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2022-10-14 06:55龚小龙吕佳宸范文翔
计算机时代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意向薪资本科生

龚小龙,吕佳宸,范文翔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0 引言

2019 年3 月,教育部发布的《2018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全国将有13 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撤销该专业的原因虽然是多重的,但是从共性的层面来说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引导教育技术本科生高质量的就业。

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数据处理

1.1 调查问卷的编制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意向与影响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市场需求我们专门编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同时,我们也希望该问卷对于培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起到一些引导作用。

1.2 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1.2.1 基本信息

此部分主要用于收集教育技术本科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与独生子女情况等,便于在进行因素分析与期望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对照分析,找出相关性。

1.2.2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部分,主要了解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意向,具体包括就业职位意向、就业薪资意向、就业地点意向与就业条件意向。

1.2.3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部分问卷重在了解影响教育技术本科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拟从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两方面展开调查,探讨不同因素对于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就业引导提出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

1.3 调查问卷的对象选取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拟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在读本科生。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出于研究的便利取样的考虑,另外也是因为杭州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这个代表性主要体现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于2002年设立,2003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2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和在职教育硕士,2017 年获批“‘十三五’师范教育创新工程”建设专业,是省重点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专业与省一流本科专业。问卷经小范围试测优化后,正式发放。正式的调查按分层抽样,共邀请了110 余名不同年级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填写问卷。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03份。

1.4 调查问卷的处理分析

1.4.1 Cronbach's Alpha信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过对103份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由表1可知α值在0.8~0.9之间,说明制定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各项目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1.4.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为了考察样本采集结果中一些特定因子的分析是否与所研究问题有必然的联系,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效度分析,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问卷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由表2 可知,本研究的KMO=0.727,即KMO 值大于0.7,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同时Bartlett 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样本充足度较高,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所采集的数据较适宜做主成分因子分析。因此,本研究将结合高校对教育技术本科生的各项能力要求,从教育技术本科生的就业期望月薪、期望就业地点、期望就业场所等方面做具体的统计、对比等相关分析。

2 基本信息与就业期望分析

2.1 基本信息汇总

在103 份有效问卷中,女生76 人(占73.8%),男生27 人(占26.2%);年级为大三的占29.1%,年级为大一和大二的分别占28.2%和25.2%,而年级为大四的占17.5%;独生子女占45.6%,接近被调查者的一半,而非独生子女仅占54.4%;学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如图1 所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0~4500 这个区间占比最多,达到56.4%,说明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家庭收入较为普通,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500 元以上的占比36.9%,其余6.8%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0 元以下,该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家庭月收入情况

2.2 职业期望分布

2.2.1 职业选择现状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非常强的学科,就业口径宽泛,毕业生既可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可以从事影视编导、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等工作,如图2所示,调查问卷罗列了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可任职的9个岗位,调查对象中,48.54%的学生选择从事教育行业,如中小学教师,网络课程教师等,还有41.75%的学生选择考研继续学习,只有极少数同学想要从事其他行业。由于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教师与考研这两块,其他的就业期望占比都很少,因而不排除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可能部分学生有一定就业从众的倾向。

图2 职业期望分布

2.2.2 就业地区选择

本研究调查的学生就业期望地区主要包括生源所在地、就读学校所在城市及其他热门一二三线城市。调查结果如图3 所示,有42.72%的学生选择在其高校所在城市就业,30.1%的学生选择在生源地所在城市就业,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城市就业。除此之外,其他热门的一二线城市也是少量学生的选择,只有极少数人对就业的地点无所谓。

图3 就业地区期望分布

2.2.3 就业薪资期望

就业薪资一直都是职业选择的重要条件因素。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薪资期望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有45.63%的学生期望薪资在5000~8000 元,28.16%的学生期望薪资在3000~5000 元,26.21%的学生期望薪资在8000元以上。然而,根据杭州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教育技术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4083.33,说明目前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期望薪资可能偏高,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图4 就业薪资期望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主要从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探究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笔者又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分别细化为几个层面,以下具体分析。

3.1 家庭因素

研究调查了本校教育技术本科生的家庭情况(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生源地等方面),认为其就业意向会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3.1.1 家庭经济因素

笔者拟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期望薪资进行Kendall’s tau-b(K)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研究发现sig 值P=0.096 略大于0.05,说明两者不具有非常显著的关系。但是Kendall’s tau-b(K)相关系数为0.546,说明两组数据虽然不是显著相关,但是具有中度的正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学生期望薪资与家庭经济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表3 Kendall’s tau-b(K)相关分析

3.1.2 生源地因素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省市,问卷了解学生的生源地,旨在通过学生的生源地与其就业期望地点的分析中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我们假设学生的生源地与其就业期望地点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在所设置的期望就业地点中不同的生源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如表4 所示,在采用相等变异数条件下,F=3.888,Sig.=0.054(显著性),大于0.05,可以认为两组数据的熟悉度的方差是相等的。因此读取第一行“假设方差相等”的数据,t 检验结果显示,t=0.599,自由度为51,双尾显著性概率Sig.(双尾)=0.522>0.05,因此,应该接受原假设,即学生的生源地对其就业期望地点没有影响。

表4 独立样本T检验

3.2 个人因素

3.2.1 参与就业指导因素

为了验证教育技术本科生是否参与过就业指导以及参与的次数对其就业的期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对学生参就业指导的次数与就业自信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就业指导次数与就业自信心分析

由表5 可知,显著性系数P 为0.574>0.05,说明两者之间并不是显著相关的关系,即学生参与就业指导的次数与学生就业自信之间并不是显著相关。

3.2.2 了解专业情况程度因素

一个专业学生就业自信心的缘起,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与其对专业具体情况的了解程度,包括专业知识、就业趋势等情况。研究对教育技术本科生了解专业情况程度与就业自信心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就业意向是否受专业了解度的影响,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了解专业情况程度与就业自信心分析

由表6 得知显著性系数为0.041<0.05,说明二者之间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201,说明了解专业程度与期望月薪之间是显著相关,但相关性较弱。

4 总结与对策

结合前文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拟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4.1 学校角度

4.1.1 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实践教育

基于上述研究,高校的就业指导措施也会影响教育技术本科生的就业意向,高校在于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应当科学规划、设计就业指导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还可适当加入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观方面的内容。变革指导形式,组织模拟招聘、模拟面试等体验式培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应聘经验,提升临场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竞争现状。

4.1.2 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合适的引导

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容小觑。专业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对于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不能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偏离社会现实的问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解读就业政策,也应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对于部分学生进行特殊指导,也可以为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4.1.3 加强专业特色,迎合市场的需要

高校亟需努力加强专业特色,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与深度了解。教育技术学学科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手,推动教育持续向前发展,具有更加明显的前沿性与技术性。教育技术专业是一个符合未来发展的专业,高校在制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时,要对接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技术毕业生的需要及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的培养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就业岗位及要求迎合市场需要。

4.2 家庭角度

学生的家庭是造就其素质以至影响职业生涯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前述分析结果,笔者基于家庭视角提出以下两点意见或建议。

4.2.1 辅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理性为子女提供就业情况分析。在子女做职业决策时,减少把职业的报酬、保障条件等因素放在第一位考虑,自己兴趣作为次要考虑的情况。尽可能做到择业有价值、择业有兴趣。家长可以从提高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教育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科学有效的对子女进行教育,正确的引导子女选择职业。

4.2.2 给予子女适当的自信心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当涉及父母的收入和地位比较时,极有可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造成自我评价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家长应当给予子女充分的信任,充分肯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此同时,家长需主动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学的内容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以及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等,与孩子更加深入的交流,并且可以引导和督促孩子往自己的就业意向方向努力。

4.3 学生角度

学生从自身出发,首先要提高对本专业的了解度与个人业务水平。实际上,STEAM 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创等新技术,都是在时代影响下由互联网引出的教育技术。这将给教育技术毕业生带来就业机遇,但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学生的业务能力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技术学的本科生一定要潜心学习,了解专业的发展动向,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努力。薪酬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毕业生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发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有哪些工作岗位适合自己。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多些自信,抓住机遇,理性择业,少些幻想,多些实干。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系统地分析了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影响因素。发现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绝大多数存在就业期望薪资过高,就业区域较聚集的现象。家庭经济情况、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情况以及就业自信等方面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意向有显著的影响。从学校、家庭、学校三个角度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猜你喜欢
意向薪资本科生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