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慧课堂”:静润生命,育智成慧

2022-09-29 06:21文|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言语核心智慧

文|唐 静

一、静品语文——推进了深入精细的教材解读

“静慧课堂”倡导静品语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静慧式文本解读、静慧式课堂目标研制、静慧式学习单设计,推进深入精细的教材解读。

1.静慧式文本解读

静慧式文本解读,主张教师基于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静观教材,整取挈领;静察文本,精求细思;静悟语言,发现慧心。

“静观教材,整取挈领”是静慧式文本解读的基础(见图1)。从全册教材到本册教材,从单元整组再到单篇课文,要充分把握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在综合分析学生学情、语文要素、人文主题、文体特征、课型特点等基础上,研制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为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开辟空间。

图1

“静察文本,精求细思”是静慧式文本解读的关键。针对每一篇教材文本,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价值定位,确定精准适度的教学目标,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环节,实施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提供养分。

“静悟语言,发现慧心”是静慧式文本解读的目标。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实现语文培根铸魂,要全面准确理解文本语言的表征与内质,深入读懂文本语言独特的意义及形式,充分还原文本语言所承载的鲜活世界,敏锐发现文本背后“人”的智慧心灵,为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找到源泉。

2.静慧式课堂目标

静慧式课堂目标根据文本教学价值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精准分为基础、核心和拓展三个层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差异教育的和谐统一。

基础目标聚焦学生语文必备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面向全体,静习以筑基。核心目标指向学生语文关键能力与习惯品质的培养,突出主体,静悟以生慧。拓展目标瞄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丰富积累,静养以润心。

3.静慧式“三单”设计

静慧式“三单”设计基于目标达成、学情分析清晰地规划学习活动,是促进减负增效、落实课程育人、推进学法改革的重要载体。

“静习”预学单基于课堂基础目标而设计,定位在课前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以及课中所要掌握的语文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通常涉及课文学习的关键字词、主要内容、初读感受、质疑问难等,一般以层递性板块化练习及符合学生学段特点的简单思维导图为呈现方式,预学板块相对稳定,侧重在课前“习”。

“静悟”探学单基于课堂核心目标而设计,定位在课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人文主题下的语文要素等内容。通常包括课文学习的必备知识、思想感情、表达技巧、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一般以聚合型的问题链、意合性思维导图或驱动性任务为呈现方式,研学内容富有思辨性,具有高阶思维的特点,关键在课中“悟”。

“静慧”拓学单基于课堂拓展目标而设计,定位在课后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等。通常包括课文学习完成后的闭环评价及拓展性阅读链接、资料袋、小练笔、选做任务、快乐读书吧等,一般以表现性评价或问题情境和挑战性任务为呈现方式,指向课后的“慧”。

二、静悟课堂——构建了科学精巧的教学结构

“静慧课堂”主张“让每一个学生真实地经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静融“三段”,慧贯学程;静取“五核”,慧聚重点;静习“五环”,慧展成长,促进学生课堂言语智慧的发展(见图2)。

图2

1.静融“三段”,慧贯学程

“静慧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融为一体,交相呼应,助力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和言语生命的成长。

静融课前:学生课前在“静习”预学单的引领下完成自学,同时可以借助教育云等信息化平台,通过人机互动等手段完善自学,发展时代智能素养。

静融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静悟”探学单,围绕课堂核心目标展开对课堂核心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教学中感兴趣的文本进行多样化的解读,教师则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静融课后:通过“静慧”拓学单,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延伸性课堂任务和拓展训练,对语文要素进行内化和巩固,实现言语智慧的发展。

2.静取“五核”,慧聚重点

(1)抓住核心要素。

“静慧课堂”强调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核心要素,并以此确定单元及课时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2)紧扣核心目标。

静观整取,指向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即相对于基础目标而言,是学习一篇课文应达到的最核心、最主要的目标,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目标。

(3)精选核心内容。

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解构重组,从“学”的视角解读文本,将“教材”变成“学材”,凸显核心内容。

“静取”单元语文要素——关注单元整体教学,深入把握语文要素,落实每篇课文,使语文要素结构化。

“静取”内容思想价值——从学文到育人,准确把握文本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观,精确捕捉文本内容思想的发展脉络,明确聚焦文本育人价值的相关内容。

“静取”语言表达特色——从得意到得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言语形式秘密,既关注文本内容思想,也关注文本言语形式,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4)聚焦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设计,强调深度由表及里,从现象到规律,让学生学会深思;宽度由此及彼,从文本到生活,让学生学会联想;效度镜面效应,从过程到方法,让学生学会反思。

(5)巧设核心练习。

核心练习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优实践。作为独立环节的核心练习,应具有举一反三的拓展性,以培养能力,习得方法,学以致用。核心练习也可以是一个串联的环节,和核心内容、核心问题融合在一起,在内容理解中练,在问题思考中练。核心练习聚焦语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积累运用、迁移运用与综合运用。

3.静习“五环”,慧展成长(见下页表1)

表1

学生经过训练能根据学习单要求完成课前预学、课后拓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熟练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独立阅读、思考能力明显提高。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更充分的实践与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合作、思辨、理解、表达能力得到明显发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静思课程——搭建了丰富精彩的语文生活

“静慧课堂”向往静思课程,在内静式与外慧式阅读实践中,搭建丰富精彩的语文生活。

1.内静式阅读实践

内静式阅读实践,即在课内聚焦高质阅读与智慧引领,开展静动相融的语文阅读实践。

静品细思实现经典润心:分类萃取典范的文学作品,与学生共同静心赏读情趣盎然的绘本,静心吟咏含蓄隽永的诗词,静心品味情韵悠长的散文……设计“静思”单元导读单和阅读记录表,用导读习法促进学生阅读品质的增值。

化静入动实现智慧成长:依据儿童年级特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低年级“识字小剧场”“成语对对碰”等,中年级“名人故事会”“男生女生向前冲——习作挑战赛”,高年级“谈天说地”“焦点访谈”等。

内静式阅读实践,得言,得意,得法。在激活静态经典文本思想生命和育人价值的同时,滋养了学生言语生命的智慧初心。

2.外慧式阅读实践

外慧式阅读实践,即在内静式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运用言语智慧,融入丰富精彩的课外实践生活,体验言语生命成长的快乐。

“慧”阅读:好书引领,主题阅读。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阅读能力水平,研制丰富的阅读书单,实施班级读书会、亲子阅读、“爸妈讲故事”等活动;开展“静语文悦读工作坊”阅读推广值周活动;在“湖北省唐静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平台推广百余节“阅读微课”等。

“慧”写作:任务驱动,创意写作。汇总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形成驱动性任务,开展个性化、抒写心灵的写作。如学生自编“第一本书”,师生互赠生日诗等。

“慧”生活:情境导向,联结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真实而复杂的情境,运用言语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模拟场景,学生开展主题演说等。

通过外慧式阅读实践,学生在真实广阔的生活世界中,进一步提升了言语智慧,发展了言语生命。(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硚口区小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言语核心智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关于冬天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