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下0~12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研究

2022-09-27 07:29张曦美王海燕马洁崔秀秀马宏祥李香云葛武鹏
中国乳品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身长体格乳粉

张曦美, 王海燕, 马洁, 崔秀秀, 马宏祥, 李香云, 葛武鹏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2.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00;3.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富平 711700;4.陕西秦龙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00)

0 引言

0~12月龄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类生长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快, 行为可塑性空间大。母乳、婴儿配方牛乳粉、婴儿配方羊乳粉(下面简称婴配牛乳粉、婴配羊乳粉)和混合喂养是当今婴幼儿常见的喂养方式, 不同的喂养方式可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营养吸收和能量补充, 对婴幼儿生命后期的肥胖和其他疾病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错误的喂养方式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长期不合理的喂养行为和喂养方式可能导致婴幼儿的营养缺乏或者营养过剩[2-3], 婴幼儿早期较高的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会使体重增加速度加快, 并与婴幼儿晚期肥胖的发生相关[4]。早期营养干预可以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5-6],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下半身肌肉力量有良好的影响[7-8]。因此, 探索婴幼儿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 对婴幼儿喂养行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指导, 不仅能激发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潜能, 甚至可以通过建立健康平衡的婴幼儿喂养膳食使其终生受益。目前, 国内外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母乳、婴配牛乳粉和混合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9-10], 婴配羊乳粉对婴幼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羊乳粉因其低致敏性, 高营养价值, 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原料之一[11-13]。因此, 本研究探讨母乳、婴配羊乳粉以及混合喂养对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试验样本来自陕西3种不同喂养方式的0~12月龄健康婴幼儿志愿者家庭, 共318例, 每个月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头围和上臂围, 以评估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的营养状态和体格发育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出生在陕西省的318例健康的0~12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婴儿需满足以下标准:(1)孕周>37周的足月婴儿;(2)出生体重>2 500 g的正常婴儿;(3)母亲孕期或哺乳期间无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其它恶性消耗性疾病等;(4)新生儿无遗传性疾病, 无慢性腹泻、肺炎和肾病等疾病。

1.2 喂养方式分类标准

母乳喂养定义为出生后只采用纯母乳喂养, 不添加任何母乳替代品;混合喂养定义为出生后因母乳不足由婴配羊乳粉补充喂养, 且母乳占比约为50%;羊乳粉喂养定义为出生后因无法母乳喂养而采用纯婴配羊乳粉喂养。

1.3 不同组别婴幼儿人数和性别构成

通过对318例0~12个月婴幼儿喂养方式的分析, 得出母乳喂养婴幼儿有92例(28.93%), 婴配羊乳粉喂养婴幼儿有140例(44.03%), 混合喂养婴幼儿86有例(27.04%)。其中女婴147例(46.23%), 男婴171例(53.77%)。具体喂养方式占比情况见表1。

表1 0~12月龄不同组别婴儿人数和性别构成 例

1.4 体格测量

体重、身长、上臂围和头围常作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测量的指标。体重是反映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身长(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上臂围代表了婴幼儿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等的生长, 头围反映婴幼儿脑和颅骨的发育, 能够反映婴幼儿的脑发育健康情况。

每月测量健康婴幼儿的头围、上臂围、身长和体重, 其中体重以千克(kg)为单位, 至小数点后1位;头围、上臂围、身长以厘米(cm)为单位, 至小数点后1位, 身长采取仰卧位进行测量, 每月进行喂养方式调查和生长发育分析。

1.5 营养状况评价

1.5.1 上臂围头围比值

采用上臂围与头围比值(上臂围/头围)来评价婴幼儿营养状态。上臂围/头围>0.31时为营养正常, 比值<0.25时为重度营养不良, 比值在0.25到0.31之间则为轻、中度营养不良[14]。

1.5.2 Z评分

以WHO 2006新标准作为参考标准[15], 分别在WHO Anthro 3.2.2软件中录入性别、出生日期、测量日期及身长、体重等数据, 计算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z-score,WAZ)、年龄别身长Z评分(length-for-age z-score,LAZ)和身长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length z-score,WLZ)。Z评分的计算公式为:Z=(测量数据-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参考标准的标准差。

WAZ:WAZ<-2为低体重, 是判断儿童营养不良率的最常用指标;

LAZ:LAZ<-2为生长迟缓, 通常反映儿童慢性营养不良;

WLZ:WLZ<-2为消瘦, -2≤WLZ≤1为正常, 1<WLZ≤2为高体重, WLZ>2为超重及肥胖, 通常反映儿童近期的营养不良与过剩[16]。

1.5.3 Kaup指数

营养状况评价, 采用Kaup指数法:Kaup指数=(体重(kg)/身高2(cm2)×104。Kaup指数<15为有偏瘦的倾向, 表示营养状况差;15~19为正常;19~22为优良, 有偏胖的倾向;>22为肥胖[17]。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 Anthro 3.2.2软件计算Z评分, 所有数据采用IBM SPA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方差齐性者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喂养方式下婴幼儿体格发育情况

3种喂养方式下不同月龄婴幼儿身长、体重、头围和上臂围如图1所示, 所有婴幼儿4个体格指标均随着月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母乳喂养组、婴配羊乳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之间的婴幼儿头围、上臂围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喂养方式的婴幼儿在0~3月龄身长、体重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4月龄开始, 配方羊乳粉喂养组婴幼儿身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喂养组(P<0.05)。与羊乳粉喂养相比, 混合喂养组婴幼儿身长、体重与母乳喂养组相近。

图1 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身长(a)、体重(b)、头围(c)和上臂围(d)分布

2.2 多角度评估3种喂养方式下婴幼儿营养状况

2.2.1 上臂围头围比值评估法

如表2所示, 按照婴幼儿上臂围与头围的比值标准(>0.31为营养正常, <0.25为重度营养不良, 0.25~0.31为轻、中度营养不良)来评估3种喂养方式下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 有18名婴幼儿为轻、中度营养不良者, 母乳喂养组轻、中度营养不良婴幼儿占比最低(4.4%)。301名婴幼儿为营养正常者。其中, 母乳喂养组中营养正常的婴幼儿占比为95.6%, 大于混合喂养组(94.2%)和婴配羊奶粉喂养组(93.6%)中营养正常的婴幼儿。3种喂养方式下, 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均未筛选出。该结果证明了母乳喂养在0~12月龄婴幼儿营养状态评价中最优。

表2 0~12月龄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营养状况比较

2.2.2 Z评分值评估法

按Z评分计算公式, 根据不同月龄和性别相对应的身长和体重标准, 计算出每个婴幼儿的WLZ、LAZ和WAZ评分,如图2所示。3种喂养方式婴幼儿的WLZ评分差异不明显, 而羊乳粉喂养婴幼儿的WAZ和LAZ评分高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说明相同月龄下羊乳粉喂养模式下婴幼儿身长、体重较高者比例较大。

图2 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WLZ(a)、WAZ(b)、LAZ(c)评分分布

由表3可得, 0~12月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整体情况, 其中LAZ<-2的生长迟缓婴幼儿, 母乳喂养组、婴配羊奶粉和混合喂养组各1人, 混合喂养组占比最高(1.16%)。所有喂养组的婴幼儿WLZ评分均大于-2, 表明调查的3种喂养方式婴幼儿无消瘦情况。在-2≤WLZ≤1的婴幼儿中, 母乳喂养组有67人, 占比为72.82%, 高于混合喂养组和婴配羊乳粉喂养组;在1<WLZ≤2的高体重组, 婴配羊乳粉喂养组占比最高(35.71%)。WLZ>2超重的婴幼儿有13人, 混合喂养组占比最高(6.98%), 大于母乳喂养组(3.26%), 羊乳粉喂养组比例最低(2.86%)。

表3 0~12月龄婴儿的体格发育情况

3种喂养方式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显示, 母乳喂养组中体格发育正常的婴幼儿占比最高, 高体重婴幼儿占比最低。研究结果间接证明了母乳在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方面, 降低发生超重的危险性方面具有优越性[18-21]。婴配羊乳粉喂养组中高体重婴幼儿占比最高;混合喂养组超重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这与之前研究[22]结果相符, 混合喂养和婴配乳粉喂养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指标高于母乳喂养婴儿, 非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模式偏离了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生长模式, 使得其肥胖率的升高。与混合喂养相比, 婴配羊乳粉超重占比最低, 生长迟缓的婴幼儿比例最低。

2.2.3 Kaup指数评估法

表4为0~12月龄不同喂养组之间Kaup指数分布。Kaup指数在15~19之间, 母乳喂养组的正常发育婴幼儿占比最高。Kaup指数在19~22之间, 发育优良、偏胖趋向的婴幼儿, 婴配羊乳粉喂养组占比最高。Kaup指数<15偏瘦倾向的婴幼儿中, 母乳喂养组未筛选出, 婴配羊乳粉喂养组有2例, 混合喂养组有1例。Kaup指数>22, 肥胖的婴幼儿中, 混合喂养组与羊乳粉喂养组各有1例筛出。在0~6月龄时, 母乳喂养组正常婴幼儿占比87.5%, 优良、有偏胖趋向的婴幼儿占比12.5%, 随着月龄的增加, 在7~12月龄时, 母乳喂养组正常婴幼儿比例上升至88.89%, 优良、有偏胖趋向的婴幼儿占比下降至11.11%, 这之前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出生后纯母乳喂养对预防婴幼儿肥胖有一定作用[23]。婴配羊乳粉喂养组优良、有偏胖趋向的婴幼儿比例从21.73%上升至25.53%。

表4 不同喂养方式不同月龄婴儿Kaup分布

整体来看, 婴配羊乳粉喂养组, 优良、有偏胖趋向的婴幼儿均占比最高(24.29%)。表明在婴幼儿生命早期, 婴配羊乳粉和混合喂养会增加在生命早期婴幼儿偏胖趋向, 这可能是因为纯婴配羊乳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的婴幼儿父母按照市售奶粉推荐的喂养量定时定量的喂养, 容易忽略婴幼儿的饱腹信号, 使得婴幼儿自身食欲得调节能力减弱, 造成喂养过量的情况, 且混合喂养可能造成婴幼儿超重的风险高于婴配乳粉, 而纯母乳喂养是按需哺乳, 有更好的自动调节机制[24-26]。

3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首次在中国陕西地区人群中探索了母乳、婴配羊乳粉和混合喂养对0~12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喂养方式关系密切, 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不同。纯母乳喂养组婴幼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指标均为最优, 母乳是0~6月婴幼儿首选喂养方式[27-29]。婴配羊乳粉有助于婴幼儿的身长发育, 与混合喂养组相比, 婴配羊乳粉喂养组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显著高于混合喂养组, 超重婴幼儿比例最低。通过本研究所调研的318例婴幼儿体格指标可以看出, 3种喂养方式下, 绝大部分婴幼儿发育良好。因此,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 婴配羊乳粉喂养可以作为婴幼儿补充喂养的方式, 而混合喂养时需注意婴幼儿适量喂养, 避免婴幼儿肥胖的风险。

猜你喜欢
身长体格乳粉
不同年龄段乳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其分类预测
儿童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促进小儿良好体格发育的影响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粒径法分析全脂乳粉再水化过程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体格与人格并修筑实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雪豹,你还好吗?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