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名副其实的魔性植物

2022-10-13 05:30金铃儿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9期
关键词:魔芋块茎

●金铃儿 编

“胖子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吃多了,是要还的”。但如果你吃的是这种食物,可能就不需要还了,那就是——魔芋。魔芋低热量又饱腹,市面上可选择的魔芋产品也很多,魔芋丝、魔芋面包、魔芋豆腐、魔芋代餐粉……你见过魔芋开花吗?你知道为什么用黑色的魔芋块能做出白色的魔芋丝吗?

突起的魔芋根状茎

炎皇大帝夫人与魔芋

古传,轩辕黄帝制衣裳,神农炎帝尝百草,炎皇大帝种食粮。炎皇大帝的夫人是麻婆娘娘投胎,夫唱妻和,相濡以沫,走遍神州大地,遍寻能让人吃的各种粮食。一天夫妻俩乘着白鹤,来到白鹤洞山上的老虎垭,只见漫山遍野横七竖八倒了不少人,老幼病弱更是不计其数。麻婆娘娘细细一瞧,他们都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于是把当地土地爷叫来,一询问,才知道是前几天从西天来了一个魔鬼撒下这些射麻舌的黑园果果,既不像洋芋,又不像芋头,因这里三年饥荒,人们饥不择食,吃了这些果果,毒性发作而倒下。土地老爷说:“我探听过,这魔鬼撒下的黑砣砣,叫魔芋,又叫鬼芋,要吃必须加一种药,炮制熟透后才能吃。”炮制好的魔芋,具有饱肚、养颜、清肠、防癌、解毒之功效,但这秘方在魔鬼手里,他不肯拿出来,麻婆当即在老虎垭上,垒起七星灶,砍来粟木柴,对着西天焚水煮西天魔鬼,烧煮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魔鬼烧成灶灰,煮成碱水,用灶灰泡成的碱水煮魔芋,麻味素没有了,也不射嘴麻舌头了,吃起来美味可口,风味无比。麻婆无私地把这种用碱水磨魔芋煮魔芋的秘方奉献给世人,从此魔芋这种绿色食品养育了中华大地一代又一代人,后人为纪念麻婆娘娘的功绩,为她专修了一座“伙夫寺”,并在寺前支起高达数百丈的巨型石登子。

魔芋的老家在中国

魔芋美食很受大家的欢迎,尤其发源自日本的街头平民小吃熬点,上世纪经日资便利店引入中国,摇身一变成为更接地气的“关东煮”。现在,关东煮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尤其是上班族喜爱的日常小吃之一——嫩滑溏心的白煮蛋,多汁入味的去皮白萝卜,再来几串弹牙的魔芋丝和昆布卷,一份懒人的丰盛午餐就这么搞定了。不过你知道吗?这其中在东瀛食材界C位出道的魔芋,其实来自中国。

关东煮,也是许多人的“深夜食堂”菜。

魔芋植株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魔芋了,食用历史也相当悠久。只不过那个时候,魔芋的名字并不叫魔芋,而是叫蒟蒻。那个时候川蜀百姓就善于用魔芋制作美食,他们用草木灰浸泡的水来处理魔芋,使其形成酷似多孔海绵、味道鲜美、饶有风味的魔芋豆腐。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在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制作这种口感特别的食品。

将魔芋美味发挥到极致的日本原来并不产魔芋。但早在绳纹时代,日本就从朝鲜半岛引入过魔芋,直到17世纪早期,日本才从中国大规模引入魔芋。魔芋从中国传到日本,深受日本人喜爱。很长一段时间,魔芋的种植和制造加工技术都被垄断在一些藩主手里。之后由于种植和制作技艺的成熟和突破,加上日本官方的推广,在大正时代,魔芋才慢慢从僧侣贵族独宠的一味养生药材,变成街头巷尾的平民小吃,几乎每户每餐必食之,是日本民间最受欢迎的风雅食品,而且日本厚生省还明确规定中小学生配餐中必须有魔芋食品。在日本魔芋有15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有100多年的魔芋精粉加工史,而中国虽有2000多年的民间栽种历史,但真正的魔芋精粉加工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魔芋粉总量约为2.5万吨,其中,中国产量约为1.5万吨,排在第一位,日本年产量约为6500吨,排在第二。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魔芋原料生产大国,并形成了涵盖种植、加工和制品为一体的魔芋产业链。

魔芋开花至少需要5年

魔芋在每年生产中,其地上部分只生长一片大型复叶,且花叶不见面,长叶就不开花,开花就不长叶,长势极为特别。魔芋叶柄粗壮、中空,表面光滑或粗糙具疣,底色一般为绿色或粉红色,上有深绿、浅绿、暗紫色、褐色斑纹,且斑纹形状各异,是区别不同品种的重要标志。

魔芋开花一般至少需要5年,之所以很少能见到,是因为大部分魔芋没等开花,就被收获制成魔芋丝了。魔芋的花由地下块茎直接抽出,有时能达一米多高,颇为壮观,而且这时候是没有叶片存在的。它们具有天南星科的特征——漏斗形的佛焰苞,只不过魔芋的佛焰苞比别的成员来的更加硕大和艳丽。魔芋资源极为丰富,不同资源花器形状各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魔芋属植物中的泰坦魔芋拥有最大的植物花器,花器直径可达1.5米,高可达3米。

各种花器

佛焰苞内部托着一根柱状的“枪”,这是魔芋的肉穗花序,它由3部分组成:最上头的紫黑色棒状物,是肉穗花序的附属器,由不育的雄蕊和花序轴合生而成,性成熟时期会散发腐肉般的臭味,吸引食腐昆虫前来授粉;下头靠近基部的是魔芋的雄花序,一般呈黄色;最下边的突起部位,则是它的雌花序。

魔芋佛焰苞的三部分

美味是多年的等待

魔芋含有大量甘露糖酐、维生素、植物纤维及一定量的黏液蛋白,具有奇特的保健作用和医疗效果,被人们誉为“魔力食品”,有“不想胖,吃魔芋;要想瘦,吃魔芋;要想肠胃好,还是吃魔芋”的说法。魔芋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市场对魔芋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不过,要想吃上美味的魔芋食品,要等上好几年。

魔芋的地面部分,看起来茎叶繁茂,亭亭玉立,其实这部分只是叶片而已。那高挺直立、带着花斑的“茎”,实际是它们的叶柄,可长到一个成年人那样高,再加上叶片是羽状复叶,不断地从叶柄分裂开来,于是就给人造成一种大树般枝繁叶茂的错觉。

事实上魔芋的茎埋藏在地下,呈扁圆形,肉质肥厚,这就是可食用部位。不过要培育成可供加工食用的块茎,往往要经过3~4年的时间。

由于魔芋不耐寒,到秋天地上部分的叶就会衰败,此时若把地下的块茎挖出来,可见上面有一些细小的根状茎,把这些根状茎小心地掰下来,便可以用做营养繁殖扩充种苗。随后把块茎晾干几天,放入仓库贮藏,等到来年夏初再种下。这样年复一年,到第四年,就能得到品质优良的块茎,加工制作成美味的魔芋丝了。

魔芋好吃,但手工制作的过程有些费劲。一般是要把块茎磨成浆,水洗后加入草木灰等碱液才能使之定形。由于魔芋含有草酸钙针晶,直接接触到粘膜或者伤口,会引发灼烧般的疼痛肿胀,徒手去处理块茎的话,也会被刺激到,如同针扎且奇痒难忍。

与其他的块茎块根类作物不同,魔芋块茎淀粉含量很少,主要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也称为“魔芋甘露聚糖”。这种成分在人的肠道中几乎不被消化,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因此,当需要限制卡路里摄入量时,魔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魔芋的制作过程 1.手工削皮 2.洗干净 3.切块擦 4.边擦边加热碱水 5.把器皿中魔芋搅拌物平整放好,等待六小时后把魔芋均分规整。6.切开取出放入锅中加水,灶灰水、石灰水煮。7.锅中魔芋由淡灰色变深色即可。8.取出后用水浸泡就完成了

魔芋为什么能减肥?

魔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部分为地下茎,形状大致呈扁球形。魔芋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及氨基酸、矿物质、生物碱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保健食品之一,但魔芋全株有毒,不可生吃,只能加工后食用。

魔芋加工后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加工得到的精制粉末中一般含有65%以上的葡甘聚糖,通过提升技术可使精制粉末中的葡甘聚糖含量达到80%左右。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葡甘聚糖本身的热量很低,而且对减肥的益处是多角度的。

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只要2~3克魔芋粉,与水接触后即可膨胀为200克左右的半透明粘稠液体。所以,食用富含葡甘聚糖的魔芋制品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延缓胃排空的时间,从而减少食量。

与其他膳食纤维一样,葡甘聚糖也能促进肠胃蠕动,还能“顺带”吸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和过多的胆固醇、脂肪等,随粪便排出体外,有助于润肠通便。

葡甘聚糖在大肠内能被微生物发酵降解成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刺激肠道黏膜L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下丘脑,最终降低饥饿感,抑制人的食欲。

为何魔芋丝魔芋块颜色不一?

目前销售的魔芋食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魔芋丝、魔芋块、魔芋代餐粉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各种魔芋制品除了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也不一样,比如魔芋块一般都是黑色的,而魔芋丝则是白色的。

其实,这主要源于原材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由于魔芋全株有毒,所以必须经过加工才可食用,一般是先将魔芋的块茎磨碎,用水洗去汁液,然后加入石灰,煮沸后再凝结,最后制成凝胶状的可食用形态。

黑色的魔芋块是直接用生魔芋粗加工制作而成,由于生魔芋会夹带着皮等杂质,所以制作出来的成品颜色较深,呈黑褐色。

如果将收获的魔芋洗干净后切碎晾干,再磨成干净的细粉,就得到了魔芋精粉。魔芋精粉一般呈米白色,几乎没有杂质,颗粒也很均匀,由魔芋精粉制成的魔芋丝呈现出白色。

不过,如今有一些黑色的魔芋食品其实也是由精粉制成的,这是因为生产商在其中添加了适量的羊栖菜等海藻的粉末调整颜色,看起来就像是用生魔芋粗制而成的一样。

除了黑色和白色的魔芋食品外,如今的魔芋制作中也常常加入青海苔、豆乳、梅子、辣椒粉、紫苏等各种各样的食材,来为它增添更加丰富的颜色。

魔芋制品不宜长期作为主食

尽管魔芋制品是非常合适的减肥食品,但加工过程会导致其中的营养物质损失,比如魔芋食品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都较低,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的问题。

所以,最好只是在减肥的初期,将魔芋食品作为改变饮食结构和减少食量的食品食用,但应注意食用量,不宜长期作为主食,只可部分替代。

而且,魔芋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对于患有肠胃疾病的人,会增加肠胃消化负担,也会影响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

“魔芋”的魔性不小

比利时迈泽植物园展出一种世界上最臭的花——泰坦魔芋花

我们吃的魔芋并不是一个单一物种,“魔芋”其实是一个大家族。2016年,比利时迈泽植物园展出一种世界上最臭的花——泰坦魔芋花,又叫“尸花”“尸臭魔芋”。这种花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地区,花朵的直径长1.5米,高则将近3米。由于其有腐烂尸体的气味,故被称作“世界上最臭的花”。

泰坦魔芋花的花蕊

在小说《鬼吹灯》中,作者为其虚构了一个传说:它的遥远祖先“尸香魔芋”早已灭绝千年之久,这种魔鬼之花,用它妖艳的颜色,诡异的清香,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由幻象所组成的陷阱,引诱着人们走向死亡,传说中“尸香魔芋花”就是守护所罗门王宝藏的恶鬼。

天南星科魔芋属中有163个种,其中分布在中国的有21个种,其余种类主要散布在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非洲和大洋洲的荒野之中。虽然魔芋家族“人多势众”,但并不是所有的魔芋都可以吃。因为这些植物的块茎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并不是十分友善,所以中国的主要食用品种只有花魔芋(蒟蒻)和白魔芋,印度的主要品种则是疣柄魔芋。其它种类的魔芋因为毒性比较强,都被当成了野生杂草。

魔芋中的生物碱、神经酰胺对于采食的动物具有足够的震慑威力。即便是误食了生的魔芋块茎,也会引起强烈的中毒反应,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还好,我们的祖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把它们做成魔芋豆腐。

疣柄魔芋

猜你喜欢
魔芋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黔产白及不同生长年限的块茎差异
减肥“神器”――魔芋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创新种植模式 拓宽致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