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二十四节气课程,坚定文化自信
——开发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传承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2-09-30 01:14吴杨叶
关键词:节气活动课少先队

吴杨叶

(上海市蔡路中学 上海 201201)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七年级活动实施参考“道德养成” 活动课程中指出:运用队员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东方智慧,认同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我校是一所随迁子女比例高达85%的农村中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少先队员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样也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让初中阶段的孩子主动深入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呢?

笔者认为,少先队活动课无疑是最合适的平台。而冬奥会上最浪漫“二十四节气”开场白无疑是最得天独厚的关键词。

为此,学校少工委依托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进行了《二十四节气上新了》传统文化传承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以下简称“活动课程”)。

一、活动课程的建构

我校构建的活动课程,以“认同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建设有诗意阵地宣传,让二十四节气入脑;通过有新意的劳动实践,让二十四节气入手;通过有创新的文创设计,让二十四节气入心为主要内容,依托少先队活动课平台,认同并认同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活动课程的内容

我校的活动课程以参观感悟、实践体验、创新融合等方式,以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为主,以红领巾小社团为辅,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反思,逐渐形成“初识”“再悟”“三晒”的活动格局。

(1)“初识”,即通过“一廊”(节气廊)阵地宣传和实践体验,引导少先队员们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组成内容,同时通过有诗意的活动体验激发孩子们对二十四节气学习的热情。

(2)“再悟”,即通过“一园”(春华秋实园)的劳动实践体验,进一步感受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藏的宝贵智慧。

(3)“三晒”,即通过晒晒自己手绘“限量版”盲合、制作“限定版”文创产品,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创意创新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最终做到认同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活动课程的建构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我们初步行了“二十四节气上新了”传统文化传承少先队活动课程。详见下表:

二、活动课程的实施

1.初识二十四节气,营造有诗意的宣传阵地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和知识体系,蕴藏着宝贵的智慧。活动课程的主要资源和空间地点都是在学校,而少先队员们对二十四节气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曾经或听到过或见到过,陌生的是对其背后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智慧一知半解。同时,过于墨守成规的二十四节气说教法教学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中学生的喜好和追求。因此,营造有诗意的氛围是活动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鉴于此,学校少工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在校园的醒目位置着手建立了“节气廊”,通过有诗意的阵地宣传激发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好奇和热情。

(1)“节气廊”下初相识

“节气廊”是校园内一条背靠教学后,面向操场的木架长廊,长廊上偶有富有生命力的无名小花攀藤而上,铜油色的廊面上掩映着十二组大气典雅的宣传展板,展板与小花遥相呼应,一派生机勃勃的场面,少先队员们都能在不经意间初识二十四节气。

有了初识的铺垫,我们向少先队员们发起了“我写上联、你写下联”的活动倡议,旨在为节气廊营造最有诗意的邂逅。同时部分中队还把少先队课的阵地搬到了节气廊下,邀请语文老师一起参与“飞花令”,诵读诗词,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跟着节气”去旅行

写了对联,大家又在活动课上征集有诗意的版面设计。版面要求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上面要有具体节气的交节时间、气候特点、自然现象,同时最好能增加与节气相符的“诗词歌赋”栏目。经过层层比拼,最终“跟着二十四节气去旅行”的创意金点子完胜其他对手。这位同学以上海为起点,一路途径我校队员的户籍所在地(目前在校队员正好涵盖21个省,2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共计24个),以每个城市的代表性景点为主要素材,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中国。

通过营造有诗意的宣传阵地,队员们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初识二十四节气,同时通过写对联、飞花令等活动体验,掀起了一股寻找文化自信源头的热潮。

2.再悟二十四节气,开辟有新意的劳动实践

(1)“春华园”里做耕耘

我校地处浦东新区合庆镇,合庆作为“绿色田园”示范镇,我校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同时,为了让劳动实践更有新意,学校少工委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耕地作为队员的劳动实践基地。同时聘请了当地果蔬合作社社长担任“春华秋实园”的指导员,协助队员们完成园内果蔬的种植及养护。

六、七年级的队员们以中队为单位,在中队长的带领下,依托每周一课时的活动课,将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从纸面上落实到行动中。(安排如下)

在第一次的劳动实践活动课上,指导员老师向六年级的每组队员分发了黄瓜、番茄、茄子等幼苗,并告诉他们春天正值育苗、整地管理最忙的时候。像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在立春后定植最为合适。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异议,现在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黄瓜吗?为什么一定要在立春后,难道其他时间就不能培育吗?

指导员老师肯定了队员们的质疑精神,并且告诉大家,虽然目前的栽培技术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等因素,但是时令蔬菜与反时令蔬菜的口感是不能比拟的。时令蔬菜尊重自然,肯定能聚集更多来自大自然的灵气。同时指导员老师还用一则谚语告诉了队员们农耕的节气,也鼓励队员们可以组织“农谚知识大比拼”,感悟二十四节气所蕴藏的智慧。

随后指导员老师又让大家进行松土、育苗,最后浇水。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每个小组都完成了活动要求。

(1)“秋实苑”内巧收藏

经历了春耕、夏耘,在秋季的劳动实践课上,指导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作秋收,大家一边剥玉米,一边听指导老师说着密封收藏的方法。同学们虽然手搓得通红,但依旧充满兴趣笑声久久萦绕在秋实园。

不仅如此,指导员老师还向队员们分发了《自然笔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植物生长形态、记录成长过程,并且定时做好后期养护。

指导员老师依托“春华园”“秋实苑”有新意的劳动实践,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掌握季节、不违农时”的宝贵智慧,更领悟文化自信的门道。

3.三晒二十四节气,设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如果说“一廊”的阵地建设激发了队员们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热情,那么“一园”的劳动实践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二十四节气所蕴藏的中国智慧。想要引导他们认同并理解二十四节气乃至传统文化并增加文化自信,那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必须要有一剂催化剂来进一步激活这份热情。

通过大量的走访,斟酌再三,校大队部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和尝试,结合各年级少先队员年龄特点,依托少先队活动课,设计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产品。

预备年级的队员们以“春分竖蛋”为切入口,最终用队员们喜欢的盲盒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打开方式。

(1)春分制盲盒

春分时节,一般算作春天的开始。一些民俗活动都与春天有着不解之缘,比如放风筝、簪花。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还有竖蛋。为什么选择在春分竖蛋,《周易》中就有说法,春分这天,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有利于把蛋竖起来。为了沿袭这个传统,预备的孩子们在少先队活动课上大展身手,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竖蛋小能手。民俗指数★★★★★

中队内每位队员PK竖蛋游戏,推荐竖得最稳,用时最少的为竖蛋小能手。通过在少先队活动课上开展春分竖蛋这个简单易操作小游戏,了解其中的哲学智慧,在体验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

第二关:敬业小工匠。敬业指数★★★★★

中队内每位队员发扬探究的精神,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抽取其中的蛋液并保证鸡蛋壳完好无损,推荐抽得最快的当选敬业小工匠。抽液是像技术活,不仅要有耐心、细心,更要有专研的精神、过硬的技术,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引导队员们感悟工匠精神。

第三关:彩绘小画家。创意指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对竖蛋、抽液的好奇心慢慢退却,上新势在必行。因此,在接下来的活动过程中,辅导员和队干部们提高了难度,增加了新颖度,在抽取蛋液保证蛋壳完好的基础上彩绘图案,图案的内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写字、题诗、作画皆可。随后,大家可从中评选出蛋壳完好、构图饱满、画面美观、季节分明的彩绘小画家。

第四关:创新小达人。流行指数★★★★★

有了节气彩绘鸡蛋,队员们尝试运用盲盒的形式随机包装礼盒,通过小型的队内义卖展示自己的二十四节气盲盒。事实证明,这个大胆的设想是有效的,队员们买得不亦乐乎。事后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一个小型活动,大家不仅了解了春分竖蛋的习俗,而且参与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二十四节气彩蛋是一件非常有面子而且了不起的事情。

有了这一次的大胆尝试,我们再一次加快了创新的步伐。这不,七年级马上张罗了一场秋分晒文创的小型见面会。

(2)秋分晒文创

秋风起,秋分到,晒秋忙。晒秋原本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很多地方都有。而“篁岭晒秋”因为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加上晾晒的缤纷绚烂的农作物冲而闻名遐迩,逐渐成了画家和摄影师的创作地,所以“篁岭晒秋”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更成了一种文化创意衍生产品。

有了节气盲盒和节气文创,队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原本墨守成规的二十四节气在大家的创意研发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这份生机与活力不正是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动力吗?

四、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

纵观我校构建的活动课程,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二十四节气为切入口”,视角是小的,但收获却是大的。

1.盘活了活动课的阵地建设

通过“节气廊”“春华园”“秋实苑”的氛围营造,我们不仅盘活了学校的阵地建设,同时也让少先队活动课的阵地多样化起来,突破了原本教室、课堂,转而切换到了操场上、校园里、社区等等,让孩子们从灯光下走到阳光下,或是在闲庭信步的午后,或是在轻松自在的课后服务,队员们都能在不经意间初识二十四节气,寻找文化自信的源头。

2.丰富了活动课的形式种类

通过自发组建劳动小队,自主参与劳动实践,自主设计节气文创产品,丰富了活动课的形式种类。活动课不再是单纯地说教课,而是形成了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的快乐嘉年华,队员们在活动课中感受二十四节气所蕴藏中国智慧,领悟文化自信的门道。

3.增强了队员们的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几千年前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在活动初期,队员们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了解是模糊的,对于文化自信的认同是片面的,大家普遍认为二十四节气知识是不可及的,甚至是有点过气的。然而通过初期的节气宣传,到中期的节气劳作,再到后期的节气文创,队员们在一次次实践体验触到了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大家的智慧让它变得生动起来、时髦起来。究其原因,我们运用了队员们喜欢的方式解密传统文化、诠释中国智慧,同时选择了队员们欢喜的视角焕发了传统文化的新生。我们坚信,新时代少先队员会用智慧的脑、勤劳的手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深厚底蕴转化为持久的精神愉悦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节气活动课少先队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加入少先队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