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概算收入与实际成本对比研究

2022-09-30 06:15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精调概算定额

王 斌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1 引言

随着国家铁路的高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km,其中高铁超过4万km。为满足高速行车条件,轨道调整工作贯穿了轨道施工全过程。近年来,施工现场反馈关于轨道精调方面的问题较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一是轨道调整定额、施工规范、实际施工(铺轨单位、精调单位)的工作界面划分不清晰,导致其工作内容、责任及相关费用等存在争议与不足,二是轨道精调(含精调件)定额概算费用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施工单位需增加大量投入才能保证通过验收。

2 轨道调整概述

轨道调整是铁路工程轨道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轨道施工的全过程,其中轨道精调是轨道调整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施工阶段轨道精调和无缝线路铺设后轨道精调两个阶段[1]。其施工顺序为无缝线路铺设—长钢轨应力放散—钢轨锁定—轨道精调。按照现场施工阶段划分,可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为进一步研究问题原因及对策,本文收集我国轨道精调现行定额、相关规范及19个铁路项目在轨道精调施工期间的有关资料,研究无砟轨道、有砟轨道的轨道精调工作界面、内容,对定额概算费用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与建议。

3 轨道调整定额、规范与施工界面分析

3.1 轨道调整定额

«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轨道工程(国铁科法﹝2017﹞33号,以下简称“现行轨道定额”)规定,现行轨道定额按“静态验收前调整、静态验收后调整”进行划分,分为无砟轨道调整、有砟轨道调整、无砟道岔调整、有砟道岔调整四个子目。

3.2 轨道精调验收规范

原铁道部2012年«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规定,铁路项目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和正式验收五个阶段。

目前,铁路工程的轨道精调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其中,«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2018)和«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8)分别对无砟(有砟)轨道(道岔)静态铺设精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铁路工程的轨道静态调整符合标准要求后进行动态调整,线路动态质量检测应符合«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 10461—2019)和«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 10761—2013)的规定。

3.3 轨道精调施工

依据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加强客专项目轨道精调工作的通知»(工管线路电(2013)221号)相关要求:“对于无砟轨道,联调联试之前可由施工单位精调或委托工务部门精调,原则上第一遍精调可由施工单位进行,工务部门参与,并在无缝线路锁定、焊缝质量探伤与平直度打磨方面给予技术支持。第二遍及以后精调由铁路局工务部门负责,施工单位负责轨道测量、配件供应及劳力配合等工作。联调联试期间应委托工务部门精调。”施工通常以线路锁定为分界点,静态验收前(锁定完成前)由施工单位施工,静态验收后(锁定完成后)由路局工务部门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路局工务部门需要提供配合。

轨道精调工序(工艺)主要分为联调联试前轨道调整(锁定前)、联调联试期间轨道调整(锁定后)[2]。其中,联调联试期间轨道调整(锁定后)根据实施主体不同又可以分为路局完成部分和施工单位配合部分。路局主要轨道精调内容为数据采集,精调轨距、水平、高低、正矢,并出具调整方案,测量、松紧扣件、更换精调件[3]。循环3~5遍,遍数与TQI要求有关[4]。轨道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简称“TQI”。TQI是轨距、水平、三角坑、左轨向、右轨向、左高低、右高低七项动态检测数据标准差之和的统计结果[5]。TQI值表示200 m区段轨道状态离散程度[6],数值越小,表示轨道的平顺程度越好、波动性也越小。施工单位配合的主要内容为配合测量、配合松紧扣件、配合更换精调件;负责精调件的采购存储运输、负责标准件的回收及场地清理;现场安全防护及技术管理[7]。

4 轨道调整定额费用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4.1 无砟轨道(不含精调件)定额费用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根据对沪昆、赤喀、成绵乐、京张、京沈、郑徐6个样本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无砟轨道调整(不含精调件)的概算综合指标[8]样本项目平均值为15.94万元/km,实际施工成本(不含精调件)14.48万元/km,无砟轨道调整(不含精调件)实际施工成本占概算收入(不含精调件)的90.8%,见表1[9]。

表1 无砟轨道精调定额费用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4.2 有砟轨道调整(不含精调件)定额费用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根据对德大、兰渝、永广、连盐、海南西环、九景衢、沪通、梅汕、银西、津保、张呼11个样本项目有砟轨道调整(不含精调件)概算综合指标[10]平均值为6.67万元/km,实际施工成本(不含精调件)18.47万元/km,有砟轨道调整(不含精调件材料费)实际施工成本占概算收入的277%,见表2。

表2 有砟轨道精调定额费用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4.3 精调件材料费概算收入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在概预算编制阶段,设计单位根据经验更换率计列精调件更换费用,实际施工中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实际精调件更换数量大,材料费用远超概算收入。样本拉林项目实际精调件材料费用超概算收入1 687万,实际占概算收入1 007%;盐通项目实际精调件材料费用超概算收入5 626.56万元,实际占概算收入4 867%;张呼项目实际精调件材料费用超概算收入948.57万元,实际占概算收入1 950%,见表3。

表3 精调件材料费概算收入与施工成本对比分析

5 结束语

经过收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现行规定定额、并对6个项目的无砟轨道、11个项目的有砟轨道施工成本及3个项目的精调件材料费施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轨道精调是铁路工程轨道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无缝线路轨道铺设,待长钢轨应力放散、轨道进行锁定后即可进行轨道精调工作[11]。此阶段的轨道精调又可分为联调联试前的轨道精调和联调联试期间的轨道精调两个阶段。通过对现行轨道定额的分析研究,发现现行定额只涵盖了铺轨之后的轨道精调,从子目上看,只包含“静态验收前调整”和“静态验收后调整”两个定额子目,与实际施工中施工阶段轨道调整、联调联试前的轨道调整和联调联试期间的轨道调整三个阶段有所不同,与«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8)规定的“轨道静态调整符合标准要求后进行动态调整”的工作界面、工作内容不相同,这就造成了铺轨施工单位、精调单位及提前介入的路局等单位发生的精调费用存在巨大差距。

(2)无砟轨道调整在精调件材料费用据实计列的前提下,现行轨道定额综合指标能满足现场实际建设的需要。

(3)有砟轨道调整在精调件材料费用据实计列的前提下,因施工单位委托铁路局施工部分的合同额较高,导致有砟轨道(不含精调件)施工企业承担的费用均高于概算收入。

(4)轨道精调的主要方式为更换精调件降低TQI值,精调费用受精调件更换率影响较大。概预算精调件费用较低,实际施工因运营管理单位提出的轨道工程有关要求高于验收标准、更换的精调件无法利用等原因,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实际精调件更换数量大,材料费用远超概算收入。不同建设单位对超概算精调件的费用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建设单位不同意按实际调整精调件更换率据实计列,则将由施工单位承担该费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增加巨大投入才能保证通过验收。

(5)经实际施工成本与现行定额进行对比分析,今后新编修订的有砟、无砟轨道精调定额的工作内容、人工、机械消耗量及费用标准需进行调整,增加精调件更换率[12],从而满足合理确定同期建设规程规范、设计标准的有砟及无砟轨道静态验收前及静态验收后轨道精调工程造价的要求,提升铁路轨道造价管理水平,解决轨道精调费用不足的矛盾。

猜你喜欢
精调概算定额
CTRSⅢ型无砟轨道板智能快速精调设备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EPC项目设计的概算控制和管理探讨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精调施工成本分析
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浅述
全面概算视角下的工程概算管理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