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才”的偏误分析

2022-09-21 11:23何洪义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偏误例句副词

何洪义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高职听力障碍学生因自身生理缺陷,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仅依靠“读”进行“输入”,且只能通过“写”的方式进行“输出”,没有办法通过“听、说、读、写”全面掌握运用汉语[1]。故在开展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学时会发现,较健全学生而言,听力障碍学生在汉语书面表达方面极为薄弱,其中就包括较为常见的语气副词的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因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上的独特性,其在汉语书面语表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自建的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对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较具代表性的语气副词——“才”进行偏误分析,以期发现听力障碍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施以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加以弥补、提升。

1 语气副词“才”的义项和搭配用法

通过归纳《现代汉语八百词》及《说文解字》辞书中对“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解释,辅以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北语BBC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对汉语语气副词“才”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和用法总结如下:

1.1 义项

1.1.1 意思与“刚刚”相近,表示所描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不久

(1)她很好玩,就坐在地上,也不管是不是才下过雨,青草汁会不会弄脏衣服。【北语BBC汉语语料库/亭亭的爱】

(2)清十郎才一松手,朱实拽着袖口的铃铛,像小鸟般逃到后面去了。【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剑与禅:宫本武藏(上册)】

例句(1)表示刚刚“下过雨”,“地上”还没有干;例句(2)表示“清十郎”松手不久,“朱实”就逃走了。

1.1.2 有“比较”的含义,表示与正常情况相比,事情发生或结束得较晚

(3)直到27日晚10时15分,香港国泰航空公司CX103次航班才起飞。【北语BBC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

(4)今天的作业实在太多了,他写到很晚才完成。【北语BBC汉语语料库/白桦文集】

例句(3)表示“CX103次航班”因为延误,所以起飞时间较晚;例句(4)表示因为“作业”的数量较往常增加了很多,所以他完成的时间也比往常要晚。

1.1.3 意思与“只”相近,表示数量少、程度低或者年纪轻

(5)然而,他走得太匆忙了!他才五十三岁。【北语BBC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

(6)他学琴才三年,已经在弹奏一般人训练五年到十年后才能接触的肖邦练习曲。【北语BBC汉语语料库/文汇报】

例句(5)表示“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十三岁”,年纪轻;例句(6)表示“他”学习弹琴的时间很短。

1.1.4 强调确定的语气,表示对某件事情深信不疑

(7)作者表示渴望台湾当局“不要再犹豫”,“速作抉择”,“唯有这样才会不辜负在台湾的一千八百万人的最大期望”。【北语BBC汉语语料库/福建日报】

(8)只有保持独立性,注册会计师才不会屈从于外来压力,才能保持客观、公正的执业态度。【北语BBC汉语语料库/科技文献】

例句(7)中的“才”强调了“台湾”必须要当机立断,这是符合“台湾的一千八百万人”的殷切期待的;例句(8)强调了作为一个“注册会计师”,其自身的“独立性”是很重要的。

1.2 搭配用法

1.2.1 “才+表示时间的词”或者“才+表示数量的词”的搭配

(9)阿森去他家时才中午一两点钟的样子,而现在是深夜了。【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天狼之眼】

(10)桌子里的书才两三本,怎么够我们发?【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微博】

例句(9)中“中午一两点钟”表示“阿森”去他家的时间比较早;例句(10)中“两三本”表示“桌子里的书”的数量很少,不够“我们发”。

1.2.2 “才+动宾短语”的搭配

(11)选购手表一定找泰格休尔,暴发户才买劳力士。【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别爱那么多】

(12)今天居然弄到现在才下班。【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微博】

例句(11)中“才”+“买劳力士”这样的动宾短语表示强调的语气,表达的意思是只有“暴发户”会选择买劳力士;例句(12)中“才”+“下班”这样的动宾短语表示与正常情况相比,今天下班的时间较晚。

1.2.3 “才+偏正短语”的搭配

(13)我们很晚才从车站回来。【北语BBC汉语语料库/查密莉雅】

(14)今天来上课的才十几个学生。【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微博】

例句(13)中“才”和状中短语“从车站回来”搭配使用,表示“我们”刚刚从车站回来,回来的时间很短;例句(14)中“才”和定中短语“十几个学生”搭配使用,表示“今天来上课的”学生数量非常少。

1.2.4 “才+述宾短语”的搭配

(15)正常情况下,很少有孩子十岁才去上学。【北语BBC汉语语料库/科技文献】

(16)我家的孩子两岁才学会走路。【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微博】

例句(15)中“才”与“十岁”搭配使用,强调“去上学”的时间较一般情况较晚;例句(16)中“才”与“两岁”搭配使用,表示“我家的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很晚。

1.2.5 “才+补充说明成分”的搭配

(17)一根毛竹下山实收入才3元多,效益很低。【北语BBC汉语语料库/福建日报】

(18)直到三十岁他才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北语BBC汉语语料库/实况记录】

例句(17)和例句(18)中的“才”与补充说明成分相搭配,前者表示卖“一根毛竹”实际收入不高,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后者表示“他”知道他是被领养的这件事的时间很晚。

2 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才”的偏误分析

2.1 统计分析

为了更好地考察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才”的情况,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使用语气副词“才”的水平,本研究从学校自建的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料库(以下简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搜集、统计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使用“才”的语料,得到相关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才”的情况统计

如表1所示,对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共得到包含“才”的语料467例,对检索到的语料进一步分析,得到“才”做语气副词用例数341例,占比为73.02%。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使用“才”做语气副词的频率相对较高。

2.2 偏误分析

根据对“才”做语气副词用例数341例的逐例分析,参考鲁健骥先生对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的分类和解释,发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使用“才”做语气副词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有错序、误用、误加和遗漏四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使用语气副词“才”的偏误情况

根据对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使用语气副词“才”的偏误情况的分析,发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为错序,共有102例,偏误率为29.91%;其次是误用和误加,分别有61例和49例,偏误率分别为17.89%和14.37%;遗漏的偏误例数为18,偏误率为5.28%。下面就语气副词“才”的偏误进行具体的分析。

2.2.1 错序

错序偏误是指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或者多个成分出现位置上的差错情况的偏误类型[2]。在前文介绍的汉语语气副词“才”的搭配用法的研究基础上,就高职听力障碍学生在使用语气副词“才”的语序发现了如下偏误语料:

(19)上课铃响了,才我们走进教室。【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0)手里两块钱才,到哪里买吃的?【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1)那天出去画画,很晚从车站才回来。【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2)直到一周岁的时候,爸妈发现自己听不见才。【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才”在和“表示数量的词”“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说明成分”搭配时,如例(19)中的“走进教室”、例(20)中的“两块钱”、例(21)中的“从车站回来”和例(22)中的“发现自己听不见”,其位置一般都要置前。还需特别注意的是,“才”在句子中一般都是安排在主语之后的。

2.2.2 误用

误用偏误一般指本该用A却用了B的这类情况及固定搭配上的用法偏误类型,比如该用“就”“都”等词的时候用了“才”,偏误语料如下:

(23)他今天一起床才去教室上课了。【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4)我的同桌急着要上厕所,所以一下课才跑了。【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5)我连字母才不认识,怎么学英语单词?【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6)如果大家才这么做,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糟糕。【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例(23)中的“一……就……”为固定搭配,表示在时序上紧密相连的两个动作,表达的是“起床”和“去教室上课”这两个动作紧密相连,两者相差的时间非常短;例(24)同理,表示“下课”和“跑”去厕所这两件事情挨得很近,几乎发生在同一时刻;例(25)中的“连……都……”是较为经典的搭配,且语义上“字母”相较于“单词”相对基础,因此这里用“才”显然不合适;例(26)中“大家”表示集合意义的名词,从句意的理解上表示,如果大家这么做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糟糕,因此此处用“都”比较合适。

2.2.3 误加

误加偏误是指在特定语境下本来不该使用的词,但是多余加上了,大致可分为语义重合、语义矛盾和多余等情况。具体的偏误语料如下:

(27)我到杭州才仅仅一个月,就爱上了这边的风景。【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8)今天早上,我才就达成了第一个目标。【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9)爷爷奶奶搬家的事儿才没有和我说。【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30)才今天我去学校上课了!【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例(27)中,“才”和“仅仅”在句中表达的意思非常接近,同时出现导致语义重合,不利于句意的表达,应去掉“才”或者“仅仅”;例(28)中“才”和“就”同时出现,语义表达矛盾,在早上“达成了第一个目标”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根据句中的表达和“了”的使用,大概率是好的,所以为避免语义矛盾,需要去掉“才”;例(29)和例(30)中“才”的使用反而让句意模糊不清,显得相对多余,可去掉。

2.2.4 遗漏

遗漏偏误是指原本需要使用某词的情形下没有使用产生的偏误类型。具体的偏误语料如下:

(31)我到上课的教室,铃就响了。【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32)我直到18岁坐飞机去旅行。【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例(31)中表达的意思是“到上课的教室”和“铃响了”这两个动作紧密相连,几乎发生在同一时刻,因此在前句“我”之后加上“才”,可以使句意的表达更加清晰、明了;例(32)中想要表达的语义是“18岁”对于“坐飞机去旅行”是比较晚了,所以应在“18岁”之后加上“才”,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明确、精准。

3 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才”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3.1 偏误原因分析

3.1.1 手语负迁移的影响

根据语言学习的顺序,我国大部分听力障碍学生的母语为手语,因此,手语对于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的影响不可小觑[3]。根据检索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及中国聋人协会编写的《国家通用手语词典》的结果,手语中没有明确表示“才”的打法,且根据高职听力障碍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调查反馈,在日常实际手语的交流过程中,包含语序在内的诸多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同,直接导致听力障碍学生对于语气副词“才”的敏感度和熟悉度都不高。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像这种极少的语言“输入”(阅读)加之手语负迁移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听力障碍学生的“输出”(写作)。

3.1.2 教学内容的影响

当下还没有出现针对高职听力障碍学生的统一的汉语教材,有部分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尝试编写,但是由于编写的时间久远且当时理念相对固化,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孤立、单一,内容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衔接关系,也没有针对某一特定词、词组或者短语形成完整的逻辑线,使得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无法就相似类型或者相近用法的词做准确的区分。比如“才”和“就”的区分、“但”和“却”等词的区分,学生在使用单一词时准确率比较高,但是在具体使用两个相近的词时就很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尤其是在分别学习两个词之后。

3.1.3 教师层面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招聘信息的调查及实地的走访交流,招聘语文教师时仍主要以“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或者“现当代文学”等专业为主,各方面的要求与普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基本没有差别,新进的年轻教师在对听力障碍学生语言习得状况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不对口”的情形,直接导致他们在具体开展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学时出现“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情况,大大影响听力障碍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效果。从一个“普通高职语文教师”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师”的转变需要时间的积淀,更需要心态层面的转变,这个沉淀、转变的过程很容易对听力障碍学生习得汉语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会直接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死板、守旧,进一步影响汉语教学效果[4]。

3.2 教学建议

3.2.1 加强对比研究,开展强化训练

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前,加强目的语与手语的对比研究,在教授新词、新用法之前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发现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例如,在教授汉语语气副词“才”之前,需对手语中“才”的打法进行对比研究,如发现手语中并没有该词的打法,则有必要在讲解该词时有意识地将这个区别告诉听力障碍学生,同时在设置相关训练题之前,也需对这个问题足够重视,尤其是针对“遗漏”偏误的出现,需有充分的考虑。比如可以针对汉语语气副词“才”设计相关的题目:

我出家门,天就下雨了。(判断题)

你_____十五岁,为什么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A:才;B:/(选择题)

3.2.2 编写针对性教材

根据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及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统筹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学的内容,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高职听力障碍学生的汉语教材应遵循并实践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强调读和写的语言训练教材,以训练语言能力为显性设计,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隐性设计,有编排地将语言知识的学习隐含于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同时,根据听力障碍学生专注力不够的特点,教材本身应尽量淡化语言点的知识性描述,代以直观的插图、表格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材开发,在教材中可穿插带有视频、微课(带字幕)等内容的二维码,方便听力障碍学生预习和复习。

3.2.3 强化教师团队建设

进一步强化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师的团队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效应。在招聘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师时,可有意识地加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与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专业,在入校之后的培训、培养过程中逐步融入第二语言习得的理念,让青年教师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了解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育和普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之间的差别,认识到高职听力障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施以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高职听力障碍学生汉语教学的效果,让青年教师同听力障碍学生一起不断进步、成长!

猜你喜欢
偏误例句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