体系。其中,由于三省出口农产品居多,对食品保存要求较高,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和完善冷链物流政策是为必要之务。此外,中亚国家的基础物流建设亟须发展,三省可凭丰富的基建经验与其开展物流基建合作,以打通贸易双方的物流体系,扩大经济合作范围,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3.构建次区域科教文化交流平台。新疆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等有机衔接的理念,甘肃将发挥各国家级战略平台的西部引领作用,陕西省则致力于打造西部创新高地,三省发展侧重点不同,能在不同方面搭建针对中亚地区的次区域科教文化交流平台。首先,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是国家存续的根本,陕西致力于将同中亚的农业合作转向科技领域,通过创建中国―中亚国际农业合作平台,融入国际农业事务,既保护好陕西粮仓又能发展陕西农业技术,不断提升陕西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此外,新疆主动承接内地发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升级本地工业产品与生产技术,以期优化对中亚的出口结构和贸易合作平台。第二,形成华文教育与高等教育线上软合作平台,做好民心工程促进经济合作。疫情下,中亚的13家孔子学院和22个孔子课堂以及中国一中亚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师生情谊在网络的支持下未曾间断,线上汉语课堂和汉文化交流搭起了新形势下中国同中亚五国的民间交流平台。第三,敦煌文化是甘肃走向国际,联通民心的文化根基;近年来陕西省迅猛发展的文博旅游业为中方与中亚五国提供了交流文博旅游业经验的沟通渠道;系列敦煌文化主题、“丝路之旅”路线也塑造了中国—中亚文化交流平台。

四、结语

新的发展格局是在遵循现实逻辑、历史逻辑和世界经济发展逻辑下提出的,新的国内经济发展要求以中国国内循环为主体,那么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就应以中国国内需求为主,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打造规模化物流通道和构建次区域科教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既兼顾新疆、甘肃、陕西等几个西部省份的发展方向又塑造与中亚国家的良好经贸关系。此外,及时关注中亚五国自身的主权、安全、经济发展问题,尽量降低上述问题对双边合作的消极影响,以及避免域外大国势力对双边合作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张宇燕,冯维江.从“接触”到“规锁”:美国对华战略意图及中美博弈的四种前景[J].清华金融评论,2018(7):2425.

[2]钟飞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升级[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38(2):1-36+165166.

[3]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权威专家解读:提出“双循环”的原因与政策重点是什么[EB/OL].http://www.china-cer.com.cn/guwen/202008217680.html.(2020-08-21)/[2022- 05-05].

[4]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709431.(2020- 05-14)/[2022-05-05].

[5]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6):24-34;钱学锋,裴婷.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01):14-26;杨英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J].长白学刊,2021(02):92-100;黎峰.双循环联动的大国特质与一般规律:贸易视角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22(05):102-116+137.

[6]同[2],第1页。

[7]赵可金,郎昆.双循环、外部性与中国经济外交转型[J]. 当代亚太,2021(2):4-22+157.

[8]孙早,谢慧莹,刘航.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西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21,41(1):1-7.

[9]张雪原,周君.“双循环”新格局下西部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循环的模式转型与规划应对[J].规划师,2021,37(11):21-27.

[10]李杰.双循环格局下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理效应论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61-172.

[11]李玲艳.“双循环”背景下新疆融入“一带一路”探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169-176.

[12]袁胜育,汪伟民.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政策[J].世界经济与治,2015(5):21-41+156-157.

[13]张栋.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合作的现状及展望.孙力,肖斌,杨进.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4]孔颖,王其猛,刘乐萍.“双循环”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分析[J].时代经贸,2021(4):18-20.

[15]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ansu.gov.cn/gsszf/c100054/202103/1367563.shtml.(2021-03-02)/[2022-05-05].

[16]兰州海关.2021年甘肃外贸进出口490.9亿元同比增长28.4% [EB/OL].http://chongqing.customs.gov.cn/lanzhou_customs/553178/553180/4150783/index.html.(2022-1- 28)/[2022-05-05].

[17]尹小娟.甘肃与中亚五国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发展报告.张应华,王福生,王晓芳.甘肃商贸流通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8]李琪.中国陕西与中亚国家地方合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孙力,肖斌,杨进.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9]同上,第209页。

[20]赵蓓文.“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21]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新疆统计年鉴[EB/OL].http://tjj.xinjiang.gov.cn/tjj/dwmynk/202203/a1e1316cc1ef4aefbb371e282b2bbf95.shtml.(2022-03-01)/[2022-06-26].

[22]山东教育.教育数据:2019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http://www.jxdx.org.cn/gnjy/14176.html.(2020- 02-28)/[2022-05-05].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家和组织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21年7月)[EB/O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2021-03)/[2022- 05-05].

[24]李睿思.疫情背景下中亞地区:形势、影响及应对[J].北方论丛,2021(5):70-78+128.

[25]薛力.新冠疫情与中国周边外交方略调整[J].东南亚研究,2020(5):115-131+157.

猜你喜欢
经贸合作新发展格局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与中西亚、非洲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思考
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龙江丝路带”视角的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中亚速览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