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贫困消减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2022-09-28 07:41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城乡数字化数字

陈 骞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甘肃,兰州 730021)

传统贫困的消除是针对居民收入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信息化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贫困作为一种新型贫困为贫困群体脱贫带来更多阻碍,制约了城乡融合发展。信息是当今社会运转中的必须要素,生产、生活与交往等环节中都可以看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发展,但是受到资源、技术水平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数字红利”并未被所有人拥有,城市和乡村的数字化建设存在差距,数字贫困现象较为明显,在这样的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难以稳定推进,可持续脱贫受到限制。为此,则应采取措施消减数字贫困,缩小城乡数字化建设差距,助推城乡实现高质高效的融合发展。

1 数字贫困相关概述

1.1 数字贫困的概念

数字贫困是信息时代发展所催生出的一种新型贫困,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以及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受到经济、科技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区域的信息基础建设都完善,也并不是所有地区的人们都应用信息技术,这种区域和群体之间所产生的差异化“数字鸿沟”从数字技术发展至今尚未得到缩小的现象造就了数字贫困的产生。城市和乡村是依据我国国情所演变发展的二元制结构,其中城市着重工业,乡村着重自然,长期分离的发展过程中导致二者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差距,乡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政策提出后,传统贫困被消除,但是数字贫困却成为阻碍城乡融合的关键因素,这是由于数字技术、数字服务、数字资源等数字红利在乡村地区还没有实现全面普及,与城市数字化建设相比显露差距,因而消除数字贫困是目前城乡融合发展需着重解决的难题。

1.2 乡村地区数字贫困现状

乡村地区数字贫困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数字化意识比较淡薄,从人员结构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大多数年轻人多在城市中闯荡发展,因而乡村居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初中教育学历的占多数,对于新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这种高层次的技术形势较难理解与接受,制约乡村居民对数字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并且受到保守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也很少有意愿主动去学习新时代的技术和能力,不利于数字贫困的消减。二是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设施不完备的前提下数字化技术就难以得到落实。互联网是步入信息化数字社会的重要前提,从目前乡村地区安装宽带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了解到还有许多家庭并没有接入宽带网络,缺少与外部信息化社会进行接触的渠道和机会,无法认识到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致使部分居民逐渐脱离现代化发展趋势,并成为数字贫困群体。同时,乡村地区教育教学中也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情况,学生缺少接触数字化技术的机会,自然也就会对数字化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三是乡村地区对信息资源的分配利用缺乏合理性,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偏低。如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农产皮、蔬果等种植产业规模较大,一些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区域利用数字化平台积极打造数字经济,通过电商方式开展线上销售,而有的地区则没有很好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体系等都不完善,导致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数字经济发展困难。同时,在信息获取方面也能力不足,即使连接了互联网也不知道如何从中获取有用、有价值的信息,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 以数字贫困消减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2.1 明确城乡融合的共同发展方向

通过消减数字贫困,更进一步明确城乡融合的共同发展方向,助推城乡融合的高质高效发展。解决数字贫困问题的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城市和乡村的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关于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发展重点等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信息渠道实现及时性、对称性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城市和乡村就可以协同探讨出一致的发展方向,同步开展产业、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在数字贫困消减后,乡村群众的数字化意识提高,对数字技术的应用积极性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得到更加充足的群众支持和能力支持,共同向同一方向努力,其最终发展成果也将由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群众所共享。

2.2 为城乡融合提供更多支撑动力

通过消减数字贫困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动力,提高城乡融合发展速度。乡村地区跨越数字鸿沟后,其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扩大、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并且还会将数字工具技术应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国家在此方面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促使数字化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另外,消减数字贫困,不仅城乡居民的数字化意识得到转变,相关组织、企业等主体也会更进一步认识到数字化的价值,更积极的运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并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数字管理,从多方面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促使其实现高效发展。如在农业发展中完善数字化体系建设后,可以帮助农产品扩大销售规模,通过电商渠道拓展交易范围,同时还可以降低通信、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性影响,减少农产品的销售成本。

2.3 合理配置城乡中各项要素资源

通过消减数字贫困让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各项要素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强化城乡融合服务效率。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获得更加全面的城乡发展信息,了解居民群众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看法与观点,找准相互衔接的准确位置,并根据实际问题分配相应的要素资源,真正将资源应用到对应位置,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消减数字贫困也是在缩小城市和乡村在数字化建设发展中的差距,提高乡村对接城市服务的能力水平,促使二者实现更好、更紧密的融合,并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4 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治理体系

通过消减数字贫困可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促使城市和乡村融合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获得提质增效,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数字化的全面落实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各项服务,将数字贫困消减后,城乡地区的数字短板都能够得到优化,数字能力得以提升,相互之间的数字化建设差距也被缩小。在此基础上能够构建出更适合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数字治理模式,继而为乡村总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拓宽城乡沟通渠道、吸引城市资源向乡村区域的集聚、提升乡村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有助于促使城乡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

3 以数字贫困消减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政府部分需提高信息化普及建设的重视,充分了解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由地理位置、经济和科技水平等差异所引起的公平问题,切实掌握各地区数字贫困的问题,并依据总体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指导各地区落实消除数字贫困的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的社会主体,如企业、高校和其他机构等,政府也要加以引导,设置专项资金为地区内的城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持,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到数字化建设当中,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解决数字贫困难题,助推城乡融合发展。此外,针对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也要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将传统政务模式转变为电子政务模式,促使其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和能力指导城乡发展,让数字化真正渗透到城乡融合发展管理当中,为城乡公共信息服务的完善建设奠定基础。

3.2 加大乡村数字化基础建设投资

城乡融合发展需加大数字化基础设置的建设,除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之外,也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帮助,用充足资金为支撑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与城市建设保持同步,在乡村地区引入千兆光网、物联网等,同时根据乡村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发展移动互联、数字电视等,打好数字化基础更易于获得良好投资支持。另外,在乡村管理、乡村商业和乡村产业等方面也要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资,缩小与城市的数字鸿沟,以完备的数字化基础打造数字乡村,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3 积极完善数字化教育体系建设

消减数字贫困还需对乡村数字化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提高乡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增强其信息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宣传和技术示范等方式增进乡村居民对数字化的认识,使其切实了解数字化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指导其掌握数字化技术的操作技巧,能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另一方面,完善学校数字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避免年轻一代出现“数字盲”的情况,从小培养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为数字化的发展落实奠定群众基础。对此,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数字化教育设施,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开设数字化知识课程,并将数字化技术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字化的认识,掌握数字知识和技能,更好的融入数字化社会当中,并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力量。

3.4 加强乡村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将数字化技术与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改变传统产业发展与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细化转型,带动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以农业发展为例,把握乡村特色优势,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如智能化灌溉施肥、农作物病害防治、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等,并借助传感器、视觉采集终端等设备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快速、实时收集,反馈给管理人员实现远程操控管理,实现农业精细化管理目的。以农村电商为例,立足乡村特色打造特色产品,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点,并结合乡村交通、人口分布等基本情况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通产品和销售的通道,再依靠电商平台形成一体化的供销配送链条,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拓展特色产品销售范围和交易范围,发展乡村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数字经济鸿沟”,从而助推其更好的融合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贫困的出现成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阻碍,导致城乡融合效率和质量偏低,并制约乡村地区数字红利的获得,通过数字贫困消减能够明确城乡融合的共同发展方向、提供更多支撑动力、合理配置城乡中各项要素资源以及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治理体系,由此为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为此,政府需积极发展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引入多主体加大乡村数字化基础建设的投资,还要积极完善数字化教育体系的建设,重视乡村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发展,真正实现城乡数字公共服务的均衡、均等,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成效。

猜你喜欢
城乡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城乡涌动创业潮
数字化制胜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