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钘读音考

2022-09-22 05:47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音释文读音

李 佳 喜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提 要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都把宋钘的“钘”字注音为[jiān],这是错误的。“钘”字从“井”得声,只读作[xín g],不读作[jiān]。《说文》误以“钘”字从“幵”得声,郭象说宋钘的“钘”字“音坚”,亦误以为从“幵”得声。宋钘又作宋牼、宋荣子,“钘”与“牼”“荣”通用,也是“钘”当读[xíng]的证据。

宋钘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人物,《汉书·艺文志》小说家有“《宋子》十八篇”。可惜其书不传,后人只能从《荀子》 《庄子》《韩非子》等书所引来了解宋钘的思想。“钘”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中都有两读,作器皿义时读[xíng],作人名时读[jiān],并以宋钘为例。周光华(1990)曾专门撰文讨论宋钘的读音,也认为应该读[jiān]。

这种二分法本于《集韵》:

(2)《先韵》曰:“钘,经天切。阙。人名,六国时有宋钘。”

而《集韵》中把宋钘的“钘”读作“经天切”,又可追溯到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引用的郭象之说。《庄子·天下》“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释文》云:“钘音形,徐胡冷反,郭音坚。”

其实,在早期的注音中,“钘”字只有一个读音,无论是作为器皿义,还是作为宋钘的专名,都只读[xíng]:

(1) 《庄子·徐无鬼》“其求钘钟也以束缚”,《释文》:“钘钟,音刑。徐户挺反。”

(2)《礼记·礼运》“实其簠簋笾豆鉶羹”,《释文》:“钘,本又作鉶,音刑。”

(3)《穆天子传》“至于钘山之下”,郭璞注:“钘,音邢。”

(4)《汉书·艺文志》名家有“《尹文子》一篇”,颜师古注:“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 下。’钘音形。”

钘、形、刑、鉶等字皆从“井”得声,而非从“幵”得声。许慎《说文解字》以钘、形、刑皆从“幵”得声,是错误的。郭象说宋钘的“钘”字“音坚”,亦误以“钘”字从“幵”得声。“幵”字古音属见母元部,“坚”字古音属见母真部,二字音近。

隶楷以后的“开”这一部件,其实有四种不同的来源。一是从“井”演变而来,如刑、邢、钘、形、型、鉶等,皆从“井”得声,古韵属耕部。二是从“幵”演变而来,如詽、硏、姸等,皆从“幵”得声,古韵属元部(唯“筓”字属脂部)。三是从“”演变而来,如字演变为“開”。四是“并”字的下部。详见表1所示:

表1 部件“开”的四种来源

宋钘的“钘”字当读 [xíng],不读[jiān],还可从“钘”字的异文来证明。宋钘在《孟子》中作“宋牼”,在《庄子》和《韩非子》中又作“宋荣子”:

(1)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孟子·告子下》)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夫是漆雕之廉,将非宋荣之恕也;是宋荣之宽,将非漆雕之暴也。(《韩非子·显学》)

读[xíng]的“钘”字古音属匣母耕部,“牼”字属溪母耕部,“荣”字属匣母耕部,三字音同或音近,故得通用。“宋钘”作“宋牼”,与器皿义的“钘”作一样(见前引《集韵》),都是“井”系字与“巠”系字相通的例证。这也说明“钘”字并无异读。若如《说文》以“钘”字从“幵”得声,或如郭象说“钘”字“音坚”,则与“牼”“荣”二字读音相差较远。

猜你喜欢
古音释文读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那”与“哪”的读音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常德童谣里的古音浅析
落霞(外一首)
我是小字典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