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 语润课堂

2022-09-29 06:22张朝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成员语文老师

文|张朝霞

六年前,听完唐静老师的课,我写下小诗《谁在我平静的心里跳跃》,以此表达我内心激起的波澜;三年前,我写了一篇感悟《爱上“静语文”》,那是工作室成立三年来我对唐老师的认识,彼时我已被她执着、认真、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所震撼;如今三年又过去了,我对唐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她不仅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还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让我更加敬佩不已。“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这在唐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我们都称她为师父,有时也叫她唐老师,还有时喊她糖糖姐,关系十分亲昵,不管叫什么她总是乐呵呵地答应。其实她也只大我两岁而已,苗条的身材显示出干练,明净的双眸如清澈的泉水,人如其名,婉约宁静。静是她的修养,更是她智慧的象征。唐老师总说,一名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完善的人格、独特的见解、优雅的气质,这样才能影响教育孩子们。

如一盏明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唐老师引领我们探索教学,带领我们走向丰富而宁静、高贵而朴实的“静语文”。

博——作为一位名师,她博览群书、挖掘研究、持之以恒,力求做最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工作室负责人,她身先士卒、乐于吃苦奉献,凡事身体力行、精益求精,力求做最强的自己。

慧——她的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春风化雨节节精彩,独具匠心。2016年6月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我的内心和碰撞的雨水一样激动,因为学校安排我参加一个工作室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强烈期待之外还有些忐忑不安。和唐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方式至今记忆犹新。她在台上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独特新颖的小组合作方式令我大开眼界,唐老师将课堂互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毫无拘束感,在语文课上真正地“动”起来了。唐老师在一旁一边冷静观察,一边适时引导,真正地把“讲堂”变成“学堂”。整节课让我大开眼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来了解到这个班唐老师带了六年,唐老师就是源头,今天相当于一个成果展示。我从一个小镇来到崇仁路小学,听到这样一节开放式的课,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接着举行的揭牌仪式上,我光荣地成了“唐静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能够跟着这样的师父,我心里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踏实。

雅——她的表达如诗如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修养和人文魅力。有一次,在基地校开展活动,对《有趣的儿童诗》和《子夜吴歌》这两节课,唐老师如此评价:“一首诗穿插一组诗,一组诗又引出一类诗。一首是读出一幅画、悟出一份情。”她将诗歌教学归纳为十六字诀——“朗朗上口、字字入耳、历历在目、句句入心”,她还用“情怀如诗,魅力如歌”表达了自己听课的感受。唐老师娓娓道来的情形,让我想到了她的学生,原来都是她的影子,这就是“有其师必有其生”。唐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起到了语润课堂的作用。

唐老师孜孜不倦,从不停歇,在长期的摸索下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体”,更成了我们崇拜的偶像,也成了我努力的方向。我也想成为一个积淀深厚、能对学生潜移默化产生影响的“源头”。

似一把戒尺,鞭策慵懒的思想

唐老师特别注重上课的质量,如同做人一样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她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种痛苦的历练,又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既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又是挖掘学生潜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在这节课上学到什么、怎么学,完全在于老师课前的准备与把握,每个成员的课都在她精心指导下反复修改。有次我上《夏天和冬天》,试讲时感觉很满意了,可教案传到唐老师那边,她还是不断提出意见和方法供我参考与反思,让得过且过的我有种挫败感,我甚至有点惧怕看到她的信息。但是当上完课得到大家的好评时,我心里只有对她无尽的感激。想到我在停滞不前时,唐老师却时刻在想着我的课,推着我前行,我的内心就十分懊悔、自责。自古“严师出高徒”,没有唐老师,就没有茁壮成长的我。

唐老师对待工作特严格,总有使不完的劲和想不完的点子。每次听课后,她都要求我们写心得,而且每次都要亲自审查。人往往是要被狠狠逼一把才会离成功近一步。自从加入工作室我就不停地思考写体会,回过头来看当初的文稿,原来我也有成功的潜质。在一次武汉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课堂比赛环节,她由于参加另外的活动不能旁听,得知我在现场,她立马嘱咐我一定要将上课内容记载详细,上传给她。我很诧异,听过那么多课,谁还在乎这几节?然而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轻易放弃一个辅导学员的机会,狠抓教学中的点滴,以此与学员共享和探讨,永远记住自己是工作室负责人的身份。作为阅读推广人,她除了在线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到书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她还不知疲惫地带着工作室成员从城内到郊区再到农村,武汉三镇都留下她繁忙的足迹。她也带着工作室成员立足武汉,走出湖北,面向全国,不仅把“静慧课堂”送到薄弱地区,还把武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送到异乡,影响深远……

是一棵大树,成就满树的繁花

唐老师对工作室成员有很严格的要求:前提是提高自身涵养,树立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奋进意识,然后致力教学,打造一个又一个精品课堂,将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人生教育与君子养成融会贯通于语文教学常态中,这既是“静语文”的宗旨,也是我们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的最高境界。

唐老师丰富的学识、做人的品格让我仰望,但她其实离我们也很近——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在她身上能看到一个人所有的美好品质。有一次我的身体极不舒适,细心的唐老师观察到了,连忙安排我坐下,后来又想法给我倒来糖水。她那么忙,却又那么善良,关注每个成员,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温暖。还有一段时间,我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小问题,产生了不该有的消极情绪。洞察力极强的她在活动中感觉到我的反常,当晚就利用网络与我联系,亲切的话语让我向她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困惑,她耐心倾听并不断鼓励我。在唐老师的耐心开导和帮助下,我走出工作的盲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取得好成绩:在武汉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一等奖,还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车谷师德模范”等。我在学校负责的“静润工作室”年轻成员也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成长,取得可喜的成绩。一传二帮三带,唐老师点亮星火,燃起了“静语文”的春天。

是良师也是益友,她给我们留下无数的感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做到了,同样,她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大家——先做人,再做事。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成员一个个迅速成长起来:有的业务水平过硬成为学校骨干,有的成长为区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有的跻身学校教学管理层,迎接新的挑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工作室成立已六年有余。我们在唐老师的带领下,在赶赴星光的路上,共同成长,砥砺前行,一起从三十出头的年纪跨入四十不惑的岁月,“一路前行,一起成长”是我们永恒的约定!

猜你喜欢
成员语文老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