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及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分析

2022-10-11 07:39梅宏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肺部机体肺癌

徐 伟,王 鹏,梅宏波,王 菲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呼吸内科; 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检验科,江苏 淮安 22300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老年群体是肺癌发生的主要群体之一。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接受手术治疗其生存率仍较低,只能进行化疗以控制患者病情。随着化疗的进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气道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压迫而出现呼吸阻塞不畅,疾病后期出现恶液质将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呼吸肌运动无力和免疫低下,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显著升高。肺部感染可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负担,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及时了解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肺部感染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收治的278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肺部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242例)和感染组(36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2]中中晚期肺癌的诊断标准者,同时感染组患者符合《内科学(第7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者;无化疗禁忌证者等。排除标准:化疗前即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造血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患者入院后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类型、TNM分期[4]、化疗药物种类、化疗时间、化疗前卡式评分(KPS)[5](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状况越好);化疗后,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4 mL,离心(35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型号:AU5800)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②将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单因素分析278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6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95%(36/278)。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NM分期Ⅲ ~ Ⅳ期、化疗前KPS评分≤ 80分、化疗药物种类两种及以上、化疗时间>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 30 g/L、化疗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 90 g/L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例(%)]

2.2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NM分期Ⅲ ~ Ⅳ期、化疗前KPS评分≤ 80分、化疗药物种类两种及以上、化疗时间>2个周期、化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 30 g/L均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2.980、2.710、3.010、2.550、3.077、3.010、2.445、3.582,均P<0.05),见表2。

表2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破坏患者的呼吸道纤毛黏液系统,引起患者肺受损,且同时化疗可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多脏器功能衰退,加之需要接受各种侵入性检查等,更易发生肺部感染。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后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且治愈率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95%,这与沈苗红等[6]的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接近,说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较高,因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NM分期Ⅲ ~ Ⅳ期、化疗药物种类两种及以上、化疗时间>2个周期、化疗前KPS评分≤ 80分、化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 30 g/L均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为,高龄老年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生理性下降,同时化疗可引发骨髓抑制,损害患者机体造血功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病原菌容易入侵患者呼吸系统并定植,使得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升高[7]。对于高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需根据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和肺功能情况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增强免疫药物和保护肺功能药物治疗,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进而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代谢异常,肺部易出现微循环障碍,降低粒细胞趋化和黏附功能,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菌的吞噬能力降低,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8]。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应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由于肺功能严重受损,长期处于缺氧或较高炎症浸润状态,使得呼吸系统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而化疗会对患者肺部组织细胞造成进一步损伤,增加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9]。因此需要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改善其肺功能,防止患者病情急性发作,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运动锻炼方案,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TNM分期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的重要方式,处于Ⅲ ~ Ⅳ期的患者病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者发生远处转移,与Ⅰ ~ Ⅱ期的患者相比加速了器官的衰竭,机体免疫力更低,因此更易发生肺部感染[10]。因此对于TNM分期Ⅲ ~ Ⅳ期的老年肺癌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化疗外,可采用肺动脉栓塞、放疗等治疗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同时针对患者肿瘤细胞转移靶器官进行保护器官功能治疗,降低器官衰竭的风险,保护患者免疫力,进而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KPS评分越低的患者身体状况也越差,越不能忍受化疗刺激,化疗后更易出现感染[11]。因此对于KPS评分低的患者,需要分析导致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差的因素,待增强患者体质和对化疗的耐受性后再进行化疗,可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化疗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遗传物质合成、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相关蛋白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进而杀死肿瘤细胞,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如碱化药物、嘌呤类抗代谢药物、叶酸等均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可损害患者正常的组织细胞和免疫细胞,且联合化疗比单一药物化疗的不良反应更大,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也越大,同时化疗疗程越长,患者机体耐受力也随化疗逐渐降低,免疫力持续下降,增加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此化疗药物种类两种及以上、化疗时间>2周期均会增加患者肺部组织与免疫系统的损伤情况,进而诱发肺部感染[12]。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合理使用化疗药物,尽可能缩短患者化疗时间而减少患者肺部损伤,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白蛋白水平过低说明患者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多种免疫细胞因子合成受阻,使得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抵抗外来病原菌的侵袭而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3]。因此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加强患者机体营养摄入而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综上,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NM分期Ⅲ ~ Ⅳ期、化疗前KPS评分≤ 80分、化疗药物种类两种及以上、化疗时间>2周期、联化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 30 g/L均为影响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防治措施以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猜你喜欢
肺部机体肺癌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邓俊峰作品选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