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例

2022-10-13 06:16马存孝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流动人口汉族

马存孝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汉族流动人口来到民族地区创业、定居,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文化交流是流入到民族地区的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交往、互动的丰富内容,对增进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互鉴互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和认识汉族流动人口在民族地区文化适应的现状,揭示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调研地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汉族流动人口为调研对象,通过走访基层政府部门、发放调查问卷、个别对象访谈等形式,进行关于汉族流动人口在民族地区文化适应问题的深度调研。

一、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与和谐民族关系

汉族流动人口流入民族地区后,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入乡随俗的变化,这就是汉族流动人口个体和群体的文化适应。

(一)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文化环境发生改变后,个体和群体有意识地做出具有倾向性的选择行为。美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一些具有不同文化的个体集团发生长期而直接的联系,因而一个或两个集团改变了原来的文化模式所产生的现象。”[1]文化适应的过程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双方或者多方的文化都会发生改变。文化适应过程中,外来的、弱势一方的文化适应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文化适应发生在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在任何民族身上都有发生;文化适应一直都在持续,它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而言,文化适应包括语言适应、文化活动适应、社会关系融入等方面[2]。

民族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考察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适应。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包括胡兴旺等人对白马藏族初中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进行的考察[3],王亚鹏对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心理疏离感的考察[4],陈晓毅进行的考察等[5]。总体而言,我国关于民族文化适应研究的成果数量不多,因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始终是多元一体的格局[6]。以儒家文化为特点的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主流和凝聚核心,少数民族文化汇入主流形成了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在适应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互相融入、彼此融通。从文化的维度上看,流入民族地区的汉族流动人口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从流动人口的身份看,汉族流动人口是弱势群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多地表现出文化的适应。从中华文化的主流出发,汉族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居民都朝着共同的中华文化的方向和趋势演进。

(二)汉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

汉族流动人口流入民族地区,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这是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也具有少数民族和区域文化的个性特征,它是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表现和结果。原有的文化环境发生改变后,汉族流动人口的个体或者群体或多或少会有意识地做出文化上具有倾向性的选择行为。原有环境中诸多文化的形式、内容、表达、传承受到流入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生调整和变化。汉族流动人口来到新的文化环境,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价值观、文化观、角色身份等受到冲击和重构,作为外来人员和弱势群体,汉族流动人口的个体和群体需要接受一些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诸如服饰、饮食、语言、节日等,尝试入乡随俗的文化适应。汉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以儒家文化为特点的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主流和凝聚核心,汉族人口流动到民族地区后,原有文化存续的大背景并未发生实质的改变。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具有多民族和地区文化交融的特征,这种地域文化本身与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因此,汉族流动人口完全融入民族地区文化环境不是汉族流动人口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文化交流的历史趋势和主要方向,而更多的是在文化适应的层面上。文化适应使汉族流动人口的个体和群体能够较快地适应流入地的文化环境,协调好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关系,实现自己的流动目的。

(三)文化适应增进了民族关系

汉族流动人口流入民族地区,文化适应是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民族关系内容丰富的重要体现。文化适应的过程,包括彼此文化接触、文化变化、文化重构与整合三个阶段[7]。来到民族地区的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文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同当地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会对不同于自己原有文化的新鲜事物抱有一定的兴趣,在不断的文化接触中逐步了解、接受,甚至认同,这些意识和行为是与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相向而行的。在彼此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汉族流动人口原有文化的形式、内容、表达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改变可以帮助汉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认识、理解民族地区和当地少数民族,更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对协调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中,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文化不断变化,同时吸纳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也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吸纳新的思想观念,汉族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重构与整合的过程中思想激荡、文化辉映,增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关系。因此,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增进了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情况调查

2017年4月,笔者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开展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情况调查,在当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帮助下,对在这里居家和从业的汉族流动人口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了访谈。

(一)海拉尔区基本情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海拉尔在蒙古语中是“野韭菜地”的意思,海拉尔区是中国共产党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海拉尔区的自然地理气候

海拉尔区地处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结合部,位于东经119°28′—120°34′、北纬49°06′—49°28′之间,东西长7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海拉尔区总面积1319.8平方公里,占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的0.53%;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占海拉尔区面积的2.12%。海拉尔区海拔高度在603.0米至776.6米之间,地貌类型可分为低山丘陵、高平地、低平地和河滩地。海拉尔区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年均降水量为350毫米至370 毫米。海拉尔区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大约一千六百公里,距俄罗斯边界最近距离110公里,距蒙古国边界最近距离160公里[8]。

2.海拉尔区的历史和文化

海拉尔在清朝康熙时期归黑龙江将军管辖,雍正时期建置;清末光绪时期,属于黑龙江行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拉尔于1953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1954年,呼伦贝尔盟下辖海拉尔市;1969年,海拉尔市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海拉尔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2002年,撤销海拉尔市,设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海拉尔区的文化具有多元共生、融合发展的特点,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在这里长期共存、共生、共融发展,这是由海拉尔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决定的。

3.海拉尔区的人口、民族、区划

2019年末,海拉尔区总人口287405 人,其中城镇人口277230 人、乡村人口10175 人;少数民族人口66480人,占海拉尔区人口总数量的23.13%,其中蒙古族38225人、满族8456人、回族8403人、达斡尔族7229人、鄂温克族1678人、俄罗斯族1034人、朝鲜族917人、鄂伦春族192人。海拉尔区的城区分为河东、河西、建设街道、铁道北4个区域,设有胜利、呼伦、健康、正阳、靠山、东山6个街道办事处;郊区有哈克、奋斗2个镇和建设办事处,市区、郊区共设有4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8]。

4.海拉尔区的经济、社会、教育

历史上,海拉尔区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量低,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以手工业作坊为主;第三产业水平低下,服务业门类不齐全。改革开放以来,海拉尔区着重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各领域统筹协调发展。2017年,海拉尔区实现生产总值179.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7.5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30.3:65.6;人均生产总值63170 元。海拉尔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69 亿元,财政总收入25.02亿元,支出29.33亿元。海拉尔区有职业高中学校1所,普通中学校18所,小学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所,在校生共计35145人[9]。

(二)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地,既是呼伦贝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中心,也是汉族流动人口主要的聚集区域。2017年,呼伦贝尔市流动人口为520444人,其中海拉尔区流动人口103502人[10],占呼伦贝尔市流动人口总数的19.89%,在呼伦贝尔市各区、市、旗中流动人口最多,占比最高。当地基层工作人员介绍,流动人口中以汉族流动人口比例最高,占比超过80%,主要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等地,主要从事商业、餐饮、技术修理等行业,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

(三)问卷调查

笔者在当地基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海拉尔区火车站附近某小区、兴华路某市场、呼伦贝尔宾馆附近的某美食城等三个地点,向汉族流动人口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研究。

笔者在海拉尔区的三个调研地点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人)

回收的190份有效问卷显示,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情况如下。

1.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文化接触频繁

流入海拉尔区的汉族流动人口,对不同于自己原有文化的新鲜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同当地少数民族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汉族流动人口原有文化的形式、内容、表达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改变既是民族之间文化接触频度的反映,也是汉族流动人口对海拉尔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体现。我们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可知,在对“您平时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庆祝民族节日吗”的回答中,74%的受访者选择“经常”,21%的受访者选择“偶尔”,5%的受访者选择“从不”,说明汉族流动人口流入海拉尔区后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比较频繁。在对“您是否了解海拉尔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回答中,85%的受访者认为“了解一些”,13%的受访者认为“十分了解”,2%的受访者认为“不了解”,反映出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文化接触的程度。在彼此文化接触中,汉族流动人口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呈现出积极的变化。

2.汉族流动人口基于文化适应的文化变化在各方面均有发生

汉族流动人口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在频繁的文化接触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会发生改变,至少表现在形式上和表达上。汉族流动人口在民族地区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文化适应,从文化适应的需要出发,自身原有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入乡随俗,在形式上、表达上甚至内容上发生改变。我们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对“您平时使用什么语言同本地少数民族群众交流”的回答中,62%的受访者回答“汉语夹杂蒙古语”,29%的受访者选择“汉语”,说明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流动交往中出于现实的需要,表达形式发生了变化,这种文化变化是汉族流动人口在海拉尔区文化适应的重要体现。在对“来到海拉尔,您的哪些习俗受到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改变”的回答中,71%的受访者选择“饮食”,47%的受访者选择“社交礼仪”,33%的受访者选择“服饰”,说明文化形式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出变化,汉族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最明显,哪怕只是形式的变化。

3.文化适应过程中汉族流动人口与海拉尔区少数民族文化在互动中不断认同

文化适应的过程一般包括彼此文化接触、文化变化、文化重构与整合三个阶段[7]。从汉族流动人口的视角看,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是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从文化接触到文化改变继而文化的重构与整合的过程。一方面,汉族流动人口在海拉尔地域文化中感受到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交融的气息,包含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质;也体验到了不同于自己以往文化的新文化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形式、内容、表达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彼此不断互动交流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

4.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中依然存在障碍性因素

问卷调查反映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影响了汉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过程。我们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对“请您列举几个和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主要障碍”的回答中,41%的受访者选择“语言”,23%的受访者选择“生活习惯”,12%的受访者选择“教育程度”。语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等因素成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主要障碍,这些障碍影响了文化交流,对协调发展民族关系具有不利影响。

三、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体现,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影响因素

在文化互动交流中,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是文化适应的主体,从自身角度而言,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汉族流动人口有主动文化适应的积极意愿

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多的经济收入,文化适应如果可以助力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流动人口是非常愿意进行文化适应的。我们从调研中可以看到,来到海拉尔区的汉族流动人口的主动文化适应意愿很强烈,他们认为这样的文化接触和文化改变有助于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益。访谈中,被访者乙说:“来到新的地方,只有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才能扎住根,发展下去,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地来的汉族群众了解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加深对蒙古族的认识,少数民族群众和我们距离更近了,民族关系更好了。”①

2.文化适应是汉族流动人口文化互动交流的必然选择

来到海拉尔区的汉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角色虽然是属于弱势群体的外来流动人口,但是汉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海拉尔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数量也是最多的。因此,从人口流动的视角看,汉族流动人口是海拉尔区弱势的外来人员;从文化交流的视角看,汉族文化背景并非海拉尔区外来的、弱势的文化形态;海拉尔区是多民族杂居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当地鲜活的存在。因此,文化适应是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互动交流的必然选择,这是出于流动目的的文化适应,并非完全的文化融入。访谈中,被访者丁说:“海拉尔不是纯民族地区,本地汉族人口是多数,汉族流动人口来这里,文化的大环境没有变,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这里有很多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的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适应,当然也有融入,但不是重要的方面。”②

3.文化适应的程度取决于汉族流动人口经济交往的程度

文化适应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交换基础之上。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主要的社会活动是经济交往活动,主要的社会关系是经济交往关系。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频度、范围、效果取决于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程度。谈到对少数民族语言适应时,被访者甲认为:“做生意有时候用得上蒙古语,这里的蒙古族年轻人基本都会普通话,有时候和他们用蒙古语交流,感觉比较亲切,买卖容易成交。”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来到海拉尔区的时间越长,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经济交往的时间越久,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程度相对越深,说明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汉族流动人口经济交往的程度决定了文化适应的程度。

(二)客观影响因素

从客观角度看,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方政策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少数民族居民层面等。

1.地方政策层面

海拉尔区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工作,作为流动人口的主管部门,海拉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有专职负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各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流动人口工作站,在流动人口居住管理、经商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咨询,帮助流动人口尽快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环境。这样的政策支持能够使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尽快适应当地环境,专心从事经济交往活动,对加快和加强文化适应的速度和程度、促进当地民族团结具有积极的影响。

2.社会环境层面

从社会环境的层面看,海拉尔区历史上是多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区,从最早的东胡、匈奴再到后来的鲜卑、契丹、蒙古,直到今天在这里聚集、繁衍、生活着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十几个民族,各民族互通有无、和睦相处的历史传统传承至今,包容共处的社会氛围是促进当前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积极影响因素,对各民族增进互相认同、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3.少数民族居民层面

海拉尔区本地的少数民族,城区的蒙古族、回族较多,郊区以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居多。长期以来,在与汉族流动人口的相处中,人们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当地基层干部介绍说,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良事件。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向流入的汉族群众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能,汉族流动人口向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本地的文化、历史,拓展了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种和谐的民族关系氛围积极促进了汉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程,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巩固。

(三)负面影响因素虽然不是主流,但是需要引起重视

文化适应过程中阻碍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性因素,在调研中主要反映在语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等方面。从长远来看,为了协调汉族流动人口与当地少数民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这些负面影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通过政策制定、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等方式,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这些负面影响带来的潜在隐患。访谈中,被访者丙说:“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大部分流动人口做生意,接触的少数民族群众多,大家接触多了,互相了解了,关系自然不会差。但是个别流动人口做生意不讲诚信,容易招致反感,民族之间的感情就疏远了。”④

四、进一步推进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交流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适应交流是流动人口在经济交往基础上的重要流动内容,大力推动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交流,对海拉尔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优化和调整相关政策,进一步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

长期以来,海拉尔区十分重视流动人口工作,针对涉及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海拉尔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流动人口的相关工作;从海拉尔区的多民族区情出发,着眼于民族团结,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长期以来,包括汉族流动人口在内的流动人口,对海拉尔区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海拉尔区需要进一步关注汉族流动人口的发展态势,在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相关政策的同时,联系海拉尔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文化适应交流。

(二)宣传和学习各民族的知识,促进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认同

民族之间的偏见与隔阂,往往由互相不了解和误解导致,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在文化适应交流的过程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各民族的文化接触、变化、整合重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拉尔区应当通过宣传栏、文艺演出、共庆节日等形式,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手段,倡导各民族群众互相学习和欣赏对方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容、多彩的文化形式,推动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交流,促进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普及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除各民族文化适应的交流障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普及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有效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普及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大势所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影响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交流的主要障碍是语言,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消除这一障碍因素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在普及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只有做到语言和谐继而做好民族关系和谐,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交流。

(四)防范和化解负面影响因素,维护和推动文化适应交流的良好局面

历史上遗留的民族偏见、地域歧视、民族隔阂在海拉尔区这样的多民族地区尚未完全消除,加之境内外敌对势力长期以来利用我国民族问题说三道四,海拉尔区汉族流动人口在同当地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各民族之间正常文化适应交流的负面情况偶有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被激化。这些负面影响因素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文化适应交流,但是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这些负面影响的潜在威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居安思危,维护当前各民族文化适应交流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结语

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调研时,感受到海拉尔区多民族共居共事的和睦氛围,了解了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现状,认识到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对海拉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海拉尔区是民族地区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个案,具有汉族流动人口与少数民族民族关系的共性特征。笔者在海拉尔区的调研对进一步促进汉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进一步加强人口流动背景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我国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2017年4月22日16:40,海拉尔某街道,被访者乙,男,42岁,汉族流动人口,河北沧州人,餐厅从业人员。

②2017年4月23日19:45,海拉尔某酒店茶吧,被访者丁,男,36岁,海拉尔区居民,汉族,社区工作人员。

③2017年4月22日10:40,海拉尔某市场,被访者甲,女,35岁,汉族流动人口,吉林四平人,小商品商铺老板。

④2017年4月23日13:05,海拉尔某街边花园,被访者丙,男,62岁,海拉尔区蒙古族群众,机关单位退休人员。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流动人口汉族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丰收会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她是孩子们的“好家长”: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关工委主任乔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