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旧藏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

2022-09-23 06:22吐送江依明阿不都日衣木肉斯台木江
敦煌学辑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回鹘敦煌研究院残片

吐送江·依明 阿不都日衣木·肉斯台木江

(1.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2.敦煌研究院 敦煌文献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

一、概述

图1 德藏Mainz 864 (采自http://turfan.bbaw.de/dta/mainz/images/mainz0864_seite1_detail1.jpg)

德藏本:

德国普鲁士皇家探险队哥伦威德尔(Albert Grünwedel)和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等人1902至1914年间吐鲁番以及周围地区进行的四次考古发掘。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是德国探险队带走的文献之一。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德藏部分的研究早在1908年已经开始,德国回鹘学专家缪勒(F.W.K. Müller)在1908、1910、1920、1931年出版的Uigurica I-IV《回鹘学》四卷本中对部分残卷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包括文献解读和德文释义。(3)Müller, Friedrich Wilhelm Karl, Uigurica III. Uigurische Avadāna-Bruchstücke (I-VIII). Berlin , Abhandlungen der Preuβ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20, phil.-hist. Kl., Nr. 2.

俄藏本:

中国藏哈密本:

另外,耿世民于2008,2009和2010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喀什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发表了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哈密本残卷研究(1~5)的5篇论文。(11)耿世民《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5)》,《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第301-307页;耿世民《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4)》,《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52-55页;耿世民《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哈密本残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1期,第 132-138页;耿世民《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3)》,第140-144页。

中国藏敦煌研究院本:

敦煌研究院旧藏两叶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尚未有相关研究,本文对其进行释读和整理研究。

二、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

敦煌研究院所藏敦煌文献相关图片和目录已在《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遗书目录》(12)刘忠贵、施萍婷《敦煌研究院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遗书目录》,《文物资料丛刊1》,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54-67页。和《甘肃藏敦煌文献》(13)施萍婷、邰惠莉《甘肃藏敦煌文献》1-6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公布。敦煌研究院藏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及研究成果收录在彭金章、王建军编三卷本《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14)彭金章、王建军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1-3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2004年。中。敦煌研究院藏还有一部分文献尚未全部公开。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献编号主要以“敦研”和“D”开头,其中D开头文献主要是老一代敦煌研究人员或当地名人收集并捐赠给敦煌研究院的。敦煌研究院旧藏敦煌回鹘文文献研究成果近几年陆续公布,主要由耿世民、张铁山、皮特·茨默(Peter Zieme)和崔炎等学者进行研究。经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敦煌研究藏回鹘文文献主要出自回鹘文《华严经》(15)耿世民《回鹘文〈八十华严〉残经研究》,《民族语文》1986年第3期,第59-65页。《圆觉经》(16)张铁山、皮特·茨默《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圆觉经〉注释本残片研究》,《敦煌研究》2015年第2期,第97-101页。Zhang Tieshan, Peter Zieme, Further fragments of the commentary on the Yuanjue jing in old Uighur from Dunhuang ,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 Volume 73, 2020, pp. 439-450。《阿含经》(17)张铁山《敦煌研究院旧藏两叶回鹘文〈阿含经〉残片研究》,《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1期,第6-11页。《增一阿含经》(18)张铁山、崔焱《敦煌研究院旧藏三叶回鹘文〈增壹阿含经〉残片研究》,《民族语文》2020年第1期,第3-10页。《悉谈章》(19)张铁山、皮特·茨默《敦煌研究院旧藏回鹘文〈悉谈章〉残片研究》,《民族语文》2021年第6期,第106-111页。等佛教文献和回鹘净土信仰相关文献(20)Zhang Tieshan, Peter Zieme, Two Old Uigur Fragments from Dunhuang connected with the Pure Land Belief,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 Volume 71(3), 2018, pp. 253-261。。

敦煌研究院藏《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由D0746-1(尺寸为5cm×10cm)、D0746-2(尺寸为18cm×25cm)、D0746-3(尺寸为11.5cm×18.5cm)、D0746-4(尺寸为12cm×6cm)、D0746-5(尺寸为12.5cm×8.8cm)、D0746-6(尺寸为9.5cm×9.5cm)和D0746-7(尺寸为4cm×3cm)等7叶残片组成。D0746-A-2为正面,D0746-A-1为背面。D0746 号回鹘文残片,原来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上写着D0746(残经一包),其实里面不仅有回鹘文残片,还有汉文残片,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研究人员整理时觉得这几件能拼合在一起。因此,把这七件残片留在前辈编的D0746号,其它的回鹘文残片和汉文残片共26 片,另给编了新号。7叶残片位置如图2。

图2 残卷拼合图(作者自绘)

图3 德藏U1025 正面

图4 德藏U1025 背面

图5 黄文弼90号图(采自《吐鲁番考古记》,第105页)

图6 黄文弼91号图(采自《吐鲁番考古记》,第106页)

三、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释读

本段出自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第四章(妄语äzüg äzüglämäk)中,是释尊提问弟子关于谎言的问题,并提出说谎话的坏处,弟子表示愿闻其详。本章由《迦摩沙波陀王(斑足王)与须陀素弥王》《金色牝鹿》《金色牡鹿》等三个佛教故事组成。敦煌研究院旧藏回鹘文部分出自第一个佛教故事《迦摩沙波陀王(斑足王)与须陀素弥王》。

《迦摩沙波陀王(斑足王)与须陀素弥王》的主要内容:贝纳勒斯(Benares)有王名曰梵施Brahmadatta,一日梵施王骑马入林,为一雌虎引诱,不能自持,遂与之媾和。雌虎产子,子性粗野,故起名曰迦摩沙波陀Kalmāsapāda,乃斑足之人。梵施王崩,迦摩沙波陀即位。迦摩沙波陀王有一庖厨名曰摩伦迦Malunkya。因一日未有肉食奉于王,忧自身性命不保,遂杀亲子,取其肉,烹之,献于王。王食之大悦,命摩伦迦日日烹煮人肉以供享用。摩伦迦遂于街角掳杀小儿,为王制馔。日久,满城哀嚎,权贵百姓共商对策,捉摩伦迦。摩伦迦供认不讳,众人逼宫,迦摩沙波陀王遁走至喜马万山Himavant山侧静修林Tapovana中,以飞鸟为食。后两肋生翼,竟可于空中飞翔。迦摩沙波陀王涂炭生灵无数,实为飞行罗刹。为助迦摩沙波陀王脱离险境,有婆罗门祭司献计,令王捉百位王公,以血为祭。王获九十九人,遗一人。

转写和译注:

本文献以回鹘文佛经体(楷书体)书写,体现出早期回鹘文的特点,这一点明显区别于敦煌研究院藏其他草书体回鹘文文献的书写特点。文献由多个残叶组成,D0746正面(图7)写有21行,背面写有21行,共42行。残卷末尾几行有残缺,部分内容根据上下文和其他版本得以补充。本版本的文字和词汇的运用与吐鲁番出土版本大致相同,部分词汇的使用区别于其他版本。译自吐火罗语的回鹘文佛教文献年代比其他译自汉语的佛教文献更久远,在文字的使用上得以体现。如:本抄本中不出现d和t, s和z 等字母的交替情况。

缩略语说明:/// 表示残缺的或无法识别的字母;( )表示根据回鹘人的习惯不写的,后来填充的字母;[ ]根据上下文补充的词汇;… 无法翻译的内容;<表示来自某一个语言;? 表示有疑问或不能确定的词汇。Chin. <汉语,Skt.<梵语,Sogd.<粟特语,Toch.<吐火罗语。

D0746 正面

1. üngür aγïzïn bäkläti(21)对应: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年,第106页,图91正面第12行。. ötrü

2. k(a)lmapašte(22)Kalmāsapāda 迦摩沙波陀王(斑足王)。eligning yüzkä taqï

3. bir bäg ägsük ärti. ol tïltaγïn

6. bizing umuγumuz ïnaγïmïz

8. yolïnta(24)对应: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第105页,图90背面第1行。yorïyur ärkän

9. matyadeš ulušta sutasome

10.atl(ï)γ elig bäg ärdi. öz körkin

11. äzrua t(ä)ngri inmiš täg tözün

12. yumšaq törülüg toquluγ köni

13. kertü savlïγ ärdi. ötürü ol äd[gülüg]

14. sutasome atl(ï)γ elig beš törlüg

16. qïrqïnlarïn tägrikläp devapušp

18. ünti. anta ötrü sutasome elig

19. suvqa kirgülük tonïn kädip lenxu-(25)对应:U1025 seite 2 第4行。

7. [ ]γnïng altun önglüg qïrtïšï

黄文弼 91号图 (图6)

1. [ ]

2. [ ] ünin bir ikinti ///

3. [ ] büdiyü kälip sutasome

4. [ ] ärdi. suman /// ///

5. [ ] /// KY täg ïnaru bärü itišip

7. boyunïnga yarmanïp ämigläri üzä

译文:

1 封闭了洞穴口。然后2 迦摩沙波陀国王(祭祀的)一百个人中3还缺一人(王公)。因此4他飞向上天5之路。彼时,6我们的希望和庇护7释迦牟尼菩萨8于菩萨道上漫步,9在中天竺有名叫须陀素弥10是国王。他的长相11就如梵天的后裔一般高贵12而温和,遵循佛法,13言语准确而真实。从前,这贤惠的14须陀素弥国王,在五种15优美的旋律中的后宫里,被温柔的16妃子们包围,前往名叫Devapuspa17的果园去浸浴。18然后须陀素弥国王19穿上浴袍20-21和温柔的妃子一并(进入)以花朵为装饰的冷水泉里。U1025 seite 2 6-7 ……的金色皮肤…… 黄文弼 91号图 1-7 (温柔的妃子们用可爱的)声音互相(欢呼),跳舞走到须陀素弥国王旁。suman花……一样相互推搡,……看见眼带微笑的大眼睛,搂着(他的)脖子。

D0746 背面(图8)

图8 D0746 背面(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提供)

1.ämigläri(27)对应: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第106页,图91正面第7行。üzä itdilär. bu muntaγ

2. amranmaqlïγ äsürtgü suvušïn

5. sutasome elig tägräsintä bütidi-

6. -lär. ötrü anta adïn

7. bir qarï brman aqru

8. aqru mangïn yorïyu yuul

9. q(ï)dïγïnga kälti. braman-

10. -ïγ körüp elig bäg aγïr ayaγïn

12. arïp sönüp nä tïltaγïn kältingiz.

14. [al]un yartmaq berimim bar. ol

16. manga ärtingü tar ol. birök tünlä

17. yatduqta ütin odunup berimimin

18. saqïnsarm(ä)n, anta oq könglüm

19. yüräkim sïqïlïp tangïlïp quruγ qovuq

20. sögütnüng öz........lig

21. örtinä örtänür..........

译文:

第四卷六 1……用胸部推挤(他)。这2醉人的爱情琼浆3使其更加陶醉,4并展千姿百态,5于须陀素弥王周围起舞。6其后一陌生婆罗门老者缓7慢行至溪8-9边。国王见婆罗门对其言:10 尊师您自远方11不辞辛劳何故来此?12-13 婆罗门如是说:我负债五百金币。14-15故此,彼广阔世界于我窄小狭隘,我每每夜晚16睡下,便尖叫着醒来,对负债牵肠挂肚。17-18这时我便忧心忡忡难以纾解,干枯的空心19树…… 20在火中燃烧……

须陀素弥的王的故事在《贤愚经》卷十一无脑指鬘品,《大度集经》卷四普明王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护国品第五,《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杂譬喻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四中有相关记载,单语言和内容更接近于《贤愚经》。《贤愚经》对应的部分(29)《贤愚经》卷11,《大正藏》,第4册,第426页第3-7行。:

王言。10有何高徳即時飞腾。11往欲取之。值

须陀素弥。将诸婇女。晨欲出城至园洗浴

道见娑罗门,从其乞匂。王语婆罗门待我

洗还,当相布施。王既到园,入池中洗。时罗

刹王,飞空来取,担到山中。须陀素弥。愁忧

注释:

2. üngür aγïzïn bäkläti: 封闭了洞穴口。üngür 洞穴、洞窟;aγïz 口、嘴;-in 宾格后缀; bäklä- 封闭,保持,守护;-ti 过去时后缀。

3. ötrü k(a)lmapašte eligning yüzkä taqï bir bäg ägsük ärti:然后迦摩沙波陀国王(祭祀的)一百个人中还缺一王公。K(a)lmapašte elig:迦摩沙波陀国王,梵语为Kalmāsapāda。《贤愚经》十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杀害普明王之恶王名。据本篇故事前面的内容,为助迦摩沙波陀王脱离险境,有婆罗门祭司献计,令王捉百位王公,以血为祭。王获九十九人,遗一人。elig 国王,-ning属格后缀。yüz 一百,-kä向格后缀。taqï 还,更,再;bir 一,bäg伯克,官。ägsük:缺少,ärti:är- 常见的回鹘语助动词,表示是、存在等意。-ti 过去时后缀。

4. ol tïltaγïn:因此,所以;ol 他、它、那;tïltaγ 原因、缘由。

5. yana ök:yana 再,有;ök 强调语气词

7. yorïyur ärkän:当行走的时候。yorï- 行走、漫步;-yur 未完成形动词后缀。ärkän 当……的时候。

9. ol üdün:这时、此时。ol 他,她,它;那。üd为时间,对应Skt. Velā;üdün 次、时刻,时间等意。

10. oq/ök:强调语气词。

13. sutasome atl(ï)γ elig bäg:名叫须陀素弥的国王。须陀素弥或须陀摩王、译言普明。《智度论》四曰:“昔有须陀须摩王,持戒精进,常依实语。晨朝乘车欲入园游戏,时有一婆罗门来乞施。王曰诺,待我出还。入园游戏时,有两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飞来,捉王去。至所住山,置于九十九诸王中。须陀须摩王涕零如雨。鹿王问言:汝何以啼如小儿?王言我不畏死,畏失信于婆罗门。王语其所以,鹿足王放之使还。约过七日来还,王还国,布施婆罗门,立太子为王。过七日,欲至鹿王所。国民叩头留王,王说偈曰: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为大人,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如是思惟至鹿足王所,鹿王见之叹言:汝为实语人。尔时王赞实语而呵妄语。鹿足闻之,起净信,放还王及九十九王。”此事酷似仁王经所说普明王为班足王所捉,请七日犹豫,还国设仁王会之因缘。因而天台以为智度论之须陀须摩王,即仁王经之普明王。止观二曰:“须陀摩王,失国获偈。”(3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第2245页。

14. elig bäg:elig bäg为对偶词指国王。el 国家,-lig从名词构成名词或形容词后缀,表示拥有,具有等意。 bäg:官、官员,伯克。

15. körkin äzrua tängri inmiš täg: 就如梵天的后裔一般。äzrua梵天、来自粟特语’zrw’指摩尼教至高无上的神;佛教中至高无上的佛,对应Skt. brahmā。佛教宇宙论中的一类佛。inmiš täg如下凡人间一般,in- 下、下来,下凡;-miš 完成形动词,täg 如……一般,现代维吾尔语作相似格。

16. tözün yumšaq: 对偶词意为高贵而温和。tözün 高贵的;yumšaq 温和的,软的。

17. törülüg toquluγ: 对偶词意为遵守佛法的。törü 道德,佛法、法律,指令,教义,礼仪,传统,庆典等意。toquluγ 端庄的,符合佛法的。-luγ/-lüg : 从名词构成名词或形容词后缀,表示具有、拥有等意。

18. köni kertü savlïγ: 言语准确而真实的。köni kertü 为对偶词表示准确的,真是的。sav 言语、话语,话,-lïγ从名词构成名词或形容词后缀,表示具有、拥有等意。

20. küntäki:后宫。

22. tägriklä- :围绕、环绕。

25. suvqa kirgülük tonïn kädip: 穿上浴袍。kir- 进入、入内,- gülük 未完成形动词后缀。ton 袍子、衣服、长袍,-ïn 宾格后缀。käd- 穿、穿上;-ip 副动词后缀。

27. [ ]γnïng altun önglüg qïrtïšï:金色的皮肤,altun önglüg 金色,qïrtïš 肌肤,肤色。本段出自U1025 seite2(图3) ,曾由威肯斯进行研究。

28. [ ] ünin bir ikinti ///:...声音相互(呼喊) 本段出自黄文弼91图(图5),由威肯斯Wilkens进行补充。ün 声音,-in工具格,表示用……,以……等意思。

29. suman:一种花朵,来自梵语 sumana。

31. boyunïnga yarmanïp:搂着脖子;boyun 脖子,yarman- 搂,攀登。

32. ämigläri üzä itdilär: ämig 胸部,乳房;üzä 为后置词,用、通过、以等意思;it- 推,-dilär 动词过去时后缀第三人称复数。

33. amranmaqlïγ äsürtgü suvušïn: 醉人的爱情琼浆。amranmaqlïγ 肉欲、欲望,贪婪。äsürtgü 令人陶醉的,让人醉的。suvuš 令人陶醉的饮料,让人醉的饮品。

34. artuqraq äsürtüp: 更加陶醉,artuq 多于的,-raq形容词比较级后缀。äsürt-üp使陶醉,-üp 副动词后缀。

37. ötrü anta adïn bir qarï brman aqru aqru mangïn yorïyu yuul q(ï)dïnγïnga kälti:然后一个年老的婆罗门缓缓地走到水池旁边。qarï brman 年老的婆罗门,brman 婆罗门来自梵语 brāhmaa。aqru aqru 慢慢地,缓缓地。mang-行走 -ïn工具格。yorï- 行走,-yu副动词。 yuul q(ï)dïγïnga kälti 走到水池旁,q(ï)dïγ 岸边、边缘,边界;-ï 第三人称所属后缀,-nga方向格。käl- 来,-ti 过去时后缀。

38. uluγ baxšï ïraqtïn arïp sönüp nä tïltaγïn kältingiz:尊贵的法师您从远处如此疲倦什么原因来到这里。uluγ baxšï 尊贵的法师,uluγ 大、伟大,baxšï 博士、法师,来自汉语博士。ïraq 远处、远方,-tïn从格。ar- sön- 对偶词,疲倦、疲劳,-ïp/-üp 副动词后缀。nä tïltaγïn 什么原因,nä 因为代词什么,tïltaγ 原因、缘故,对应Skt. hetu;-ïn 工具格后缀。käl- 来,-t- 过去时后缀,-ingiz 人称词尾第二人称。

39. beš yüz altun yartmaq berimim bar:我负债五百金币。beš yüz 五百,altun yartmaq 金币;berim 债务、债款,来自动词ber- 和名词领属后缀第一人称-im;bar 有。

41. birök tünlä yatduqta ütin odunup berimimin saqïnarm(ä)n:我每每夜晚睡下便尖叫着醒来,对负债牵肠挂肚。birök如果,即使,但是。tünlä 夜晚,常以tünlä küntüz 形式出现表示黑夜和白天。yatduqta 当躺下时,yat- 躺下,-duq 形动词后缀,-ta位格后缀。ütin 尖叫着,喊叫着,üt- 尖叫,鸣叫。odun- 醒来,-up 副动词后缀。berim 债务-im 名词领属后缀,-in宾格后缀。saqïn- 想,思考,-ar 未完成形动词,-m(ä)n 名词领属后缀第一人称。

42. anta oq könglüm yüräkim sïqïlïp tangïlïp quruγ qovuq sögütnüng:这时我便忧心忡忡难以纾解,干枯的空心树……。anta oq 就在这时,anta 然后、从那以后,oq 强调语气词。könglüm yüräkim 我的心我的心脏,köngül 心、心灵,yüräk 心脏,-üm/-im 名词领属后缀第一人称。sïqïl- tangïl- 感到沮丧、悲伤,-ïp 副动词后缀。quruγ qovuq sögütnüng 干枯的空心树,quruγ 干枯的,qovuq 空心的,sögüt 树,-nüng 属格后缀。

43. örtin örtänür:在火中燃烧,ört 火焰,-in 工具格后缀, örtän- 燃烧。

四、结语

图9 德藏U1704 回鹘文草书体读者题记 (采自http://turfan.bbaw.de/dta/u/images/u1704seite2.jpg)

猜你喜欢
回鹘敦煌研究院残片
英藏西夏文《庄子》残片考释
俄藏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七叶释读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两则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残片考释
时光残片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动词的式范畴
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片
关于回鹘文书中几个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