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历史根基不可动摇

2022-10-13 17:25于海龙
环球时报 2022-10-13
关键词:邦交历史观正常化

于海龙

邦交正常化50周年是今年中日关系的一大主题。50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中日关系的快速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中奠定政治基础。50年后,中日双方在回首往昔之时理应温故知新,坚守两国关系的历史根基。-为此,两国政府及人民尤其日本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应坚守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心。在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的20世纪70年代,意识形态迥异的中日两国能够实琬邦交正常化,深刻体现出当时中日双方领导人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实强大践的充分政治证明胆识,友好。50和平年来相漩的符合中日崭国人民的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近年来一个消极的趋势是,日本对华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右翼思想和冷战思维影响,不仅在深化中日友好合作问题上畏首畏尾,很多时候甚至急于在中美战略竞争中选边站队,甘当美国“排头兵”“马前卒”,在国际社会上鼓噪炒作“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正常运转。因此,今天的日本政府尤须重温5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政治领导人的初心,在“以邻为壑”和“以邻为善”之间作出真正符合日本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的决断。

二是要坚持树立作为双边关系根本的正确历史观。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中日联合声明》曾就历史问题达成重要共识,明确提出日本方面痛感牡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等等。体现相关内容的《中日联合声明》是中日关系50年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当时日本政府坚持正确历史观的体现。但近年来,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与新民族主义思潮泛滥,日本政府在部分保守主义政客与右翼势力鼓动下,为摆脱战后体制束缚、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而不惜罔顾事实,不顾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与诉求,试图淡化、歪曲日本侵略历史,在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和钓鱼岛等一系列历史或领土问题上的言行,与两国邦交正常化初期的正确历史观渐行渐远。这些做法蚕食着两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极大破坏了中日关系在历史问题上的根基。

三是需维系和发掘中日友好更充足的民间动力。中日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在邦交正常化之前,中日两国就已开始多领域的民间外交,通过“以民促官”方式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如今,虽然以高市早苗等为代表的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具有鲜明的“亲美反华”特征,损害了中日友好合作的氛围,制约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但需看到,两国在深化相关领域合作方面仍有较强的共同需求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两国绝大多数民众也希望继续和平、友好、稳健地推进双边关系。因此,在重温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同时,也要坚守中日友好的历史渊源和民间动力,切实开展民间外交,并赋予中日民间外交以新的内涵与动力。

经过50年的风雨洗礼,中日关系再次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温故知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都应该成为今后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词。两国应在重温历史、坚守底线的同时,探索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指出的,在即将开启下一个50年征程之际,中日双方既要重温建交初心,汲取历史经验,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健康稳定发展;也要思考构筑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赋予两国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学者)

猜你喜欢
邦交历史观正常化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研究
大陆整顿旅游危及台湾“邦交”?
优势视角和增权取向的高校心理辅导实践与反思
用“正常化”战术攻克心灵堡垒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诱因探析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战后改造与国家态度:德国的“正常化”之路
颜惠庆与中苏邦交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