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

2022-09-30 00:43孙双丹李文侠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动力性肠梗阻结肠

孙双丹,李文侠

(柘城中医院 外科,河南 商丘 476200)

结直肠癌多因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引起,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常用方法,其中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特点,可缓解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限[1]。部分患者术后会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导致患者发生腹痛、腹胀等不适反应,影响康复进程[2]。因此,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非常重要。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动力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柘城中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40例结直肠癌患者,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3]中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检查确诊;②初次确诊;③于柘城中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④随访时间≥1个月。(2)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疾病;②伴有严重感染;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⑤合并精神障碍,依从性较差。340例结直肠患者中男185例,女155例;年龄47~62(54.93±2.20)岁;肿瘤部位为结肠129例,直肠211例;肿瘤病理分期Ⅰ期103例,Ⅱ期78例,Ⅲ期97例,Ⅳ期62例。

1.2 动力性肠梗阻判定标准及分组方法术后30 d,根据《实用内科学》[4]中动力性肠梗阻标准判定:(1)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项主要症状;(2)腹部检测可见肠型,麻痹性梗阻时无绞痛、肠鸣音消失或全腹均匀膨胀,痉挛性梗阻时突然发作或消失剧烈腹痛,肠鸣音减弱但不消失,间歇期不规则,未发生腹胀;(3)X线腹部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见,麻痹性梗阻时,全部胃、结肠、小肠均有大致相同程度的胀气,而痉挛性梗阻肠无明显扩张、胀气。将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反之纳入未发生组。

1.3 基线资料统计方法设计患者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内容主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饮酒史(有、无)、糖尿病(合并、未合并)、高血压(合并、未合并)、高脂血症(合并,未合并)、腹部手术史(有、无)、肿瘤部位(结肠、直肠)、肿瘤病理分期(Ⅰ~Ⅱ期、Ⅲ~Ⅳ期)、术前低蛋白血症(合并、未合并)、分化程度(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手术时间。

2 结果

2.1 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3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经评估,45例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占13.24%(45/340);295例未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占86.76%(295/340)。

2.2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基线资料比较发生组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基线资料比较

2.3 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表1中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结肠肿瘤、肿瘤病理分期Ⅲ~Ⅳ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是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动力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结直肠癌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癌细胞易转移到其他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手术,由于腹腔镜下术野清晰直观,有利于医生术中操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5]。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多种因素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影响患者排便、排气,增加患者住院时长,有碍于术后康复进程[6]。任彩琴等[7]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为8.29%(32/386)。国内其他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在2.80%~28.00%[8]。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为8.33%(5/6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部分结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存在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风险。因此,积极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对促进疾病康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经初步比较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未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肿瘤、肿瘤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当患者肿瘤在结肠部位时,术中需将部分小肠、结肠切除,较直肠肿瘤而言,手术范围较大,术区血管和淋巴管损伤的概率较大,肠道结构损伤较为严重,增加了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9]。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应及时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针对结肠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时需仔细专注,尽量缩小手术范围,以便减少术后并发动力性肠梗阻。肿瘤分期越高说明恶性肿瘤侵袭范围越广,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术中需进行淋巴结清扫,从而增加对淋巴管和淋巴干的损伤,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10]。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及时诊断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针对分期高的患者商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通常术后切口部位炎症反应更严重,易导致肠壁水肿扩张,增加肠内外炎症渗出,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易增加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率[11]。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对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减少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手术时间越长说明术中进展不顺利或手术难度越大,增加了术中使用的麻醉药剂量,对肠道的麻痹时间越久,越容易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还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影响组织血液循环,加重术后应激反应。同时手术时间越长,说明腹腔器官暴露在外的时间越长,延长了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进而增加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12]。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应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并制定对应手术方案,术中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以便降低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与结肠肿瘤、肿瘤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方案,以降低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

猜你喜欢
动力性肠梗阻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某小型电动清扫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
军用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技术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