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书,做奇男子

2022-09-21 12:47陈晋
全国新书目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死观伦理学人生观

陈晋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

本书生动讲述了毛泽东把书读活的故事,细致呈现了毛泽东阅读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中外典籍的心得体会,彰显了阅读对毛泽东判断形势、制定政策、与人交流、表达心曲等的重要意义。

《书山有路——毛泽东的学用之道》陈晋 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1/68.00元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有个外号,叫“毛奇”。一说是因为他崇拜当时的德国元帅毛奇;还有一说是他和同学们谈论“立志”,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按后者的说法,毛泽东把“读奇书”当作了成为“奇男子”的条件之一,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毛泽东读到的这本《伦理学原理》可谓是他当时心目中的一本“奇书”。在阅读中,他发表了不少“奇论”,透露出这个未来“奇杰”的一些人格气象。

《伦理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代表作《伦理学体系》的一部分。泡尔生1878年起任柏林大学教授,其哲学观点是二元论,伦理思想的特点是调和直觉与经验、动机与效果、义务与欲望。1909年,蔡元培据日译本把《伦理学原理》译成中文出版,全书共约10万字。

杨昌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伦理学时,采用的课本便是这本《伦理学原理》。当时多数同学对哲学不感兴趣,听课不甚专注,唯有毛泽东等少数人用心听讲,勤做笔记。毛泽东极爱读这本书,曾根据其中一些论点加以批判和发挥,写过一篇名叫《心之力》的文章,被杨昌济大加称赞,给了100分。

对这本《伦理学原理》,毛泽东仔细通读,在上面一共写了12100余字的批语,读不到10个字便写下一个字,其阅读之投入可窥一斑。全书还逐句用墨笔加以圈点,画上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批语是用工整的行楷写在天头、地脚空白处及行距间,小者如七号铅字,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批语最多的是第四章“害及恶”、第五章“义务及良心”,共5900余字;次为第六章“利己主义及利他主义”,约1500字;再次为第一章“善恶正鹄论与形式论之见解”,约1100字。

批语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毛泽东抒发自己的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以及对原著的各种批判与引申,小部分是对原著的简要的赞同和章段的提要。凡原著中合乎他观点的地方,不论唯物或唯心,必浓圈密点,眉批则往往有“切论”“此语甚精”“此语甚切”“此说与吾大合”等语。他对原著的否定与怀疑之处也很多,常见这类批语:“诚不然”“此不然”“此节不甚当”“此处又使余怀疑”“吾意不应以此立说”“此说终觉不完满”等等。其中许多地方联系到中国的历史,墨子、孔子、孟子、宋明理学、王船山、颜习斋、谭嗣同、梁启超等诸家思想,以及五四运动前夕的国事与思潮,处处充满着追求真理、真知和改革国家社会、重塑人心道德的精神。

毛泽东读这本书是在1917年下半年到1918年上半年。他这时的思想还没有脱离唯心主义的范畴。因此,他很注重从改造人心入手寻求救国之道,习惯用抽象思辨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他这时的思想处于新时代来临前夕的转型期,《伦理学原理》“心物二元论”的调和基调恰恰吻合了他这个时候的思想特征。

人们还可从《伦理学原理》上的批注了解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观点,而是一面读一面想。遇到他同意的观点,就表示接受,有时还加以发挥或大做文章;遇到他不同意的观点,就提出自己的意见。

前文所引第一个批语的第一段,比较集中地表达出了毛泽东当时的生死观。

青年毛泽东在批语中根据物质和精神不灭的道理,提出一个说法:人类无所谓生死,只是物质与精神的“团聚而已”。因此,死亡不仅不可怕,还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由生到死的巨大转折,在青年毛泽东的想象中,呈现出一派壮美的景象:“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这种生死逻辑颇有些像庄子的齐生死之论。但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是一种消极遁世的人生观的表达,在表面洒脱的长歌之下,隐然有一种大悲哀、大忧患。而青年毛泽东的生死观则远远超越了悲剧气氛,把生死之变视为对宇宙规律和人生真谛(当然不是科学的)的把握,从而体现了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青年毛泽东形成上述乐观豪迈的生死观,与他在时空观上承认空间、否定时间的主张,在人生观上强调现在、反对追思过去与幻想未来的现实主义态度有内在联系。他提出,人类只生活在现在,“处处皆现实”,过去的生活也是现实,未来的生活也是现实,事物的转化、人世的迁移只是个空间问题,只是个成毁问题。无所谓时间,也无所谓死亡。

前文所引第一个批语的第二段中,毛泽东把他的生死观推及对国家、民族、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存和毁灭的看法。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既然无所谓生死,那么,扩而言之,对于世上一切事物来说,也自然“无生灭,而只有变化”。例如,人们常说国家有“灭亡”的问题,其实,这只是国家现象发生了变化,因为其土地、其人民“未灭亡也”。他还举公元前5世纪欧洲的日耳曼部落的一部分演变成今天的德意志国家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正是日耳曼部落的变化,形成了今天强大的德意志。可见,变化是“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

很明显,毛泽东当时提出国家、民族无所谓生灭而只有变化,具有强烈的现实动因。正是基于此,毛泽东在批语中不惜宣称,“吾人甚盼望其毁,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这一信念无疑在后来转化为他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豪情。

猜你喜欢
生死观伦理学人生观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阅读理解两篇
人生观(一)
试论新美南吉《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的创作意识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