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2-09-23 04:4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育人核心

傅 鹏

(江苏省扬州市仙城中学 225200)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建设学科核心素养,并成为课程编著及修订课程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明确各个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任务后,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在各学科具体教学中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中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在数学教育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难度加深,在教学中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汇其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顺利完成学科育人的目标作出积极努力.

1 核心素养养高中数学大单元设计概述

1.1 大单元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从某一学科中的一章或是一个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出发,根据章节中不同的知识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通过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开展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一组内容完整的学习过程.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学为基础,将知识点建立在一个整体框架之下,不拘泥教学顺序,系统的教授知识的方法.在整体教育观指导下对知识开展有序、系统、完整的规划,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立足于教材基础上,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整合,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对知识主线脉络整体把握,具有组织的规划教学.成为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新思路.

1.2 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包括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和数学运算六个方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为了保证单元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学科单元设计把握整体教学内容.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大单元设计与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有本质区别,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教学理念.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课程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心理情况、教材内容等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1.3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除要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育人理念外,还要顺应教师教育需要.为此应当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学科育人原则,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核心素养育人的根本,育人工作并非一门课程可以实现的,而是在各科教育教学中都要落实育人作用.所设计的教学方案首先要遵循育人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知识点挖掘育人元素,提升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重视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2)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标准下,强调学生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教师在任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其自身特长,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3)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的建立基于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解决学科重难点内容,基于科学引导,以问题导向、启示教育等多种途径,导入大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主动探索.(4)情境化原则,情景化教学原则是结合教学需要,设定情境获取某种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知识建构系统,教师教学过程重视多样性设计,课上引入一定情境,极大提升学生理解认知,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的解决数学问题,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

2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从不少高中走访中发现,不少学校虽然对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较为重视,但是大多数教师对单元教学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在教学中缺乏融入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行动.还有不少教师有过尝试,但未能改变学生的积极兴趣和教学效率,因此认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核验.现阶段部分高中数学教学形式传统,严重阻碍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的影响,究其原因教师思想守旧,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单纯依靠教学经验完成知识传授工作.与此同时,缺乏对高中数学知识系统、综合的分析,未能处在学生认知能力水平上看待教学工作,加之迫于高考压力,让不少教学方法的实践搁置不前,教师无法权衡学生兴趣与教学效果的平衡点,很难满足对教学方式的更新,对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组.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设计策略

3.1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单元主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做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以确保数学教学方向,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教学目的.高中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研读课程标准及高考题型,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研究教学内容,一线教师有许多接近学生的机会,在教学中能最先发现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根据学生心理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合作教学选择单元主题,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共创合作教学氛围,增加与学生交流探讨,收获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在过程中虚心接纳学生给予的教学意见,与学生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选择适合的大单元教学主题,是依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尝试,深度剖析课程标准中的育人点,把握教材中核心知识结构,把所要讲解的知识整体串联,打通必修材料及选择性必修材料,实现教学工作统筹重组.

3.2 确定教学要素,制定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通常会有一条主知识线牵引,把一定的数学概念、命题形式、分析思路、解题方法统筹起来,在一连串的知识结构搭建上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将看似无序的零散知识有效串联成有序整体,使得知识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认识更加深刻.我们在大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前,需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活动设计等因素.

3.3 设计教学活动,坚持核心素养导向

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趣,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下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学生从抽象到直观,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理清数学知识本质上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积极思考研究数学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等比数列教学中,教师研读教材《数列》单元教学重点,准确提取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重点内容,并融入数学核心素养开展教学.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列的概念,学生会觉得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创设等比数列教学情境,设计关联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等比数列,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教师利用图1引导学生,回顾如何类比一般函数的研究顺序,对一般数列进行研究?从定义出发研究通项公式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在交流中联系数列知识,形成准确完整的认知.

图1

3.4 增加评价反思环节,巩固核心素养引导

增加反思与评价环节,是实现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反思本堂课设计流程,回顾课题引导至课后小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并比对其他教师的课堂设计,或者面向同学发放调查问卷,同事评课反馈等,不断总结教学中的优缺点,从而正确认识到自身教学水平及能力,反思过程更好的验证理论与实际效果.开展评价反思环节,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反思教学中的学生参与过程,学生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设定是否践行新课程标准和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是否运用核心素养目标发挥育人功能.再次,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是衡量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的实效性,也是判断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建立多维度评价方式收获教学反馈,逐渐成为继考试检测方式之后,又一个系统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运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效果还要注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面临新一轮高考新政策,如何实现数学学科育人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深思.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是基于教学内容全局意识下,探索教学内容设计路径,旨在发挥大单元教学思想优势,通过单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认识,融会贯通有效把握教学重点,有效解决因知识点过多让学生无从下手,理不清头绪的局面.教师推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还应当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更多的单元教学案例,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育人核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