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漂流”,见“微”知画
——小学高段漫画创作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

2022-09-30 02:29胡朝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漫画形式美术

胡朝霞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0000)

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夸张、幽默的表现形式打动着读者的心灵,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而言,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精神上亟须调剂与放松,而创作优秀的漫画作品不仅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还可以启迪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美。

一、直击现状:反思析过错,解决有缺失

情景再现:在《画家故居》一课教学中,学生面对熟悉的画家与名作,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画家设计一个具有个性能体现该画家典型特征的漫画肖像,然而,学生们迟迟不愿意动笔,创作初始便万分艰难,可想而知,最后的成品效果也不甚理想。

1.“无视”:漫画创作心理耐人寻味

一是缺乏观察,无画可画;二缺乏积累,无从下笔;三是一次绘画创作就已经耗尽洪荒之力,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所得评价不高,久而久之,对绘画创作就提不起兴趣。

2.“无趣”:漫画创作现状不甚理想

能力弱的学生懒于动笔,疏于学习,甚至只会用原生态作品形式表现,绘画能力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消耗殆尽,美术能力止步不前。

3.“无法”:漫画创作方法朦胧迷茫

漫画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要画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给学生铺设一条循序渐进的创作之路极其重要。学生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作业来习得美术语言。

4.“无效”:漫画创作评价重复单一

评价方式过多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这种重复单一方式只会进一步挫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漫画创作极为不利。

二、大胆构想:主题式学习,设计显智慧

基于上述问题的呈现,笔者提出了以“漂流微漫画”为载体的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形式来进行作品的设计与创作,以此拓展漫画应用的形式,旨在实现美术内容的丰富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业实践过程的趣味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以便于改进这些现状,为小学高段美术创作教学提出策略,便于今后教师们在美术创作教学时得以参考。

1.“漂流微漫画”概念解读

“漂流”:指的是在组内、班级间相互传阅创作,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演绎漫画,并且将漫画与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通过增加同伴间的互动,来取长补短,让自主学习与同伴学习达成最优效果,共同促进学生的美术漫画创作。

“微漫画”:所谓“微”是指绘画尺幅小,也指创作过程中的积聚微力,即集多位同学的力量成就一幅完整的漫画作品。“漫画”则是指用夸张的绘画形式创意美术练习,从而提升学生创意美术思维,让第三学段的学生更加热爱美术。

2.“漂流微漫画”的价值

“主题式学习,漂流微漫画”是本文的最大落脚点,实践性强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以“漂流漫画”为载体,通过让高段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形式,让学生形成自我驱动,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1)提升丰富性:丰富多样,以图会友

“漂流漫画”是围绕某一个美术学习主题以连续的故事和图画的形式进行设计,由老师或学生自主创编。“漂流微漫画”相较于学习单更能反映美术学习的过程,同时呈现方式更丰富。

(2)培养自主性:自主设计,乐享其成

“漂流微漫画”多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操作要求简单方便,不需要繁多的步骤和工具等,不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相对于绘本书,“微漫画”的内容将更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内容设计也更贴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3)强化趣味性:趣味创编,创意无限

“漂流微漫画”比平时的练习作业更有意思,不仅有线下漂流形式,还有借助云端线上漂流形式。“漂流微漫画”多以学生创编的美术形象为表现方式,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美术知识,内容有趣,表现形式更直观形象。

(4)增强多元性:漂流多样,评价多元

漂流实施途径多样,评价方式多元,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不仅有方便学生携带的形式,还有借助云端传递阅读形式,使得作品阅读的受众更加广泛,通过充分地为学生搭建线上、线下的展示平台,从而树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践行策略:整体来把握,“微”处创突破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如图1所示),教师从整体进行主题式学习,于微处中寻找突破点,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消除惧怕漫画创作的心理,间接的提升漫画创作能力,从而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为学生搭建创作的支架,采取有“扶”到“放”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意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敏锐的观察生活、感知世界。将习得的美术创作语言运用到自我的个性化表达上,在体会创作的乐趣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美术素养。

图1 体验“漂流”,见“微”知画关系示意图

1.多管齐下,巧掘“微”源

“漂流微漫画”的设计以主题学习形式,从欣赏评述领域和设计应用领域发掘素材。分为“创意设计”“名人漫画创编”和“最强头脑风暴”三大系列。通过巧掘“微”源,开拓学生思维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灵性发展,让创意之源来得更加丰富。

(1)创意设计——探究学习

“创意设计”是紧密联系教材,基于教材内容的,内容涉及字体设计、书籍封面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综合实践的内容。因此,如何围绕主题合理进行综合设计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美术能力。

【案例一】西游人物设计--创意翻页书

教师设定设计主题,为西游记中的一个角色进行人物的“变装形象”设计,采用创意翻页书来进行作业呈现。

全局构思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学生需要综合平衡设计者与读者的体验,读者可以在翻阅过程中随机进行服装搭配,让创意的灵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小小翻页书体积小、易于携带,随时随地能够与好友一起分享交流设计成果,在分享中收获自信与成长。

【分析】教学中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在综合设计创意翻页书中引发新知,基于读者用户体验出发,大到封面的字体布局,人物个性设计,小到书籍的宣传语言、定价等,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让美术设计服务于生活,在设计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能力。

(2)名人漫画创编——总结归纳

“漂流漫画”是以创编漫画的形式帮助学生一起梳理欣赏知识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名人漫画创编”的图画形式自制“微漫画”,作为整理复习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只动脑的欣赏,这样更符合高段段学生手脑协调能力强的特点。

【案例二】画家故居——画家漫画形象设计

在漫画设计基础上整合欣赏知识,试着用夸张的漫画语言为喜爱的画家设计肖像漫画,比单一的识记知识点让人更加深刻,对画家的人格与艺术作品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不仅知其人更知其画。小小的漫画,承载着满满的敬意。用创意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画家们的敬意,这更是一次人文熏陶。

【分析】通过为名画家绘制漫画肖像,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对画家的认识,同时通过创作作品加深对作品背后的文化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用童心绘漫画的方式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3)最强头脑风暴——思维提升

“漂流漫画”的内容也可以更具挑战性,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用图形创意的方式提升美术设计的创意思维,让学生在设计中感受漫画学习的乐趣。

【案例三】奇思妙想——大胆联想

课堂教授设计方法,学生需要从身边感兴趣的点出发,运用重构与置换的设计方法进行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搭建支架,由学生自主讨论确定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大胆联想用置换与同构的方法呈现在作品中。还有一位同学关注自己的身体,从各个身体器官展开联想,从图像意义上进行联想,结合引发哲理思考的文字语言,予人以启迪。

【分析】设计思维的锻炼离不开大胆联想与举一反三,在关注生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设计语言传递自身的思考,图像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够让画面有了更多层次的体验,在传阅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提升。

总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来叙述校园所见所闻,探究校园生活,补充创意美术练习,从而提升学生创意美术思维,让高段学生喜欢美术。

2.漂流多元,激发“微”趣

“主题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对象可以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内容选择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来选择内容进行创作,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生情与师生情的交织下,激活内驱力,从而促进学习力的提升。

(1)“微漫画”参与对象多元,合作有趣

“微漫画”参与的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个人独立式、同伴合作式、师生协助式三种类型。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达成美术理解,将同伴学习的效能发挥至最大化。由于参与对象的多元化,使得创作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呈现的展示效果佳,既能保持自身的个性又能够融入团队意识,在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中将漫画作业实现方式变得更加有趣、多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内驱力。

①个人独立式:以固定主题为主,由教师自主编写或者学生独立设计完成。这种方式既能够尊重学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②同伴合作式: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多为探究性的微漫画,可以由几名同学或者以小队的形式合作完成。

③师生协助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共同完成微漫画,建立师生联系新纽带。教师与学生进行结对,共同完成一本“漂流微漫画”,通过漫画接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分析】由于参与对象的多元化,使得创作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呈现的展示效果佳,既能保持自身的个性又能够融入团队意识,在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中将漫画作业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内驱力。

(2)“微漫画”实施途径多样,内容有趣

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选择内容进行创作,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的美术学习内驱力,助力美术学习的能力提升。

【案例四】重选择·激兴趣

①必做型和选做型:根据“微漫画”的内容而定,有让学生全体都要完成的,也有自主选择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设计。

②达标型和升级型:根据内容确定一般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微漫画”。让不同层次阶段能力的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题材,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作业设计中去。

总之,组内、班级间相互传阅创作,或者以循环接龙的形式叙述演绎漫画故事。旨在增加同伴间的互动,取长补短,让自主学习与同伴学习共同促进成长。

3.注重指导,融入“微”法

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通过艺术审美让开启智慧,拓展漫画应用的形式,将其与设计进行融合,让“微漫画”的呈现方式更具表现力。

(1)时机按需选择,灵活取材

在授课的不同阶段,因时机不同案例让而进行取材。新授课前,利用以“微漫画”形式进行知识回顾,为新课打下基础。课堂探究时,通过“微漫画”的形式,进行设计练习,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进行复习梳理时,则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将欣赏主题内容和与创意设计内容整合,以“微漫画”的形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巩固习得美术语言,丰富漫画创作的表现力。

【案例五】校园logo,传统出新

在复习阶段,有效的作业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习得新知。因此,教师从校园文化出发,将校园logo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学生创作了许多的独特个性的视觉传达作品。作品厚植于传统,传递出了新的校园文化内涵。

【分析】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从身边灵活取材,根据不同的时机进行编排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复习阶段将旧知与新知巧妙衔接,创造性的融入文化特色,让学生在漫画设计的应用过程中传递爱校、爱家乡的精神文化,做一个有担当的小小设计师。

(2)合理联想想象,独具特色

在创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热情,大胆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作品。学生既是创作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在感受创作的喜悦。

【案例六】大胆联想,名画穿越

通过大胆的联想与想象,让名画中的人物穿越到不同的场景,在名画人物身上投射自身的经历,增加趣味演绎,让名画不再那样高冷,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分析】每一幅创绘漫画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让个人灵感的星星之火,点燃班级的创作之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投射自身影子,既能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又能让学生的绘画作品独具特色,从而使得创作内容更加多元化。

(3)肯定不同形式,放飞灵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尝试不同的形式的创作,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对学生的想法要具有包容性,让学生敢想、敢画,在自主与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火花,从而营造出和谐美术学习氛围。对学生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在创作中成长。

【案例七】微漫画“动起来”

同一主题下的系列微漫画可以经过多媒体工具制作,让静止的漫画“动”起来,如将一些漫画制作成定格动画,这种形式广受同学们喜爱。搭配上合理的音效能够让画面语言更加丰富,微漫画的演绎又增加了多一种形式。

【分析】微漫画在不同形式的场景进行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培养设计意识,从而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设计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

总之,由于每个学生的绘画水平不同,创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漫画”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于在构图造型、叙事能力上要求较高的习作而言的。注重对学生智力、情感、艺术性和创造力的全面挖掘,让学生与美不期而遇,从而提升美术素养。

4.漂流展示,持续“微”力

在主题式的学习中,通过漂流展示,积聚“微”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自主的整理性学习,精选展示既有线下的生生互评,又有线上的家校联动评价,以评促学,从而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充分展示,积累美术自信。

(1)自订成册——“漂流微漫画”整理学习

由教师牵头进行漫画主题设计,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微漫画整理成册,方便美术知识的梳理,以及后期的巩固学习。同时又可以作为个人的美术学习成果,体现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2)生生互换——“漂流微漫画”互换阅读

在班级间形成传阅微漫画的氛围,学生之间优秀的漂流漫画互相传阅,相互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借助微漫画中的美术欣赏知识,更好地学习美术欣赏。同时,通过漂流漫画,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荣誉感。

(3)精选展示——“漂流微漫画”竞选评比

通过开展漫画的评比活动,选择设计最精美的漂流漫画,内容最丰富的漫画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补充完善美术欣赏内容,设计个性化、有主题、有意思的漂流微漫画。

总之,对于学生在“微漫画”当中呈现出来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可以通过班级内的交流、班级圈、校刊投稿等多种途径进行展示。调动学生坚持画笔记录的持久性,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反思展望:教学再探究,“微”处闪创意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视角,漫画能够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五个要素集中在一起,通过主题式学习,以“漂流漫画为载体”,能够使今后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有趣,学生的创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1.让学生经历自主设计、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感受美术的价值与魅力,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也为教师的教学探索新的模式,助力教学现状的改善。

2.让学生更愿与教师相处,同时改变教师观念,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小小的漫画是链接师生之间的纽带,它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漫画创作中来,分享自己的情感,获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添了新桥梁。

3.加强学生对同伴作业的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美术创作的意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对美术语言组织能力、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美术能力发展。打造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创作,个美其美,美美与共,促进生生发展的新途径!

总之,通过主题式的漫画教学,借助“漂流微漫画”这一形式,学生不仅能够拓宽漫画创作与美术视野,还能够与同伴间建立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在漫画创作中,学生的个性、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学生的文化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漫画形式美术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美术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