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学作业的优化策略
——以“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

2022-10-12 01:17齐婷婷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习题双减

文∣齐婷婷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些文件对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作业的数量、用时,还要关注学生作业的质量。

2021年8月,《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基于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探索。2021年9月,笔者从作业用时、内容、难度、形式、评价反馈等方面对G市初中生物学作业的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覆盖G市11个区,共有707名教师参与填写。调查显示,初中生物学作业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占61.81%,能在10分钟内完成的占94.62%。这反映了G市初中生物学作业量相对适中。

在继续控制初中生物学作业数量、用时的基础上,教师该如何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教学实际的思考,对优化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作业设计要立足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注重探究和实践,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等提出明确目标要求。这些都明确初中生物学作业的价值除了巩固知识、诊断学情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作业应有育人,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和科学思维等价值。优化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可从知识取向逐渐转变为能力和素养立意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图1所示习题的设计是简单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知识层面,学生仅靠简单的记忆就能完成习题。图2所示的习题则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养成观察和思考的科学习惯。习题目标从知识取向转为能力和素养立意。

图1 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作业设计

二、作业内容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精编、精选

调查显示,G市初中生物学作业中习题类作业占91.23%,习题来源最多的是习题册,占84.44%;其次是教材课后习题,占70.16%;还有教师会改编、创编习题。课程标准是初中生物学教—学—评的重要依据,无论何种习题,其设计是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聚焦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这样才能避免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教师即要避免偏题、怪题,避免将作业的设计聚焦在超标的内容或细枝末节的内容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完成作业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种子的萌发”一课作业前,教师应首先明确该节课是关于课程标准第四学习主题“植物的生活”的内容。涉及“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图2、图3中的习题都是围绕课程标准中重要的生物学概念设计。同时,分别结合了课程标准中“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其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的学习活动建议。除此之外,与课程标准中“基于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境,描述生物学现象,运用生命观念解释产生特定生物学现象的原因”的学业质量要求相一致。

图2 能力和素养立意的作业设计

图3 围绕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

三、作业难度要符合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

调查显示,60.54%的教师会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设计初中生物学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教师可以尝试设置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三个进阶层级,提升题和拓展题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听取教师建议选择完成,尽可能使作业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图4中的三道习题都有依据课程标准中“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同时结合课程标准中“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的学业要求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的学习活动建议而设计。但三道题从课内到课外、从书面到实践、从单一到综合,从理解到分析应用,从独立完成到合作完成,其要求层层递进,开放性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材施教。

图4 分层的作业设计

四、作业形式要丰富多样,书面与实践有机结合

调查显示,G市初中生物学作业中习题类作业占91.23%,观察类作业占38.47%,除此之外还有实验、阅读、调查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如图5)。G市初中生物学教师习惯将实验、阅读、调查、制作以及探究活动等非书面作业称为开放性作业。这些作业的设计改变了枯燥单一的作业形式,将习题类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性完成作业的空间。一方面学生对作业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书面的知识运用于探究实践中。教师通过形式多样作业的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等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图5 G市常见初中生物学作业类型

“种子的萌发”一课,除习题类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其他条件”“发豆芽”等实践活动。学生完成“种子萌发的条件”相关习题类书面作业后,可完成图6中的探究类作业。这样将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结合,将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结合,将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与合作完成的作业结合,在学生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这也是符合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等课程理念。

图6 有关“发豆芽”的探究类作业设计

五、作业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要有所提高

调查显示,57.31%的教师会全批全改学生的作业,28.36%的教师会进行抽查批改;83.65%的教师会根据学生作答情况部分讲解,13.89%的教师会进行全部讲解。《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指出,教师要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认真分析学情和批改作业。作业批改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作业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明确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关于“种子的萌发”的习题类书面作业,教师不能不批改或简单地勾画对错,应适当增加批注和评价,增加师生间关于作业的互动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准确把握学生作业情况,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

关于“种子的萌发”的开放性作业,教师的评价与反馈不能简单地流于形式。教师可组织学生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作业的成果和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反馈。

总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是减轻作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条件。“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作业不仅要控制作业用时,还要从作业设计、作业内容、作业难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如图7)。只有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才能做到“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才能保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高效达成。

图7 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模式

猜你喜欢
生物学习题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