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以《雾在哪里》教学为例

2022-09-29 06:22文|叶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习题想象力想象

文|叶 萌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儿童具有无限的想象力是大家公认的,那么如何把这种无限的潜力挖掘并释放出来,使他们的想象力走向更远、飞向更高,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应对本单元本篇课文进行梳理并分析,可以聚焦语文要素设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学习生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朗读理解课文想象画面,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利用课后习题设计任务,真正落实学生的想象力培养。

一、聚焦语文要素设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要素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目标,为教师进行教材解读以及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基于统编教材中“想象”这一语文要素来定位教学目标,梳理并提炼想象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雾在哪里》一课就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儿童的语文”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有效落地,它以儿童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依据语文要素,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都围绕想象展开,把分散在本篇课文中的“知识点”通过“想象”这条“线”串联起来,在教学课文的同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雾”“淘”“岸”“暗”“街”“梁”等12 个生字,会写“岸”“论”“于”等8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学习课文第1~6 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和生活经验,仿照句式,发挥想象说一说雾来时的样子。

二、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字,激发学生想象力

设立好教学目标后就需要开展课程教学。我们知道,视觉、听觉冲击能够引发心灵冲击,心灵冲击又会引发思维活动,而想象就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因此本课的导入通过出示小水滴是个魔术师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出示“雪”“雹”“露”“雾”这组字以及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掌握雨字头的字并激发学生的想象:“雾这种天气现象会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一下吧!”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求知欲变成学习的兴趣,进而奠定这篇课文想象的基调。

学生的想象力往往在他们进行充分想象的时候得以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易于学生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去思考,让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和放飞。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素材能让他们引起共鸣。笔者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形象生动地唤起学生思维深处的想象。如在教学“街”和“梁”这两个生字时,创设情境,用图片方式再现生活,在具体的画面和文字出现时使学生思维处于运作状态,思路得到拓宽,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再如“淘”字的学习,笔者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是淘气的,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从而真正理解这个字,而不再是单一地死记硬背。

三、朗读理解课文想画面,发展学生想象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朗读是艺术,艺术需要想象。朗读是学习课文的重要训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将所读的内容转变成相应的画面,让学生走进面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环境,例如《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海上的景物发生了什么改变?“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笔者引导学生去想象景色的变化,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景色的变化,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如临其境,不断地感受雾这种天气现象带来的景色变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并想象雾来时的变化,还可以更好地体会雾的淘气和神奇。

2.在理解课文时想象画面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理解得越透彻,越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进而越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雾在哪里》教学目标之一是体会雾孩子的淘气和神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找到第3、4、6 自然段的相同之处:第一句是雾说的话,第二句是他把什么东西藏了起来,第三句是发生的变化,第2、5 自然段讲的是雾来到了哪些地方。人是情感动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仿佛进入雾的世界,和雾孩子做朋友,从而促进学生合理的想象,进而更能体会雾孩子的淘气和神奇的特点。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和作者产生共鸣。

理解和推敲词句,也是理解文章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第7 自然段中的“躲”字学生该如何理解呢?雾本身就能让东西藏起来,为何它要躲呢?作为一种天气现象,雾孩子如何躲呢?以此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引出第8、9 自然段。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利用课后习题设任务,落实学生想象力

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中设置了不少能够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题型,教师需在准确解读课后习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支架”,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雾在哪里》最后一题:课文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让学生“续”话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先天想象很重要,但后天的训练也必不可少。笔者在课堂上先给出示例:“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假如雾来到了我们的学校,它会如何说,如何做,我们的校园景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尝试说一说吧。”接着再扩大范围:“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雾还会去到哪儿,它会如何说、如何做,景物会如何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原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同时还要让学生乐于分享他们想象的内容,让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同时,培养并落实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学生的想象丰富而多元,很容易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录下来,效果会更好,因此学生课堂上说完后,在课后写一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仿写。

综上所述,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小学生的财富资源,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其高阶思维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习题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