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描绘成长印迹
——九江市第六中学劳动教育纪实

2022-10-16 15:34
江西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六中九江研学

□本刊记者 曾 鼎

“劳动教育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三种意识,让他们尊重劳动、感恩劳动、参与劳动。”九江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九江六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危柏云带着他对劳动教育的理解,成立了学校劳动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校劳动教育新思路,拓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路径,让学生既读懂课内的“有字之书”,也读好课外的“无字之书”。

课程育人——丰富劳动教育课

九江六中利用新划入的1.5 亩地,建成高标准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开设形式多样的“田间课堂”。学生化身“小农夫”,在老师指导下锄地、选种、播种、育苗、施肥、除虫、除草……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每个班都领了一块地,并且都立上了班牌。现在的孩子对田间劳动其实是很有热情的。”九江六中副校长、学校劳动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游曼云介绍,“孩子们很有主动性,时常去基地除除草、松松土、浇浇水。农作物收获时,孩子们都特别开心!”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生物课程和农耕知识,把课堂学习与实际劳作相结合,体验劳动过程。看到一株株幼苗在孩子们的精心浇灌下茁壮成长,学生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学校安排了2 名劳动教育专任教师,还有3 名兼职任课老师,他们带着大家感兴趣的课题走进了孩子们的劳动教育课堂。物理教师刘引对多肉植物养殖颇有研究,在校园里兴建了多肉植物养殖基地,带着孩子们观察学习多肉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开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绿植栽培课》。学生走进教室,就能看见窗台上摆放了一盆盆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这些既是劳动课程的延续,同时也为教室增添了一抹抹绿色。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映射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责任心,而且能为紧张的学习氛围增添一份小惬意。

劳动教育课程既要有“劳动”又要有“教育”,育人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2022 年5 月17 日,九江六中举办了劳模宣讲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全国劳模、党的十九大代表王中美担任宣讲人,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青少年学生。

“通过这次劳模进校园活动,孩子们听完很有感触,以前可能都不了解劳动背后付出的汗水,通过王中美的讲述,大家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辛勤与美好,也培养了学生劳动最光荣的意识。”游曼云说道。

在场的400多名师生专注地听着王中美的讲述,掌声多次响起,师生们了解了以王中美为代表的劳模事迹,感受到了榜样的强大力量,领悟到了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而劳模精神也将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激励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融合——展现劳动教育特色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剪出一张张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九江六中是一所美术特色教育学校,学校积极打造特色劳动实践课,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感受劳动之美,实践“美育+劳动”的融合教学。

学校专门聘请九江市级非遗项目“浔阳谷中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谷中和老先生,每周为在校学生开展剪纸技艺课程。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认真学习剪纸选题、画稿、精剪、装裱等各个步骤。九江六中还将传统节日与劳动教育相结合,2022年6月开展了端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谷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龙舟、粽子、端午五毒等剪纸形象跃然纸上,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动手创作的艺术作品。这门特别的劳动实践课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还让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对美术学习也大有裨益。

九江六中结合办学特色,在瓷都景德镇创建了一个美术特色教育基地,将美术特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把孩子们带入了更广阔的天地。2021 年秋季,孩子们走进景德镇,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学习制作陶器、动手创作瓷板彩绘……这些特别的劳动课程让美术班的孩子们印象深刻。“那次去景德镇研学,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这种感觉真好!”参加景德镇研学的美术班学生杨心怡回忆道。学校政教处主任潘志表示,未来学校将会把这种研学方式常态化、系统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之美、感受艺术之美。

九江六中以劳育美、以美育劳的实践活动勾画学校“五育并举”的“大写意”,绘制劳动育人的“工笔画”,谱写美育劳育相融合的“大画作”。

实践研学——开拓劳动教育视野

仲夏时节,万木葱茏。走在九江六中的校园里,每个角落都一尘不染,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同每名师生的辛勤劳动密切相连,每周各班级轮流值日,利用劳动时间学习实践花草培植和修剪技术,绿化场所成为培养同学们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的大课堂。

校园里、社区里时常看见“小红马甲”的身影,这是学校打造的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同学们参与各项爱校劳动,是文明校园的创建者;在社区,他们慰问孤寡老人、清洁社区环境、进行文明宣传,是文明九江的宣传员;在公共文化设施场所,他们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是劳动美的践行者。

劳动教育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从“认知”走向“实践”,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内劳动课程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框架和基础,学校也积极开拓校外资源,组织学生以研学的方式提升劳动技能。

2022 年5 月18 日,九江六中组织各年级开启了夏季研学之旅。孩子们来到彭泽县、德安县和九江市骆驼泉山庄,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感受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留下了美好独特的回忆。

在劳动研学基地里,师生们一同参观农产品、亲手培育种子、欣赏花卉、零距离参观体验农业劳作。劳动之余,师生们一同体验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游戏,如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同学们都乐在其中,教师们也一改往日的严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研学就是一种实践过程,它能锻炼我们的能力,培养同学间的感情。我觉得研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参加研学的初二(10)班学生黄圣火说道。在研学过程中,老师们寓教于乐,学生们放松心情,师生们在实践中一起感恩劳动、感恩生活。

九江六中的研学之旅不仅开展了绿色的自然教育活动,还组织了红色的国防教育实践,带着孩子们追寻红色记忆。同学们参观基地军事博物园,了解退役军事装备,体会到了国家军事安全的重要性;师生一起聆听导师讲解第一面军旗诞生的历史,体会军旗蕴含的精神要义;“丛林探险”项目让同学们加强了心理素质,提升了综合素养;活动中增强体能锻炼,一起攀岩、骑马、打靶射击,女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场面热火朝天。

初二(10)班学生严申如玉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人CS 项目,我们用枪对打,玩得非常开心,大家都解放天性了呀!”真人CS这个项目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通过基地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枪支讲解,了解了军事装备基础知识,在真人CS 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歌声回荡在夏季研学的旅途中,孩子们坐在回校的大巴车上回味着短暂的研学之旅。体验式、触景式的研学活动,寓教于游、润物无声,让孩子们在游历中增长学识、在学习中锻造品格。

如果说成长是一幅画,那劳动教育一定是孩子们手中的画笔,带给他们成长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六中九江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喜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写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时
宋九江
快乐研学之旅
九江山考
——兼释《淮南子》“禹凿江而通九路”与“九江”之关系
2020我的国
我爱我的祖国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