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角色的传奇
——以丹尼尔·克雷格主演《007》系列为例

2022-09-23 04:29熊景青
电影文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克雷格邦德丹尼尔

熊景青 陆 彭

(1.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2.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007形象

007是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MI6)的特工代号,詹姆斯·邦德是现任007代号的持有者。据伊恩·弗莱明小说中对邦德的描述,他早年失去双亲,但仍然毕业于剑桥大学,接受了英国的贵族式教育。“7”在基督教文化的语境中具有完美之意,因此作为特工的他不但拥有优秀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具备了贵族气质。可见,作者伊恩·弗莱明作为MI6的前特工在这个角色上投射了自己对往昔特工生涯的美好怀念和理想化的投射。《007》系列小说以及电影就将分属冷战两大阵营的国家、民族矛盾通过戏剧化的情节架构集中为邦德个人与反派之间的斗争,一次次险象环生的危机推动着系列影片的故事发展,特工詹姆斯·邦德凭借其机敏和魅力赢得个人胜利,以此喻示资本主义阵营的胜利。

间谍活动自古存在,只要存在关乎利益和安全的秘密,那么间谍组织就有存在的土壤。《007》系列小说背景放在冷战时期,这一时期放在人类历史更长的时间段里来看,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爆发”年代。所谓“和平爆发”描述的是后冷战时代人类持续、广泛的和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局部的动荡和战乱时有发生,但是大规模的热战是遭到世界人民的共同抵制的,可以说詹姆斯·邦德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于银幕,成为热爱和平的人民对于战争可能发生的焦虑的宣泄口。鉴于各个国家都会秘密地进行间谍活动,而从事间谍活动的组织在观众心理上都是非法的,观众在观赏这类影片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窥探社会阴暗面的快感。

伊恩·弗莱明对第一任007的饰演者肖恩·康纳利的形象并不满意,因为小说版权被美国制片人艾伯特·布洛克里买下后进行了更为美国式的改变,模糊了其贵族的出身,赋予角色更多的平民色彩。但即便如此,《007》系列的第一部影片《诺博士》仍因为题材的新颖和高水准的制作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票房。观众津津乐道于詹姆斯·邦德的高科技武器、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以及各具姿色的邦女郎。可以说,《007》的系列小说在深谙观众心理的美国制片人的精心打造下,创造了银幕上间谍题材影片的新开篇,也奠定了《007》系列影片的类型范式。仅在好莱坞打造的间谍世界中,我们就能看到除了具有英国血统的《007》系列外,还有《碟中谍》系列与《谍影重重》系列为不同审美趣味的观众带来类似的观影体验。

但与《007》不同的是,《碟中谍》拍到了第7部,主演仍然是汤姆·克鲁斯,虽然他已年逾六十却还要继续自己亲自上阵,可以说阿汤哥为这个系列打上了浓重的个人色彩。同理,《谍影重重》系列尝试过换掉马特·达蒙,但是没有达蒙的第四部遭到了票房的滑铁卢。而在丹尼尔·克雷格卸任007后,观众虽然有所不舍,但是大家都会热衷于讨论下一任007的人选,在影片尚未开拍之前,好莱坞的一众一线男星会为得到饰演这个角色的机会而参加多轮的试镜,可见“007”已经成为兼具票房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007》系列电影和詹姆斯·邦德这样一个人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让这个系列一拍再拍,为什么每个时代的观众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观影的快感,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电影创作基于视听驱动,而看和听的欲望区别于其他感官,其满足方式不像吃饱、穿暖一样有本能性和唯一性,而是建立在“对象缺失”的基础上,而正是这种易变且适应性更强的欲望使主体和对象之间产生了永远无法抵达的距离,想象力开始起航,产生了艺术的萌芽,而007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想象的男性形象。但如考虑到詹姆斯·邦德一角历任六位主演、在银幕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且系列中的每一部影片都离不开对007与邦女郎(很多时候是有夫之妇)的两性关系的呈现,这样的剧情在美国这样一个推崇核心家庭价值的基督教国家为什么能够畅行无阻甚至行销全世界,这样显而易见的矛盾,只有进一步从西方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对应的文化符号才得以理解。

骑士是西方中世纪社会综合条件下的产物,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军事发展的需要。在公元8世纪前半叶,当马镫从中国传到西方后,步兵在战场上的优势被骑兵所取代。在十字军东征中,骑士阶层作为宗教战争的中流砥柱带动了西方社会的尚武风气。作为贵族家庭的非长子,成为教士或骑士是他们立身社会的可行途径。如果说忠诚、勇猛是骑士精神的A面,那么无关婚姻的爱情关系则是骑士精神的B面。骑士大多依附于大贵族领主,他们保护贵族妇女并热烈地追求无关婚姻的爱情是出于纯粹的爱欲而非基于利益交换的婚姻关系。骑士文学将他们的种种事迹写入其中,在美化骑士形象的同时也提供了骑士阶层效仿的楷模,为文艺复兴时期昂扬人性之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再看《007》系列电影,我们发现詹姆斯·邦德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冷战年代的完美骑士,也是现代版的“king’s man”。英国作为世界上仅剩的几个保有君主的国家之一,詹姆斯·邦德虽然是间谍部门的特工,但他执行任务的过程似乎从来不忌讳身份的暴露。虽然有强大的后勤部门保障,更多的时候他都像一个独行的骑士,在外形上装扮得体、意气风发,在能力上保持职业军人的状态,在人群之中有极强的存在感,潇洒体面地为大英帝国在全球的统治扫清障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为了完成使命,常常利用色相接近罪犯的女眷,试图从她们的口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和每一个邦女郎的交往中,邦德都有过真诚的时刻,但是爱欲本身是短暂的,他对于帝国的责任和忠诚则是作为一名骑士最重要的品质,始终推动着007向下一个任务进发。

在王志敏为克里斯蒂安·麦茨的大作《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所做的中文版序言中阐述了“电影状态”这一关键词,指出“电影状态”具有梦幻性质,身处其中的人们,其幻想系数高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觉状态,而逻辑系数低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觉状态。我们在《007》系列中不会去想作为一个特工最应该具备的特征就是没有特征,不会去想他的个人魅力是否能够让所有女人为他这样倾心,更不会去想在信息化时代,詹姆斯·邦德这一套行动方式是否还管用。在这样的“电影状态”中,我们甘愿放弃一部分现实的逻辑而进入更高的幻想状态中。但这样的自愿也是基于观众多年来对于《007》系列积攒的观影情感所致。

在同期相近题材影片的比较视域下,尽管好莱坞的编剧为邦德增添了许多美国文化的随性、推崇力量的特点,但是与《碟中谍》《谍影重重》这样更为美国本土化的间谍电影相比,《007》更注意维持主人公的体面。这种体面的观感表现在詹姆斯·邦德执行任务时也常常是西装革履,打扮得体。与罪犯发生激烈的冲突时仍能够保持妆面整齐、举重若轻。对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绅士风度都轻松拿捏。这一切剧情主线之外的动作细节就构成了《007》系列区别于其他间谍电影的风格,这种风格是由骑士文化、宫廷礼仪影响所带来的,而这正构成了《007》这一文化符号的核心要素。

二、丹尼尔·克雷格的硬汉型007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世界对于区域安全的认知,也拉开了美国反恐战争的序幕。《007》作为谍战题材影片,在9·11事件以前的影片中,更多地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作为假想敌。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由好莱坞出产的英国特工007在面对敌人时也同样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当时007的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接到了制片人芭芭拉·布洛克里的电话,制片人还未开口,布鲁斯南说“就是这样了吧”。因为不论是制片人还是演员,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面对美国本土受到的恐怖袭击,布鲁斯南饰演的温文尔雅的特工形象不再能够回应观众的诉求,《007》急需一个让人看来更为强硬、更有力量、更可靠的形象来支撑系列的创作。丹尼尔·克雷格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制片人的青睐,成为历史上第六位詹姆斯·邦德的饰演者。

从纪录片《成为詹姆斯·邦德》中,我们看到克雷格从最初试镜时的青涩到拍摄最后一部《无暇赴死》时与角色逐步融为一体的过程。确定选角后,克雷格首先因为金发与小说中的黑发不同备受质疑,之后作为邦德的第一次亮相就因为在快艇上依照安全规定穿着救生衣被各大主流媒体大肆挖苦,认为詹姆斯·邦德怎么能够穿救生衣。加上克雷格本人不太擅长应对媒体,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的刁钻问题表现得比较生硬,因此在《皇家赌场》的拍摄过程中一直被唱衰,甚至还有年轻的网民在网上发起了罢免克雷格的倡议。这些戏外的纷扰对克雷格产生过较大负面的影响,直到被小报记者偷拍到克雷格在海滩一场戏中出水的照片,强健的胸肌和腹肌让舆论发生了巨大的转向。社交媒体上都认为克雷格的扮相与历任007有巨大的差异,说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有腹肌的金发杀手。说笑之间,舆论对克雷格的态度趋于缓和。

在他的第一部007影片《皇家赌场》拍摄时,三个月的制作时间中两个多月都用于动作戏的拍摄。从影片开始的跑酷追逐,到楼梯间打斗再到后来的被俘受刑,大量的追逐、近身肉搏以及械斗场面的拍摄给予观众足够多的视觉冲击。导演在设计邦德的动作戏时手边的任何工具和场地中的设备都可以为其所用,镜头往往先展示了邦德面对的阻碍,可能是地形复杂又充满安全隐患的建筑工地,也可能是外表简陋但代表着一国尊严的大使馆,又或者是群敌环绕且戒备森严的赌场。邦德在影片中面对任何的阻碍和危险境遇时,都表现得神情坚定,心中只有他的任务,一举一动都能看出邦德从未表现出任何的犹豫。观众还在思考邦德将会如何应对,替他想办法的时候,邦德已经身形一动,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险象环生的举动,让坐在黑暗影院中的观众为他屏住呼吸。在《皇家赌场》上映前,仍有许多人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去的电影院,但是意外的是他们都被这个硬汉型的007征服了。首映式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菲利普亲王共同出席,为007的英国特工身份做了最完美的背书。自此,丹尼尔·克雷格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新一任007。

影片《大破量子危机》延续了《皇家赌场》的剧情,失去了挚爱维斯帕的邦德执意要找出幕后的黑手,在此过程中他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邪恶组织幽灵党。幽灵党是由遍布世界各地的权贵阶级组成,他们的人手无处不在,借清洁能源等环保项目的外衣实则通过暴力操纵着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命脉。邦德作为英国特工,单枪匹马捣毁了幽灵党的又一次计谋。而在第三部《大破天幕杀机》中,因为伤病和年龄他似乎并不再适合从事一线的工作,但是因为总部被袭,且幽灵党仍在活跃,他还是决定重返岗位。在追寻罪魁的过程中,他带着M夫人到自己儿时的家避难,却最终没能帮M夫人躲过前任特工的死亡追杀。但是在此过程中,詹姆斯·邦德重新认识了自己。第四部《幽灵党》开片是墨西哥盛大的亡灵节游行,宏大的场面和惊险的打斗迅速让观众进入了《007》影片的节奏中,但独行的、迟暮的特工生活仍是这一部的底色,不仅是邦德本人,连MI6以往的情报网络也被质疑过时。同时他还发现幽灵党魁竟然是自己儿时寄养家庭的兄长,新任的情报部门主管实则是幽灵党人,还试图从内部瓦解MI6。但是007在军需官Q、秘书莫尼佩妮和新任M的帮助下捣毁了幽灵党的计谋,使世界重归和平。

在最新的一部影片《无暇赴死》中,有了爱人的邦德开始了退休生活,试着与过往的自己告别,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与此同时,导演福永对影片的动作设计也迟钝了下来。邦德这个角色在身体能力上也开始逐步丧失了007这一角色的特工本色。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不再如以往那般从容,且以大量的枪战场面替代了近身搏斗,大范围的场面调度也几乎消失了。这样的成片效果我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演员丹尼尔·格雷格年龄渐长,且在前几部影片中对高难度的动作戏亲力亲为导致身上有伤病,因此无法完成高强度高密度的动作场面拍摄,另一方面也是导演对于007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近身肉搏并非只是007系列影片中可有可无的雄性荷尔蒙展示片段,最终的拳脚之争是为了回应观众对于动作类型影片深层的观赏诉求。拳脚功夫从火药诞生之日起就不再能够决定一人、一族、一国的成败,但为什么我们仍然盼望在两军对垒时由双方的勇士一对一地角逐胜负?因为这贴身一战虽不能左右大局的胜负,但却是人之为人所独有的精神力之间的较量。过程鲜血淋漓,却能够激荡观众的心神。动作场面的大幅简化是对观众审美期待的欺骗,过程的乏味会降低观影的快感,最终影响的是观众对于整部影片的评判。

原著中《皇家赌场》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选择借第一部小说作为克雷格的开篇之作,是巧妙的一种重启。将克雷格出演的五部《007》系列电影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我们发现007这个代号通过这五部相互关联的故事与演员克雷格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007这个角色也从方方面面改变了克雷格。克雷格与前任布鲁斯南相比,没有那么英俊的外貌,但是从说话方式、体形还有动作身手上来看,他的“硬汉指数”在六任007中应当是首屈一指的。此外,制片人和编剧为克雷格设置了一条连贯的人物生命线。在五部影片中,詹姆斯·邦德不再仅仅是一个处处留情的风流骑士。他与维斯帕势均力敌的情感纠葛为007这个角色赋予了许多柔情和深度,也让观众理解了他为什么不愿与未婚女性有过深的交集,去发展由性向爱转化、进而步入婚姻的所谓正常爱情的真正原因。

丹尼尔·克雷格的007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特工,因为他过于冲动、有私心,同时又不总是能够遵守上级的命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只是一个有自我判断、有爱恨情仇、有过去也有未来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仅从《007》电影的类型成规来看,丹尼尔·克雷格的詹姆斯·邦德并不是那么完美,少了一些事了拂衣去的潇洒和浪荡子的多情,多了一些普遍人性中的软弱和温情。每个年代的观众都会讨论谁是真正的007,其实现在看来,每一任007的扮演者都展示了这个人物的一个侧面,而007硬汉柔情的这一面则通过丹尼尔·克雷格被复现在大银幕上。

三、作为系列产品的《007》电影

当然,选择丹尼尔·克雷格并非是《007》系列自9·11事件后做出的唯一调整。《007》电影可以说是制片人布洛克里家族经营的长期资产,当我们从产品的眼光看待这一系列电影时,能够明白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007》系列因为其主人公詹姆斯·邦德的身份特殊性,天然具备多种类型电影的特征于一身。从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开始,邦德在银幕上就被打造成为一个拥有特殊身份与高科技武器、西装革履、豪车美女环绕的成熟男性形象。这样的特工形象与我们以往印象中的试图掩饰自己真实身份的间谍完全不同,可以想见邦德在人群中看来更像是一个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精英。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看,围绕着这样一个人物,电影可以利用的类型要素就非常多元。动作、爱情、科幻,甚至色情都可以成为《007》系列的类型标签。

周铁东老师在《号脉电影》中对“类型创作”做个四个维度的解读,他说类型首先是一种创作方法,因为通过研究类型成规能够较为轻松地把握观众的趣味,为平衡“陈词滥调”和“新颖惊奇”打下基础;其次,类型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因为类型是影片最短的说明书,界定了影片的走向,向观众预告了影片的效果;再次,类型是一种工业属性,好莱坞的营销人员通过对影片类型的总结把握电影这种“心灵产品”的可复制性,也利用类型常规倒逼创作;最后,类型还是一种价值表征。类型的形成自有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土壤,特定时代的主流类型必然反映时代的人文环境特征。反之,主流价值观的混乱也会导致类型定位的纷乱局面。

如果说《007》系列最初是从冷战背景中长出来的一朵奇葩,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苏联解体,大时代政治环境的变迁,该系列是否还具备叙事的动力一定也曾困扰过制作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詹姆斯·邦德们仍然在世界上所有存在对立和分裂的地方执行着间谍活动,观众在影片中并不关心政治事件的真实性,他们更多地会把精力放在007的高科技武器还有和邦女郎的艳遇上。正如制片人芭芭拉·布洛克里在影片《皇家赌场》的纪录片中谈到他们剧作的成功秘诀,即复杂的故事加简单的情节点。

仅从丹尼尔·克雷格的五部《007》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相似的情节点设置:开片紧张激烈的动作追逐展现007的不凡身手,M下达主要任务揭示敌我双方的矛盾,Q展示先进的武器装备,邦女郎的介入导致剧情的反转或推进,007与反派角色的正面对决。复杂的故事有时是架构在恐怖组织策划的袭击上,有时是为了财阀权贵为控制稀有的资源,到最后一部《无暇赴死》则是少有的为了核心家庭的团聚做出的戏剧性努力。主情节点的饱满对应着不同类型为观众开出的保票,而故事则帮助观众更好地与主人公产生共情,让观众更加乐于接受程式化的情节点设置。

面对这样一个与平常人生活有很强距离感的题材,历任007从创作风格上都走的浪漫化路线,骑士精神和骑士文学对于影片有着非常强烈的创作指引作用。风流多情又强悍忠诚的詹姆斯·邦德在银幕上没有过多地展露出人物内心的丰富层次,更多的是以外部动力推进剧情,完成类型创作。但是2000年前后的《碟中谍》系列和《谍影重重》系列以及其他国际及地区的谍战类影片与《007》同台竞技,《碟中谍》系列的高科技装备与大场面的动作戏并不逊于《007》;《谍影重重》中对于体制的不信任以及近身搏斗的展现给谍战片带来了新的方向;香港地区的《无间道》、韩国的《共同警备区》等作品给谍战题材增添了更加现实的质感与间谍心理的刻画。面对同期同题材电影的挑战和冲击,《007》系列如果只满足于以往的制作模式必然会引发票房灾难。芭芭拉·布洛克里谈到她的父亲老布洛克里对《007》系列的看法,他说“每当电影遇到困难的时候,记住要回到原著中去”。

因此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007走上了更加现实主义的道路,人物小传中的内容成为影片剧情的推动部分,詹姆斯·邦德的内心活动成为影片着意刻画的组成部分。他有特工的身手,但是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特工们极易遭受的背叛、酷刑以及死亡。他与维斯帕的情感是复杂而真实的,也成为驱动他在后续影片中不断深入险境的内心动因。他也有了新的爱人,却因为遭到埋伏而质疑这段感情,但当两人多年后重逢才发自己有了孩子后,詹姆斯·邦德像一个普通的男人一样,为了保护妻女彻底退去了他的不死光环。丹尼尔·克雷格是一个性格演员,能够将原著中詹姆斯·邦德这个传奇特工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说他的参演是对这样一个符号性人物内涵的补充。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电影这一媒介的技术性特征,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电影视听语言的与时俱进重塑了旧有的剧情。电影具备艺术、文化属性,但其首要的特征仍是其商品性,怎么样把作品制作成产品,再包装成商品才能最终实现其作为作品的价值。因为只有被观众养活的电影人才是真正的电影人,而类型就是连接观众和资本的最佳方式。所以从过往007系列的起起伏伏却仍能每逢上映便引发全球性的观影热潮这一事实中,我们应该确认的是,不论时代的变化如何,007这一角色的基本人物设定不应该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具有标志性和市场号召力的符号,观众能够很快地识别出《007》的文化品牌,并持续进行消费。

007孑然独立地存在于世间,游走于正邪的交汇处,其男性魅力是武器也是盔甲,盔甲可以暂时地褪下,展露出一丝的真心,但是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他仍然不可避免地要退回他的盔甲中。正是这样宿命性的结局反衬出他偶一为之的感性,增添了人物的复合魅力。所以,丹尼尔·克雷格为《007》系列增添这诸多现实的气息在电影人物的塑造上固然是有功的,演员本人也因为《007》跻身超一线男星的行列。但是从系列电影的创作上来看,这样的处理是否会使《007》与《碟中谍》《谍影重重》系列一样陷入换角困难的境地还是有待后续的创作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克雷格邦德丹尼尔
流体力学之父——丹尼尔
邦德牛奶
“无暇赴死”后,半生风流的《007》丹尼尔为爱息影了
生命太短,没时间讨厌你(上)
克雷格确认再演《007》
信任一个贼
苹果公司涉嫌盗用创意被起诉
邦德语录
邦德系列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