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专业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探讨

2022-10-15 13:14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康霁宇
工业设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科文献专业

2020 年11 月初,教育部在全国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我国新文科开始全面部署工作。会议指出,新文科的建设对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意义重大。《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紧抓课程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更新

。新文科要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对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学亟待优化课程体系,既要继承文科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又要满足新文科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的设计人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奠定学术能力的基础,而学术问题和研究动机,常在阅读经典文献的过程中受到激发

。受当前大众文化流行下的传播方式影响,经典文献是体现着人类先进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凝结了各个领域大师们艰辛的劳动,饱经时间的考验,极富普适价值

。大学生日常使用屏幕碎片化阅读已属常态,国外高校为解决学生阅读量下降和阅读能力下滑的问题,正在重视开设《经典文献选读》类课程。我国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为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核心是建设经典阅读类的主干课程。

1 设计学专业经典阅读类课程设置现状

要适应当前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和设计实践需要,满足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专业理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交叉与融合需求,打破对设计学专业理论认识的偏差,就要从基本的课程元素开始,更新课程观念。然而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设计学专业对《经典文献选读》课程普遍缺乏重视。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carrier-phase observables can be given by

首先,设计学专业本科阶段《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缺失。高校目前主要在设计学的研究生阶段或艺术学理论本科教学中开设此类课程。设计学的理论课侧重于学科内部各类设计史论课程,而专业技能课是在授课过程中兼顾史论讲解,或在理论讲解时进行经典案例分析。

其次,已开设课程中经典文献选择范围狭窄。传统的经典文献选择以观念、理论、美学类为主,国外文献以当代设计和教育类的居多,缺少设计管理和设计批评类文献。因此,要对文献进行科学且多样化的选择,尤其要选择体现传统文化、蕴含人文关怀的经典文献。

再次,缺少专门师资和较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高校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应长期注重更利于就业的技能,强调毕业后能快速参与设计实践的能力,缺少传统人文经典的教育。此外,本科时理论课程多为理论专业教师兼授,缺少专门的教学团队,课程评价体系也亟需完善。

2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专业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意义

孙思邈哈哈一笑:“老血不去,新血不生,没事!这三个娃娃头有点意思,老头子我再领着几位小兄小妹,陪他们玩玩,谷主你留好气力,去对付方乾那难缠的老小子。”一边抹去嘴边的血沫,长吟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变阵!”他一声断喝,其余六人重新步天踏斗,各归其位,内力一转,阵势甫变!

设计研究起源于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学科,它们具有“强大”的基因,兼具独立学科和跨学科属性

。设计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靠技术和经济同时推动,依靠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是广义的综合

。设计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决定了与设计直接相关的经典文献数量有限,再者擅长实践的专业人才更偏重于实践,导致了设计学专业对经典阅读不够重视。

新文科的建设期待各学科间能实现彼此的交叉与融合,新文科所具备的跨学科属性和通才教育的指向性,是人文学科在此背景下腾飞的前提。要具备人文关怀和历史眼光,对文科教育的经典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实现经典的传承创新发展来引领学科的发展

。由此可见,从艺术学延伸到设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学中要依靠教师的能力,突破原有专业课程的界限,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还要塑造学生的心智和精神,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思辨,肩负起传统文科教育的责任。培养学生从文献阅读入手,加强对自然科学经典的了解。自然科学经典是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著作,是严密科学体系的构建范式,也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理性反思。带领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经典,了解自然科学起源、方法和趋势,知晓基本思维方式,初步具备理性判断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述和写作能力

。着力于全面培养设计学学生的思辨意识、设计表达能力,最终培养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文科教育以“人”为第一关键要素,起点自然落到经典文献的阅读上。中国“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重视并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回归经典阅读,有利于形成、营造读书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对新文科建设下本科生人文修养的提高、思维的扩展、设计创新的持续具有深远影响。

3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专业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实施

新文科建设要求优化艺术学课程体系,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设计学专业首先要实现课堂内容更新,结合院校的专业优势与师资,加快课程质量提高的速度。

3.1 树立学生经典文献阅读观念

设计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交叉性,拥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技结合的综合性,具备新文科发展的先天优势。设计学的经典文献就像赫钦斯所言:“在任何时代里都是属于当代的”。能够引导人的心智与深邃的设计思想并肩前行,让学生穿越时空通过文本与巨匠直接对话,探寻不同时期设计思想的缘起,了解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设计需要和解决之道,经典文献选读能够为学生的设计实践和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外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不同学科、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其中的代表芝加哥大学就特别重视学习经典名著

,这是我国建设新文科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经典文献能够帮助人们挖掘人文学中的科学内涵和方法,激发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国内多所大学都设置了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有的已被建设为精品课程。

就像有学者提出设计学概论的课程可以发展成全社会通识性的课程一样

,作为设计观的引领,《经典文献选读》课程也有必要作为设计专业课程广泛开设。除了研究生要学习这门课程外,本科生也可以将其增设为选修课。学校和专业系部携起手来,带领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好研读经典文献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武汉大学,除了设置面向全校新生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大核心课程,各学院还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开设经典阅读的相关课程。以教师讲解、经典文献领读和师生共同讨论、选题撰写综述等方式,研读本领域内的经典文献,帮助学生树立传统的经典阅读观念,全力调动学生设计创新的积极性。

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法布尔以一生心血撰写了《昆虫记》,这部经典著作直到今天仍被称为昆虫世界的史诗。他以文学方式进行了自然科学的普及,这部书以自然科学的视角、追求真理的热情,生动记录了昆虫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并且让人反思人、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成为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科普经典。同样地,设计学也可以发挥专业创造力,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专业设计成果的形式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经典文献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表象和本质。这有利于在设计学《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教学中,挖掘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引领学生熟悉古今中外设计的经典案例,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和设计智慧,从而树立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新文科是基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解决人的存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其中的人文学科则是要侧重去保护、发掘和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从经典文献内容的讨论联系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设计实践中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去向,共同探讨当下的设计应用。

3.2 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设计艺术的本质是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为了自身需要而筑造的文化大厦。设计学经典文献是设计思想的浓缩,也是对设计问题回应的载体。挖掘、精选、研读其中的经典篇目,是学习我国古典工艺设计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今人研究古代设计史料,了解古人创造的设计系统,提醒人们重视工艺美术的本源。特别是那些被作者直接记载的文献尤为珍贵,对继承我国古代设计艺术传统意义深远。设计教育的任务是全面培养人才,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后在设计实践中处理问题。在教育中将经典引进教学,除了引领价值观外,还应以培养某种专业能力为出发点,才会具有模范作用

。尤其是比较能力的培养,在古今之间、中外之间了解差异,提高对艺术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先进技术哲学思想指导下成就的《天工开物》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的配合,以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有用之物,重视实践并体现了促进物质生产、发展文化、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的经典文献往往在实践的现场通过人们的调查研究所得,除了文字外常有插图,将营造情境进行表现。对此类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够直观地抓住设计文化的本质,也是尽快理解古代造物精神最直接的方式。

批判性思维是具有建设性的勇敢、独立的思维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辩证的综合素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思维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设计程序”,而设计的过程则是其“外显”和“物化”

。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还应增选设计管理和设计批评类文献,启发、锻炼实践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尤其是近三年来线上教育飞速发展,非面对面的教学伴随着网络技术而日新月异,互动教学手段更新迅速。因此,专业教学更要持守人文精神、坚守艺术的人文性,打造有温度、有情义的课堂。以此做好设计学《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定位,从中国视角去分析、比较、思考中外设计思想。扩宽文献选择边界,不囿于艺术学内部,还要延伸到文、史、哲等其他适合综合研读与深度阅读的学科领域。深入挖掘经典文献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正确的设计观。

3.3 探讨《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设计应用

⑨赵欣:《古基因组学和考古学的整合——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7讲纪要》,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18年6月19日.

阅读经典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经典文献选读》课程还可以成为校园美育的重要途经。经典文献将“真”和“善”进行了千百年的传递,更是在发现美、领悟美、体验美、传播美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起到提升眼界、以美化人的作用。在设计学专业本科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除了能够在学科内部缓解大学教育的人文危机,还应立足设计文献的视角,从设计理论结合专业课程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美术教育。整体而言,这对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众所周知,当物质达到纳米的尺度阶段时,便会呈现出特殊的物理特性。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制造出更为精细的电子标签,以此为基础所展开的跟踪与监测信息变化也事半功倍。

不同高校也应发挥平台优势,美术院校和艺术院校利用专业设置齐全的长处,在设计创作中融入从经典文献中获得的启示,实现艺术学学科内部的融合发展。综合院校发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专业便于交流与合作的优势,通过学院之间的互动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带来更宏观的视角和更多元的选择。教师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以同一主题分类讲解,并与教学管理部门探讨各教学环节,综合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断完善教学工作的实施。

1) 集叶率与作业效率都与手持作业时移动剪叶器的速度有关,过快虽作业效率高,但集叶率相对要低一些;过慢作业效率低,但集叶效果要好。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兼顾效率和集叶效果,掌握好移动速度。

3.4 完善《经典文献选读》课程评价体系

《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设置首先要重视师资力量,组建起饱读经典、人文素养深厚的专门化教学团队。在人文社科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经历需满足高水平设计理论教学的要求,并由学校组织,教学管理部门推荐或选拔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并借助线上培训等手段进行跨校、跨学科合作。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思考中不断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将每个环节的教学体验转化成教学经验,并随着逐年积累使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对设计学专业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需要形成艺术设计评估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兼顾客观和主观评估的平衡,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达成学科中评估体系的标准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经典文献选读》课程评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应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结合课堂互动、阅读分享等每一步的教学过程,设置合理的分值比例形成阶段式评价体系。设计学专业的应用性非常明显,成果大部分依赖设计实践。因此,一是要侧重学生自我认识和思考的评价,教师及时反馈并提出建议,让学生能够根据阶段性评价及时更新学习方法,调整思考角度,改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后积极参加讨论,以期增强自信和提高理解复杂文本的能力

;二是要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考核方案,以设置阅读心得的分享或课程作业等形式,从多角度完善评价体系,以便全面反映阅读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评价,结合教学团队的客观互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评教等进行多方综合评价。对照共同备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集体梳理全部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后,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取长补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跟踪网络评价系统,对经典名著选读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数据化分析,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学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

4 结语

经典文献中大师们的人性光辉,仍照耀着当今设计者前面的道路。设计学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要固本强基、实现跨学科发展,在本科阶段就重视并增设《经典文献选读》课程。通过树立学生经典阅读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人文意识启发学生思辨能力,共同探讨《经典文献选读》课程的设计应用,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并实施课程教学。上好《经典文献选读》课程,实现中华传统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者肩负的职责,亦是学习者担当的使命。

[1]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2-04-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2]张玉芝.关于当前艺术类研究生经典文献阅读问题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04):124-126.

[3]王锦贵.论经典文献[J].新世纪图书馆,2004(06):47-50.

[4]韩冬梅,梁爽,宁姗,等.北京大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调研[C].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8—2009 年),2009.

[5]赵江洪,赵丹华,顾方舟.设计研究:回顾与反思[J].装饰,2019(10):24-28.

[6]杭间.中国设计学的发凡[J].装饰,2018(09):19-22.

[7]夏燕靖选编.中国古代设计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詹福瑞著.论经典(2 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269.

[9]张道一.走进“人化的自然”——《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导言[M].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第三版),奚传绩,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5-6.

[10](明)宋应星.潘吉星,译注.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17.

[11]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2):75-83.

[12]葛晓冬,王晓东.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构建与实现[J].高教学刊,2021,7(15):140-143.

[13]桑建平.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序言.

[14]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5):159-163.

[15]聂影.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关于室内设计本科教学的思考[J].装饰,2010(11):108-110.

[16]黄铭,何宛怿.在新文科建设中强化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21(07):56-58.

[17]夏天生,欧阳嘉.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人才的艺术创造力培养研究[J].工业设计,2021(08):35-37.

猜你喜欢
文科文献专业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