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无痕修复:实操手法的继承与探索

2022-09-23 20:54
收藏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苯环器物技艺

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当古陶瓷品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的资金角逐之标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复技艺就应运而生了。到20 世纪40 年代,这些手工艺人中的佼佼者,损坏器物经他们之手修复,连收藏者本人亦不能辨别损坏的部位。

这种技术,在我国被称为“无痕修复”,或者说是“商业修复”技术。笔者认为这个措辞有点极端。“无痕”是相对的,只是在一定的距离上不可见,这属于客观上的不可见;抑或是修复部位极为细小,器物本身过于庞大,目力照顾不及,这属于主观上的不可见。

因此,国际上称之为“不可见”修复——“invisiablerepire”。笔者认为这个定义更贴切。涵盖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不可见。

我国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这个行业历来师徒口手相传,更无人为此著书立说促进推广。多年来,笔者出于个人所喜好,四处求师访学—拜山东济南无痕修复师、济南市非遗传人王春发为师。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努力摸索一些新工艺,并取得了可喜进展。个人努力终究有限,笔者把这些年的收获和学习体会,整理成文。以飨喜爱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同好。修复技艺实操性强,凭感觉凭经验,这是不同于理论研究的关键之处。

古瓷的修复,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清洗、粘接、配补、打磨、纹饰四个大的步骤。一件岁月沉淀的古器物,必定积累了极其顽固的污垢,洗不干净,底层工作做不好,后面的工序无论如何补救,都救不回来。

古瓷的断茬部位,一般会沁入土壤中的铁锈,先要除锈,露出洁白的断茬,才有利于粘接。用双氧水或者草酸,浸泡断茬的部位,有时候要一周,甚至数周,才能把积累几百年的铁锈去除。遇到顽固锈渍,还会用到超声波清洗机,加热浸泡。

洗干净的标准,是尽可能恢复到刚摔坏时的样貌。这时就可以着手拼接。拼接的原则是,先粘大块,再粘小块。先拼大块,能把散架的碎片合拢为大框架。

断茬对接的边缘要找寻得极为准确。要用指节横划瓷片,看看两片断茬高低在不在一个平面上,继而判断出接古陶瓷无痕修复:实操手法的继承与探索□ 李晓光骨有没有错位。这是需要反复体会,有时断茬会给你错觉,以为总是对不上,其实已经对接。这是调动触感,用心灵在判断。

断茬拼接好,马上用透明胶带或者热熔胶,迅速固定位置,这时就需要两个人操作。要一个人专门用热熔枪在拼缝上打锯钉,这是一种比喻,横扒的热溶胶,就像古时候修瓷人打的锯钉。

热烫的锯钉打完,要待一天锯钉完全固化以后,才能打胶。这就是正式的粘瓷器的胶了。这种专业的修复胶叫爱劳达2020,英国亨斯曼公司专为玻璃修复而研发,也是双组份的环氧树脂胶。

耐老化是古陶瓷修复界选择材料的重大难题。环氧树脂胶,因为分子式里有六边形的苯环,这个环,是环氧的“环”字得名的来历。苯环起到粘胶结构性强度,但是这个苯环,会有共价双键的原子结构。电子会在这个苯环上迅速移动。世间万物都暴露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苯环上的电子,遇到紫外线能量,为了保持自身不腐朽,电子会产生“跃迁”,“跃迁”的过程中,携带的能量会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这便是古瓷鉴定中,用紫光手电照射下修复部位会发出荧光的原因。如果经常遭到紫外线照射,频繁地放射电子能量,器物化学结构迅速衰减,表现为黄变、老化。

爱劳达2020 这种专业修复胶,毕竟是环氧树脂,也会黄变。这种胶如用在佛像、木器、青铜器上,黄变不易察觉,就不是问题。古瓷尤其是青花瓷,白色的器物,稍有黄变就会很突兀,这也是古陶瓷修复难度较高的一个原因,不仅挑手艺,也挑使用的材料,很多都是秘方,不外传的。

爱劳达2020 的粘度很低, 以100 度为最高粘度,2020 只有15,算是低粘度胶。渗透性非常好,顺着拼接的缝隙流进去,静置24 小时之后,最多3 天以后,胶就可以固化。但是,双组份的胶,要严格按照比例调和。如果搅拌的工具和手法不到位,两种成分的化学反应不到位,一些没混合到位的多余树脂,就会一直保持着半干状态。修复的每一步骤失误,都会前功尽弃,甚至修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瓷器碎裂,总会有一些破片会丢失,这就需要补缺。粘好已有部位后,就进行补缺。如果是正圆形的器物,比如盘子、碗、瓶子,圆形的缘故,可以在完好的部位制做模子,再把模子转到缺损部位,把填充物浇灌或者涂抹到模子里,待晾干后,拆掉模子,新补的部位就做好了。

首先,借用牙科翻模用的红蜡片,蜡片选1.5 毫米厚的。用电吹风机吹到发软,以修一个碗为例,迅速贴在碗边上,碗的里边和外边都要做模,以做内模更重要,因为碗的内圆是球形的凹面,一旦形状不准,打磨找平起来非常困难,经常会导致修复的失败。外模是球形的凸面,用手方便,形状不准也好打磨。因此内模制作的贴合度要求很高。内外模之间还要留下拼缝,待之后灌胶用。

配补的材料,一般用粘接用的胶,搀和填充料。填充料可以用汽车腻子粉、滑石粉、玻璃微珠等,因人而异。把这些填料与2020 胶混合在一起,搅拌成黏糊糊的膏状物,再用瓦匠铲子抹到缺口部位,涂匀了,就盖上外模,打上一层锯钉,把模具和碗粘在一起。等待配补物晾干。

配补晾干以后,雪白的配补物,就把瓷器的缺口补上了。接下来,用各种打磨工具,把配补的部分打磨光滑。期间要用刀刮,钢锉去锉,最后是砂纸,还要分目数,从低到高,越来越细。

走到这一步,造型算是完成了,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部,找平。尽管用砂纸打磨已经十分完美,但是用手摸还会有接缝的感觉。

这时,用汽车漆调色成瓷器的白色,喷涂在配补的表面。这里面有很多高技术成分,比如,借用了汽车补漆行业的专用工具。电动制气气泵,用于给喷笔制气。用高精度的喷笔,把调好色的漆,喷到配补部位。就像给汽车补漆一样。汽车漆,可以根据色卡,用电脑配色。

但是瓷器修复,只能靠人眼调色。这对人的颜色感知能力要求非常高。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发现,人眼不如机器。还要用测色仪测一下,防止肉眼辨别不到的差距。

中国的青花瓷,表面上都是白色胎,实际上白与白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每调一次色,都要用喷笔喷在器物表面上,看看色差如何。如果天生色弱,或者色感知能力偏弱,调色过程就会很辛苦。有时候还用到色卡,就是立邦漆专用的那种色卡。

调好色以后,需要用喷笔制作与器物原装部位的过渡,行话叫“接色”。说起喷笔,修复行当又引入了模型玩具行业的工具。笔者所使用的喷笔,是世界级的超细喷嘴喷笔,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化学溶剂清洗保养。喷涂时,油漆和稀释剂,要反复调节,才能保持油滴雾化最佳。这样补漆的颜色才能与周围瓷色过渡均匀。

找平的油漆反复喷涂,隔一天固化以后,还要用细砂纸精细地打磨,反复多次,也要花不少时间。待到用任何手指抚摸,均摸不到配补部分的高低差,找平工作才算完成。

这时,最后一道工序才算来临——青花瓷上的纹理。以往的老师傅绘制青花的纹理,用勾线笔绘画。青花的蓝色花纹,会在瓷釉的气泡叠加中,与周围的白胎有颜色过渡的视觉效果。如果用筆涂,笔迹的边缘是生硬的,无法做出自然的过渡。用喷笔喷涂,手部的颤抖,会使线条歪歪扭扭。

如何克服这个行业难题?笔者摸索出新方法。利用打印机,把经过电脑处理过的花纹,喷绘在转印纸上,再把转印纸贴在修复部位上。打印机的分辨率,能达到5000dpi,极为精细的颜色过渡,打印机也能模拟出来,机器强于人手。具体操作工艺,极为繁琐,限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呈现细节。笔者只把修复前后的图片附上,效果好坏,修复结果自己会说话。

本文所介绍的修复方法和材料,是在学习济南文物修复师王春发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也是近几年笔者的一点学习体会。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回顾古陶瓷修复技艺一百多年来的发展,修复技艺每前进一小步,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以及无数汗水与挫折上面的。每一天,每一次修复,都站在技艺的前沿上。如今,修复用的溶剂毒性偏大、修复材料不可避免地黄变,这些问题并未解决。展望未来,笔者今天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修复研究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古陶瓷修复技艺问题,有待众多学者专家持续探索。

猜你喜欢
苯环器物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对苯环上一元取代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系统分析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Z型三叉树多肽聚苯环系统的Hosoya指标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