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研究成果概览*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相关成果(2001—2020)的综合分析

2022-10-15 03:00潘捷军
上海地方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历史学方志学报

潘捷军

地方志编修在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在编修大量志书的同时,都曾开展过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但与修志实践相比相对还较为欠缺。这种变化一定意义上始于清代章学诚,兴于近现代,盛于当代。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始,基本以20年为一个周期,我国先后开展了两轮大规模修志工作,并相应出版发表了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方志学界也曾就此作过专题研究,如巴兆祥等的《基于〈中国地方志〉计量统计的方志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等。不过除《中国地方志》《上海地方志》等全国方志系统的主平台外,学界还很少涉及在更大范围的梳理研究。为此,鉴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下简称“人大复印资料”)的权威地位和广泛影响,笔者查阅了自2001—2020年(即全国二轮修志期)的“人大复印资料”(注:因现“人大复印资料”所载成果基本始于1995年,为完整展现整个一轮修志期20年的状况,故本文选取了第二轮修志期为研究对象),其中涉及方志学的论文有118篇(详见附表),下面即以此表为据做一简要的梳理分析。

一、研究概述

据业界统计,改革开放后至2016年,全国已发表了约6万多篇方志学论文。目前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列入“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对象的学术刊物约有200家,被其转载的相关论文每年约有780篇,其中涉及方志学(列入本文统计表)的不足1%。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察分析。

(一)转载成果统计范围及方法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人大复印资料”所载成果浩如烟海,显然难以一一查阅。本文统计表所列论文来源,主要通过几种方式获得:一是因在中国现有学科体系中,方志学系“历史学”大类中“专门史”下属的三级学科,故首先主要在史学各类专刊(如“历史学”“中国近代史”等)中按年份逐一查询;二是用“方志学研究”“方志编纂”等关键词、“史念海”“葛剑雄”等相关作者人名和《吴越春秋》《大清一统志》等相关文献题目等要素进行搜索;三是在更大范围内对“人大复印资料”其他相关大类专刊(如“文学”“宗教”等)进行查询,从而一共检索到118篇相关论文。这里需要关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按能收尽收原则,二轮修志期20年中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绝大部分方志学研究成果已收入其中。例如,按史与志相互间的传统关系,统计表中就收录了不少介于两者之间的研究成果,仅从《清史研究》杂志中就选载了对《西学志》《思潮志》和《地理志》等多项研究成果,这是因为在整个一百卷清史中,如戴逸所言“百分之四十写的都是志”,这自然应引起方志学界的关注。另外统计表中收入的有些成果并非严格意义的方志学研究,如《山寺志文学文献的价值与局限——从山寺志书所载王安石佚诗说起》和《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等,即它们并不限于方志学或史学等方志界所习惯的传统视域,而相对侧重于文学、地理学等较为“边远”的学科。这是因为历史以来学界业界其实对方志有几个层次的“递减”认识:志书—史书—地理书—文学作品……,当然这种认识有时也呈平行或交叉状态。例如其时的山水志等“往往更接近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地理书”,因而“充满了文学描写的山水地志也是这一文学潮流下的产物”。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故诸杂传、地理之记,宜在小说”等等,可见其时连史书、地理书都未将其归入门类,自然离方志更远。而且目前类似研究在现有成果中所占比例很高,丝毫不亚于从方志学角度所做的研究。另外,统计表中还收入了一些对国外有关文献的研究等,同样是基于上述考虑。尽管这种角度未必会被方志学界普遍接受,但确有助于我们从更宽视野了解中国方志史的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借鉴深化完善方志学术研究。

另一方面,本文统计表尽管力求应收尽收,但也并非宽泛无边。事实上有些论文虽也涉及一些方志内容,甚至题目也带有“志”字,但显然更偏重于其他学科,如不少类似“民族志”等研究成果未收入。因“民族志是通过田野方法,对特定民族(人群)的观察、参与、记录与文化描述,从生活方式、经济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等方面理解该民族的整体概貌”,它与方志学仍有较大差异。这说明“看一部著作是否属于方志,要先看其内容和著作体例,而不能用名称来定其是与不是”。按此原则,有的同一位作者尽管研究领域相同,但论文视角不同,因而也未悉数尽收。当然,这些问题较为复杂,既难一言以蔽之,也非本文主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故暂不予展开。总之,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边限其实很难截然区分,需要通观论文具体内容而定。但无论如何甄别划分,都只能是一种相对选择。

(二)转载成果的基本分类

在118篇论文中,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涉及方志起源、志书性质、编纂原则方法、方志批评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探讨,有的则是方志界长期众所关注又众说纷纭的重大问题,因而也可说是方志学术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同时鉴于其大多涉及方志编纂实践,因而这也是方志系统被转载论文的主干部分,如李秋洪、韩锴、刘其奎等均有相关成果。因统计表中均已载录且篇幅所限,故具体论文题目不再一一列举(下同)。

2.方志发展史研究:这方面既是方志学界长期以来的关注热点,相应也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作者的优势所在,同时还是“人大复印资料”的转载重点,因而占比较高。其中既有郭声波、潘晟、许卫平等对唐宋、明清、民国等各重要历史时期的综合性研究,又有张晓梅、扈晓冰和鲍永军等对历代方志学家的专题研究,还有乔新华、程光炜和卢美松等对有关区域方志史的发展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宋代及明清以来的发展变化,这既反映了宋代方志定型后的迅速发展,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见不同时期方志研究的薄弱点所在。

3.基于不同学科角度的比较研究: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方志研究并不限于方志学甚至史学领域,很多研究特别是方志系统以外的学者,如冯天瑜、高小康和张勃等,分别从历史地理学、宗教、民俗等不同学科角度开展了广泛研究。例如,其实不仅是古代,包括当代仍有不少学者从文学角度来研究方志,如本文统计表中便有相关论文四五篇之多,也是“人大复印资料”关注和收入最多的学科门类之一。这对我们从其他学科的独特视野探寻其与方志的关系,进而深化自身研究具有十分有益的参考价值。

4.方志开发利用和多业发展等现实问题研究:修志为用、资政教化始终是历代方志编修的重要功能和宗旨。为此,周致元、张利和金光耀等,或利用古代实例,或结合现实实践,从不同侧面作了分析研究。而多业并举、转型升级的全面发展则相对又是方志界更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二轮修志期不同于一轮修志期的新亮点,冀祥德、牟国义、曾荣等作者在这些方面作了十分有益的创新探索。

当然,上述几种类型也是一种相对划分,其实从不同角度还可做其他不同分类。同时它们相互间有的还存在密切关联,难以截然分割,因而这些分类都只是考察分析问题的一种视野而已。

(三)转载时间及研究群体

从转载时间和论文总量看,20年118篇数量虽然不多,但已殊为不易。数年前,笔者曾以“人大复印资料”向社会公开以来的1995年为起始点,一直统计到2015年止,对此问题做过相关分析。尽管也涉及20年时间,但只检索到60多篇论文,除个别有遗漏的外,从一个侧面也可见两个20年之间的发展变化。

研究群体也是反映全国方志学研究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作者(主要是第一作者)和所在单位(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在单位)分析,118篇论文中,如果不算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作者,来自各级地方志机构的共有7人和13篇论文,不到10%,也即大部分论文作者来自于其他系统。

另外总体上看,统计表中被转载最多的原发刊物是《安徽史学》(6篇),其后是《中国地方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等;转载论文篇数最多的作者分别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巴兆祥和笔者(各3篇)。这都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二轮修志期方志研究的具体状况。

二、转载成果的重点亮点

2019年,笔者在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方志学的研究特点时,曾用以下几句话作了概述:重大问题由异趋同,研究程度由浅入深,涉及领域由点到面,学术视野由内而外。其实这四句话也基本适用于本文。特别与一轮修志期相比,从这20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情况看,二轮修志期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亮点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察:

(一)持续拓展研究广度

研究广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总体状况,其主要变化在于:

一方面,是研究领域向“多业并举”的广泛拓展。即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系统普遍注重实现由传统的“一本书主义”向“志鉴为主,多业并举(注:现一般认为共有志、鉴、库、网、馆、刊、会、研、用、史“十业”),全面发展”的转型升级,相应研究也出现了由以往相对注重传统编纂理论向关注多业发展的转化,具体有冀祥德在依法治志和方志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牟国义的年鉴编纂研究,以及曾荣和笔者的方志馆专题研究等等。据对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所编《〈中国地方志〉优秀论文选编(1981—2011)》中相关论文的检索,一轮修志期中几乎未见“史”(地方史)和“馆”(方志馆)等方面的成果。因此仅从成果数量和发展过程变化看,这应是二轮修志期与一轮修志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例如,冀祥德的《论依法治志》一文明确指出:依法治志不是对依法修志的否定与“抛弃”,而是一种发展与“扬弃”,是依法修志的升级目标和创新发展。这首先不仅更新了官修方志的传统理念,同时将依法“修”提升到了依法“治”的更高层面。文章进而论述了“依法治志”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从体系结构到主体话语的严密规范逻辑,并将其视为“方志学理论一个新的增长点”。显然,这种视野和理念都是以往包括一轮修志期所未见的,从而也在实践和学术两个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意义。

另一方面,是研究视野由“内”而“外”的多向延伸。即二轮修志期中,学界在眼光向“内”继续关注深化方志学研究和实践中基本问题的同时,还逐步关注了这种民族特有文化形式“走出去”和“传回来”的新情况新趋势,这同样是二轮修志期的一个学术亮点。

例如,巴兆祥对日本收藏传播中国地方志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在《陆心源所藏方志流失日本考》一文中,作者专题考证了陆心源藏书被日本静嘉堂收购过程和收购数量,据统计分析被收购的方志约有403种421部,文章认为这批藏书见证了清代私家藏书的流动性,保存了宋元珍稀古籍,可补国内图书馆藏书之缺,也为日本现藏汉籍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实物标本。而《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一文,则从更宽视野,以方志东传日本最为频繁的明末至清咸丰年间为研究范围,并相应分为三个阶段,统计出这期间输出方志约有1245部,并进而探索了方志渡日的流向。其研究对深化方志的传播研究和当代利用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张英聘的《日本现存中国大陆缺、残明代地方志考录》,也是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当然,学界的关注点不仅限于日本,另外还有舒习龙、邹振环等学者对英、法等国有关问题的研究,以及包弼德等国外学者的专题研究,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方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影响。

(二)逐渐深化研究深度

如果说研究广度相对侧重反映了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术研究的涉及面,那么研究深度则无疑体现了其与以往包括一轮修志期相比较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同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方面,是基于各学科视域的深度研究。如前所述,长期以来除方志系统外,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学者,不仅从方志学角度,其实更多的是着眼于多学科层面开展的大量研究,如本文统计表所载华林甫侧重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乔治忠侧重于史学史的研究,以及其他学者侧重于经济学、文学、宗教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无论是触及领域还是论述深度,尤其值得方志界关注。

例如,众所周知,宋代是方志定型的重要时期,而从文学角度研究方志又历来是学界着力的热点,同时也是“人大复印资料”关注的重点。叶晔的《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一文,就从这两方面的深度结合上解析了这一现象。如文中认为:“文学与地志,本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但在中国传统的功用文学观念的熏染下,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颇为密切和频繁。”尤其宋代文学“体现出较自觉的采风、补史的地志书写目的,在功能意义上可归为同一种文学创作类型——‘地志文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梳理出在古代文学的向外互动发展中,存在一个从地志文学化折返到文学地志化的过程,而宋代恰是这一折返过程的时间拐点所在”。作者还指出,“地志文学”既“不同于史学概念上的‘地志’或‘地记’”,“也不同于现代学科视角下的‘地理文学’”,进而阐述了“地志的文学化”和“文学的地志化”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诸多论文中较为典型的一篇,对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方志发展史十分有益。

又如,曹刚华的《心灵的转换:明代佛教寺院僧众心中的民间信仰——以明代佛教方志为中心》一文,通过大量明代佛教方志的记载,探讨了明代寺院供奉民间俗神的种类、空间分布,分析了明代佛教寺院僧众从内心接受民间俗神的真正原因。认为明代是民间信仰与中国佛教完全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段,对清代、民国以至现当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寺院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从而从方志学与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中,展示了全新的研究视域和学术深度。

另一方面,是对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探索。这方面的研究和变化主要反映在方志系统。如二轮修志期,学界对方志性质(如由史书、地理书到“资料性文献”的共识形成)、功能(如对“存史、资政、教化”三大功能以及排序的研讨)等向来关注的重大问题,都比一轮修志期有更为深化的研讨,同样在“人大复印资料”中也有所反映。

例如,史志关系历来是史志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研究早就指出:方志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尚未充分认识志书的性质,主要表现于尚未充分认识‘史’与‘志’的区别。有些认为地方志就是地方史,故不少志书是以史体写成,不能说是体例完善的志书”。为此笔者以《从“‘史’志”到“‘方’志”》《“史”、“志”关系辨析》两篇论文,分别从纵、横两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如结合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志书所提的“全面、客观、系统”的三大要求,以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对志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的三方面规范,率先提出志书不同于史书等其他文献形式的三大原则:“全面”地“横排门类”、“系统”地“纵述史实”和“客观”地“述而不论”;并首次以“工”字图试图形象解析两者的结构关系:“在(史学)这个整体结构中,自上而下地贯彻史学方法,自下而上地提供史料,州县方志乃是史学总体建设的基础。”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以本文统计表为例,尽管与以往相比,二轮修志期全国方志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如火如荼的修志实践相比的发展速度,或与其他相关学科相比,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方志系统自身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引发的相应思考建议有:

首先,从志书编纂与学术研究的传统比较看,历代重“编”轻“研”的现象始终较为突出。如对全国两轮修志期的不完全统计,各地所修的省、市、县三级志书和行业、部门、乡镇村等各类志书就达32000多部。而与汗牛充栋的志书宝库相比,方志学研究成果相形见绌,而且涉及面也不够宽。例如,在方志“十业”中,尽管与一轮修志期相比已有进步,但从事业全局看仍有差距。如本文统计表中涉及年鉴的只有一篇,而涉及“库”“网”即方志信息化的论文尚属空白。又如,近年来谱牒学研究方兴未艾,仅本文统计表就收入了冯尔康、葛剑雄和陈建华等学者的七八篇论文之多,但方志界仍关注不够,表中也未见相应成果。为此近年来笔者经常呼吁,所谓“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鉴于三者间的密切关系,可借鉴中宣部等有关部门2015年发文要求“将地方史编写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那样,从三轮修志期始,将谱牒文化纳入方志的“多业”发展范畴。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应未雨绸缪,加大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以有效指导引领实践发展。

其次,从学科发展过程看,由于种种原因,“方志无学”始终是笼罩在方志人头顶上的一片阴云,与其他学科相比,方志学发展一直相对较为缓慢。尽管方志界长期呼吁要提升方志学的学科地位,但其至今仍是史学门下的三级学科,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制约其学术研究水平和学科发展进程。据统计,1994—2018年间,《中国地方志》共发表相关论文2700多篇,尽管从数量看,它在本文统计表中已排第一位,总体看并不占优势。“人大复印资料”未必能全面反映方志界科研水平的总体状况,其开始收入《中国地方志》成果的时间较晚即所载成果也相应较少,但毋庸讳言,这确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问题。

第三,从方志工作现状看,由于地方志历来被视为是官职、官修的“官书”,特别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新时期依法修志的行政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相应带来的问题是,全国方志系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所弱化,尤其是各地方志机构普遍“参公”管理后,专业人员的职称评聘、稿酬发放等激励机制日趋从紧,学术业绩在工作考核中占比不高,因而全系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普遍下降,这都是影响方志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在地方志事业总体格局中,修志是“立足之基”,强化行政职能是“发展之本”,而深化学术研究和强化学科建设则是“活力之源”,为此要切实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而是应使其既各有侧重,又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从而确保事业顺利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是尽管本文所述二轮修志期的20年应是历史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方志编修实践和学术研究成就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但也仅仅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主要是现代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并不能揽括整个历史,何况这20年还存在不少值得思考和改进的问题。在这20年里,还有大量成果未被收入其中,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往包括一轮修志期成就成果的轻视忽视。二是目前方志学成果的统计转载渠道也不仅限于“人大复印资料”,包括《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都是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平台载体。只不过与“文摘”类杂志不同,仅从转载篇数和篇幅看,因“人大复印资料”多呈现为全文转载方式,因而笔者仍认为,它是除《中国地方志》杂志之外,全面系统地了解全国学界尤其是方志系统之外方志学术研究状况的最为重要的平台。三是因篇幅所限,难以对更多成果一一述介,所选所述也未必准确,只能请读者依照统计表“按图索骥”,自行查询解析,同时笔者也将利用其他方式对此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资料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转载时间为序)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1 近二十年《海国图志》研究回顾郭汉民袁洪亮《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中国近代史”2001.5 2 试论新修地方志的现代性问题余超英《晋阳学刊》2001年第3期“地理”2001.5 3 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刘 畅《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历史学”2001.8 4 我国新编志书的特性及其功能述评孙继明《情报资料工作》2002年第1期“情报资料工作”2002.1 5 我国西部地区的方志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张 利《情报资料工作》2002年第2期“情报资料工作”2002.2 6 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钞晓鸿《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明清史”2002.6 7 论晚清时期的方志学许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中国近代史”2002.7 8 近十五年戴学(注:戴震)研究综述李红英《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中国哲学”2002.8 9 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李存朴《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中国近代史”2002.9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10 王韬《法国志略》史学思想析论舒习龙《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历史学”2002.10 11日本现存中国大陆缺、残明代地方志考录张英聘《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历史学”2003.8 12 《汉书·艺文志》“杂赋”考伏俊琏《文献》2003年2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8(注:该作者共有3篇相同研究为人大资料转载)13 禹贡派与食货派的学术关联黄 静《学海》2003年第3期“历史学”2003.8 14 论史志目录的类别及其特点张子侠《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历史学”2003.11 15 清末江苏乡土志的编纂与乡土史地教育王兴亮《历史教学》2003年第9期“中国近代史”2003.11 16 学术品位与图录编纂——读《广东百年图录》所想到的刘泽生《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历史学”2004.2 17 “食货”:中国封建社会的财政诠释孙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经济史”2004.2 18 《大英国志》与晚清国人对英国历史的认识 邹振环《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中国近代史”2004.5 19 《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冯天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中国近代史”2004.10 20 浓墨重彩述时代殚心竭力写春秋——兼谈《秦安县志》的编修胡政平胡秋萍《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出版工作”2004.12 21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与缺陷郭声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地理”2005.4 22 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李新峰《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历史学”2005.5 23 清末民初中国古文献外流概述冯 方《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中国近代史”2006.1 24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潘 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明清史”2006.2 25 从台湾地方志编修看国家主权行使卢美松《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1期“历史学”2006.3 26 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莎日娜《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第3期“情报资料工作”2006.3 27 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李长莉《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中国近代史”2006.7 28 仓修良教授访谈录鲍永军《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历史学”2006.9 29 跋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特木勒居 蜜《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3期“历史学”2006.12 30 《孔宅志》其书以及相关的历史问题——日本现藏孤本《孔宅志》发覆乔治忠《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历史学”2006.12 31 方志门槛内外的徘徊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2期“历史学”2007.2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32 清末徽州民间宗谱纂修活动研究:以光绪二十三年祁门竹源陈氏宗谱文书为例陈 琪《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中国近代史”2007.3 33 论近代乡土志的几个问题巴兆祥《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中国近代史”2007.4 34 《吴越春秋》说略许殿才《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先秦、秦汉史”2007.4 35 学风转变与地方志的编撰——道光《福建通志》体例纠纷新探陈忠纯《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历史学”2007.5 36 三种南朝佛寺志书的编印源流及比较许廷长《江苏地方志》2007年第3期“宗教”2007.5 37 方国瑜对云南古代地方志目录的研究张晓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2期“历史学”2007.6 38 晚清村镇志纂修的成熟及其人文历史价值——以江南名镇志《紫堤村志》为中心的分析沈渭滨《史林》2007年第2期“历史学”2007.7 39 论清初官方满、蒙文文献编纂事业的初步发展乌云其木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历史学”2007.7 40 编修地方志应该注意的问题——兼对《中国现代方志学》若干问题的批评刘其奎《学术界》2007年第3期“历史学”2007.8 41 论地方志编修的若干问题——兼与《中国现代方志学》商榷刘其奎《史林》2007年第4期“历史学”2007.11 42 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周致元《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明清史”2008.4 43 陆心源所藏方志流失日本考巴兆祥《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中国近代史”2008.5 44 《清史·西学志》纂修的一点心得——晚清逻辑学译介的问题熊月之《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明清史”2008.5 45 关于《清史·思潮志》撰写的思考与实践周积明《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明清史”2008.5 46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征引文献考王宝平《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世界史”2008.6 47 革命地方志·日常性宗教·语言——关于《圣天门口》的几个问题何 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9 48 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 华林甫《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明清史”2008.10 49 明清时期地方志东传日本的历史过程巴兆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期“明清史”2008.10 50 宋代地方志南北修撰异同论郑利锋《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历史学”2009.9 51 从方志看清代直隶地区旗人社会之演进——以顺天、保定二府为中心张 建《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明清史”2009.12 52 略述清代人“家谱犹国史”说——释放出“民间有史书”的信息冯尔康《南开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明清史”2009.12 53 晚清湘潭民仓与地方政治的变迁——基于《湘潭积谷局志》的分析王日根陈 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中国近代史”2010.1 54 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马孟龙《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明清史”2010.1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55 《吴越春秋》作者赵晔生平解说与考证曹美娜《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2 56 史与志——对口述史与历时性民族志研究的探讨朱凌飞《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历史学”2010.3 57 《长物志》的艺术美学思想桂 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美学”2010.5 58 中国家谱的总汇 家谱研究的津梁——《中国家谱总目》评介葛剑雄《安徽史学》2010年第1期“历史学”2010.6 59 中国家谱“书法”初探陈建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历史学”2010.6 60 南宋方志编纂学浅析桂始馨《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3期“历史学”2011.5 61 人类学视野中“地理的地方”与“地方的地理”彭兆荣《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地理”2011.5 62 心灵的转换:明代佛教寺院僧众心中的民间信仰——以明代佛教方志为中心曹刚华《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宗教”2011.6 63 从《汉书·艺文志》看荀子的学派归属苗润田《现代哲学》2011年第5期“中国哲学”2012.1 64 尧舜故地—明代山西平阳府州县方志纂修的文化现象学探析乔新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明清史”2012.1 65 利玛窦《舆图志》佚文考释及其他周运中《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地理”2011.4 66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志的历史发展研究万 义《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体育”2012.2 67 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刘志伟《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明清史”2012.5 68 六朝地记:地理与文学的结合王 琳《文史哲》2012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6 69 宋代地方志编纂中的“地方”书写陆敏珍《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历史学”2012.9 70 “史”“志”关系辨析潘捷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历史学”2012.11 71 地方志与北京历史民俗研究张 勃《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文化研究”2012.11 72 明清时期徽州谱牒的编修、防伪与秩序维护——以民国〈清华胡氏宗谱〉为中心郑小春《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明清史2012.11 73 山寺志文学文献的价值与局限——从山寺志书所载王安石佚诗说起冯国栋《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11 74 论杨守敬考证《隋书·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华林甫《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地理”2013.1 75 李兆洛的宗族观与十九世纪常州地区的修谱风气承 载《史林》2012年第6期“明清史”2013.4 76 从文学史到文学地志学高小康《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文艺理论”2013.5 77 《吴越春秋》的史学思想郑先兴《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历史学”2013.6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78 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叶 晔《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11 79 《长物志》:晚明士人清居美学思想研究魏朝金《中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美学”2014.2 80 地方志文献汇纂与中国宗教史研究的新趋向何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宗教”2014.4 81 明代中后期关中方志出版探微党永辉郑晓星《中国出版》2014年第3期“出版”2014.8 82 口述史与方志编纂张英聘《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2期“历史学”2014.9 83 论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韩 锴《浙江学刊》2014年第4期“历史学”2014.9 84 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研究王鹏辉《历史研究》2014年第3期“中国近代史”2014.10 85 陕西人的地方志和白鹿原——《白鹿原》读记程光炜《文艺研究》2014年第8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4.10 86 试论《宋书·符瑞志》的政治意图及价值胡祥琴《求是学刊》2014年第4期“历史学”2014.10 87 中国方志馆沿革考潘捷军《浙江学刊》2014年第5期“历史学”2014.11 88 明代的舆图世界:“天下体系”与“华夷秩序”的承转渐变管彦波《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明清史”2015.3 89 山东沂山地区方言简志钱曾怡岳立静等《方言》2015年第2期“语言文字学”2015.9 90 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金光耀金大陆《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3期“中国现代史”2015.10 91 方志视域里“述而不作”的全方位考察韩 锴《浙江学刊》2015年第5期“历史学”2015.12 92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韩昭庆《清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明清史”2016.2 93 寻绎文学活态:中国文论与文学地志学高小康《南国学术》2016年第2期“文艺理论”2016.8 94 宋元筆記方志等文獻所見宋代作家及詩文輯考曾维刚《历史文献研究》2016年第6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6.9 95 断代志编纂简论李秋洪《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4期“历史学”2016.9 96 论依法治志冀祥德《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5期“历史学”2016.12 97 先秦志书篇名、体例问题补正张海波《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4期“先秦、秦汉史研究”2017.2 98 清代汉籍文献所见蒙陕边界舆图解析王 晗《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明清史”2017.9 99 清道光朝之后若干官修史籍论略乔治忠《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历史学”2017.11

序号题目作者原发处人大资料转载处100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年鉴编纂活动考察牟国义《中国年鉴研究》2017年第1期“中国近代史”2018.1 101 说唱艺术志书类文献研究述略苗怀明《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18.1 102 探寻地图中的主张:以1136年的《禹迹图》为例包弼德《历史地理》2017年第3辑“宋辽金元史”2018.2 103 论方志文化自信冀祥德宋丽亚《中国年鉴研究》2017年第1期“历史学”2018.2 104 清代方志文庙舞佾图考论彭 志《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舞台艺术(音乐、舞蹈)”2018.4 105“谱”“志”之间:宗族发展、士绅认同与地方史的构建——以徽州胡瞳、胡学父子为例张 晓董乾坤《安徽史学》2018年第4期“明清史”2018.10 106 清代“大一统”政治文化的构建——以《盛京通志》的纂修与传播为例张一弛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明清史”2019.1 107谱志体例、世系认同与历史书写——以《爱新觉罗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志》为例孟繁之《国学学刊》2019年第2期“国学学刊”2019.2 108 民国通志馆修志经费来源探析曾 荣《中国地方志》2018年第6期“中国现代史”2019.4 109 民国县志中关于全面抗日战争的文本书写 范晓婧《中国地方志》2019年第2期“中国现代史”2019.8 110 从“‘史’志”到“‘方’志”潘捷军《东南学术》2019年第2期“历史学”2019.9 111 方志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周 毅《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2期“历史学”2019.9 112 “史地之学”与当代小说的方志性问题周保欣《文艺论坛》2019年第3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9.10 113 国家志·文体史:新中国70年报告文学论丁晓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9.12 114 乾隆《甘肃通志》考略汪受宽《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1期“历史学”2020.3 115 史念海对新方志学的贡献扈晓冰《中国地方志》2019年第6期“历史学”2020.4 116 民国时期方志的流通、传播与编辑理念的革新王 洋《编辑之友》2019年第11期“出版业”2020.5 117 谱牒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以《上海图书馆藏珍稀家谱丛刊》为例施 东《编辑学刊》2020年第2期“出版业”2020.5 118 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的史学价值范宇焜《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历史学”2020.12

猜你喜欢
历史学方志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近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