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传播学视阈下艺术加工与创作原型的关系考索

2022-09-27 02:00胡卡妮
电影评介 2022年6期
关键词:寻子现实生活信息

胡卡妮

《失孤》(彭三源)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上映之时,因直击社会痛点的寻子题材,以及刘德华、井柏然等偶像明星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时隔多年,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度吸引了不少流量,这是因为剧中主人公原型郭刚堂终于寻子成功。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巧妙叠加,不免让人生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叹,影片因此有一个更具戏剧性的“续集”。

“真实事件类改编电影是对社会焦点问题的艺术化反映,不仅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且能助推社会的变革。”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通过信息传播对现实生活进行反哺。时间横跨6年,《失孤》及其“续集”以寻亲为主题,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网络,反映了当代社会传播的多元化与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面对社会痛点的群体焦虑与温情,有力凸显了和善之美,彰显了公义力量。

一、《失孤》寻子苦旅中的融合传播

人类历史上信息传播活动有五次巨大变革。第一次是语言的诞生;第二次是文字的诞生;第三次是印刷术的诞生;第四次是电磁波的应用;第五次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失孤》的剧本参考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故事,通过几个具象化符号来延伸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构建起一个寻亲的立体传播网络,讲述了三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一)海报是执着寻子的具象表达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张寻人启事。母亲无助地向人群发放着这些寻人启事,这张寻找女儿的传单被贴上电线杆、广告箱。这是一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遇见,获得信息的交互。就如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专用于朝廷文书和消息的传达),信息传播有赖于实物的寄托,靠的是人物、车马和信鸽等载体的实际流动而实现。

“邸报”是点对点的传播,跟随摩托车流动的海报,则是以一个点对更大未知领域的传播。为了扩大传播范围,电影的主人公雷泽宽(刘德华饰)将那个母亲寻人启事制成一张海报,与自己的寻子海报一起插在摩托车上。到这里,摩托车上有了两张海报。在福建,雷泽宽偶遇了从小被拐卖的年轻人曾帅(井柏然饰)。两人一起踏上了寻亲的道路,摩托车上又多了一张寻家海报。

三张海报代表三个故事,随着摩托车的行驶在公路上交织铺陈。《失孤》是一部公路电影,通过公路背景的延伸,搭建戏剧结构,产生戏剧冲突,完成人物的性格塑造与生命体验。在路上,有田野山谷的美景,风餐露宿的困境;也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愉悦,以及寻而不得的痛苦煎熬。无论怎样的艰难,有一个坚定的念头支撑雷泽宽一直走下去:“不管他在哪里,我都希望他知道爸爸在找他。”这个信念具象为摩托车上的海报。因此,雷泽宽会小心翼翼地缝补海报,会在拮据的支出中首先把海报打印好,会带着三张海报风雨无阻地走天涯。

海报作为影片中一个鲜明的符号,综合运用了文字、语言、印刷术等传播手段。漫漫长路,摩托车覆盖的地域相当有限,海报这样的信息传播手段也相当低效,但它较好地完成了电影赋予的使命,将三个故事相互串联,同时也是主人公“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寻子的最具象表达。

(二)网络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电磁波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最明显的标志之一。电视、手机,以及电脑等构建的信息网络,突破了传输的时空局限,让传播更加多元融合,也更为高速高效。影片中的不少细节体现了网络传播的特征,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无形的手”。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在寻找女儿的故事中,传单上的最后一句话便是:“你每转发一次,都可能给她一份希望”。在寻找父母的故事中,曾帅一直在网上搜索儿时记忆中“铁索桥”。但是,海量信息也有局限性,曾帅抱怨为什么网上有“17万张铁索桥的照片”。在信息爆炸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无序与过载,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有效。其次,网络传播具有引导性功能。随着手机、网络和电话功能性的充分释放,雷泽宽骑行的方向也总是依赖于网友、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再次,网络传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得知曾帅在网上提供的信息并不充分之后,雷泽宽第一时间更新了信息,让信息得以更加精准的匹配。最终,曾帅找到了家,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同样,另一个故事也通过网络传播划上了句号。一个年轻人通过手机照片的比对发现了小女孩并报警,警方成功地将小女孩从人贩子手中救出。

三个故事,有两人成功回家。从一个侧面说明,由技术革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变革,让信息传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形成了分秒必达的传播速度,以及越来越紧密的信息交互,也让寻亲成功在茫茫人海中成为可能。

二、“续集”中影视传播的社会功能

山东聊城人郭刚堂是雷泽宽的原型人物。从1997年孩子被拐,到2021年寻子成功,他24年内骑坏了10辆摩托车,行程超过50万公里,却从未停下脚步。2015年,《失孤》上映,将郭刚堂带到了聚光灯下。2021年,他的一家团圆成为舆论热点,又将电影拉回人们的视野。《失孤》剧组回应:这是电影最好的结局。实际上,如果把电影的结局延伸到现实生活,影片还远未结束。

影视作品除了给人以审美享受之外,也依托其媒介传播属性产生社会影响。这些年,《失孤》《亲爱的》《等着我》等影视作品,围绕打拐寻子的社会痛点进行发现、解剖与反思,不断反哺着现实生活。央视节目《等着我》定位为大型公益寻人栏目,获得包括民政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公益组织、公益明星、热心志愿者和广大观众群的支持。其寻找范围更广,包括亲人、朋友,以及恩师等,其中打拐寻子在节目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既有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又有主流舆论的强大支撑,还有广大志愿者和观众群的热心支持,充分展现出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辅相成。《等着我》的成功不言而喻,也帮助了大量家庭重享天伦之乐。

“宣传得越大”正是郭刚堂成功的关键。个人的不懈努力与电影的推波助澜,让郭刚堂成为凡人英雄,也获得了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更大的帮助。2021年,公安部“团圆”行动将该案被列为挂牌督办案件;7月,公安部新闻发布会通报,通过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公安机关通力协作,成功找到郭刚堂的儿子。作为打拐寻子的典型,他的一家团圆饱含了无数人的善意,自然也成为全国性的流量新闻。主流媒体制作新闻集纳,回顾其寻子之路;社交媒体纷纷抢占热度,唯恐落人之后。郭刚堂的寻子成功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聚,也是全国打拐寻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鼓舞着更多在路上的人“不抛弃不放弃”,有力地传递了社会的公义与温情。显然,“续集”比影片更加精彩,也更为圆满。在2021年“团圆”行动中,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截至2021年12月,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0932名。

《失孤》“续集”鼓舞人心的同时,同类题材电影《亲爱的》也上演了一个完美“续集”,带动起另一波舆论流量。影片原型孙海洋于2021年12月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这一事件同样引发社会关注,各种热点话题此起彼伏。孩子应该跟亲生父母回家,还是继续留在养父母家中?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到深圳进了什么学校?随着网络传播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以及自媒体、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进化,这家人被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的深度调查和碎片化直播等方式,被放大到舆论场中。

综上所述,通过影视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打拐寻子为圆心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探讨,如水波纹一般不断泛起阵阵涟漪,产生了网络传播学中的“水纹效应”,不断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边界,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其实,我们更期待“失孤”题材的影片不再成为社会热点,期待不再有人遭遇骨肉离散之苦。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提出,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民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惩治拐卖人口犯罪。团圆,不是终章;天下无拐,才是终极期盼。

三、艺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原型与细节,艺术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作品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现实生活中,郭刚堂不仅带着自己的寻子海报走天涯,也积极参与打拐志愿者活动。他成立天涯寻亲网,组建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在抖音平台,除了发布自己的寻子视频之外,还分享防拐常识等。通过线上线下的线索收集,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打拐寻人信息传播网络,同时也利用这个网络帮助了许多被拐孩子回家。不管是父爱如山的坚持,还是困境中仍热心助人的善良,都让他成为这一社会热点中的典型人物,也让以他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具现实感召力。

“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其中也包含了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思,现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才能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郭刚堂是生活形象,雷泽宽是艺术形象,两者在影片中相互交织,在生活中相互成就。从传播视域分析,郭刚堂是打拐寻子领域的一个特别的存在,人物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不仅得到了社会传播的广泛助力,也获得了主流舆论的强力支持。而雷泽宽是艺术创作的形象,他更带有普遍性的色彩,获得更多的是普通人的帮助,而不是社会舆论的广泛聚焦。最终,主角的光环也并没有笼罩他,虽然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没有找到孩子。因此,雷泽宽代表着更多普普通通的“失孤”家庭。这种根植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创作,细腻地触摸了生活的毛细血管,真实地“还原”了现实的酸甜苦辣,凸显出影片朴实无华的写实主义美学追求。故事节奏不疾不徐,故事结构平铺直叙,纪录片似的结构特点和风格特征,让观众有了更多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撞击心灵的的观影体验,也正契合了那句话:艺术的力量源于真实的生活。

电影《失孤》海报

现实是客观存在,艺术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创作,体现了创作者的价值观与情感,凝练了创作者对生活的认知与反思。彭三源经过两三年的追踪才开始创作剧本,从戏剧情节的铺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氛围的营造,都展现出了信息传播的时代特征,也有力地增强影片的戏剧张力和艺术冲击力。

从情节铺展来说,影片细节匠心独运。影片中,摩托车与一辆客车相遇。摩托车上,海报中小女孩的模样清晰可见;客车上,被人贩子抱着的小女孩哭喊着找“妈妈”。然而,两车相遇,却又分道扬镳。这自然是导演刻意安排戏剧冲突,不仅凸显人海茫茫擦肩而过的遗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海报传播使命未达的局限性。影片多次出现学生、志愿者等普通人的身影,或是主动提供信息,或是转发信息。普通人的举手之劳,体现出当代信息传播转瞬即达的速度以及广泛覆盖的互动性,形象地表明信息时代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从人物塑造来说,雷泽宽的摩托车上有一张帮助别人寻找女儿的海报,风里雨里一路前行;他还有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面的孩子都丢了,万一有线索在网上留言。多个留言,多个盼头。”“最优秀的作品不但能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这些为拓展寻亲信息传播网络的不懈努力,便是雷泽宽身上的人性“弧光”,塑造出坚韧善良的凡人英雄形象,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着正能量。

从氛围的营造来说,影片色彩的运用温情脉脉。电影并非都是大团圆结局,但是应给人一种乐观坚韧、向阳而生的生活态度。影片中,摩托车的镜头常常被拉远,画面的背景往往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山谷和田野。这种色彩信息的传达,昭示着故事的发展方向。“绿色成为闪现在电影《失孤》中的重要底色,不仅是环境的色彩,更是导演和观众希望赋予雷泽宽的情感底色,绿色象征着不灭的希望,引导着雷泽宽不断前进。”从《失孤》“续集”中来看,郭刚堂终于找到儿子的现实结局来看,希望在路上,曙光在前方。

现实生活源源不断地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泉,但艺术作品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刻”。艺术创作对于现实生活的挖掘需用情用力。情之所至形成情感共振,力之所及塑造艺术精品,从而实现艺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人们批判假丑恶、追求真善美,倡导崇德向善的社会风貌的形成。

结语

艺术作品是一种深入影响社会和受众的大众传播媒介,不仅给人视觉、听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引起观者进行一定的反思,产生情感世界的共鸣。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失孤》围绕着打拐寻子的主题构建了一个信息网络,而其“续集”则展现了更为丰富的现实生活,构建起了更为庞大、更有力量的传播网络,形成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的舆论力量。《失孤》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其“续集”则是艺术作品的现实延续。两者之间的相互交织、双向互动,让艺术的审美、教化等功能得以彰显。因而,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猜你喜欢
寻子现实生活信息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从《换子疑云》、《亲爱的》比较东西方电影异同
话题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