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人 以劳润心
——崇仁县以劳动教育助推“双减”提质增效

2022-10-16 15:34王锋旗
江西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减基地劳动

□本刊记者 王锋旗

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抚州市崇仁县各中小学校园最热闹的时候,打扫校园卫生、到校园劳动基地劳作、修补破损桌凳、制作手工艺品……到处可见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学生参与劳动情况由班主任进行考核,计入学分。

崇仁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向阳说:“崇仁县坚持劳动教育与‘双减’政策配套、与素质教育衔接、与提升素养同步,以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用劳动教育硬核力量助推‘双减’提质增效。”

“开”出新局面

在“双减”背景下,崇仁县把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顶层设计,全方位推进,开创了劳动教育新局面,全县205 所学校、61000 余名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中。2021 年,崇仁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崇仁县在全区域建设劳动基地,拓展教育资源,一大批中小学建有劳动教育教室或劳动实践基地,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劳动实践,劳动的“载体”丰富多元。

截至目前,崇仁县中小学共投入223.4 万元建立劳动教育教室98 间、开辟劳动基地82 亩,进一步完善了劳动教育基地硬件。崇仁一中拥有23 亩果蔬、花草种植园,校内“陈芬儿院士工作室”和池塘被打造成融劳技和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科技生态园”,学生可以在池塘养鱼养虾,也可在“陈芬儿院士工作室”进行科技探索。崇仁县中山实验小学位于中心城区,学校建成“丰悦号”劳动一体化教育基地,其中有植悦园、花悦园、果悦园,每个班级负责承包栽种鲜花、蔬菜和瓜果,学生采摘蔬菜瓜果后可以自行加工,体会到“种、摘、洗、切、炒、品”的快乐。河上中学建有果蔬、药草、花木“三味园”。崇仁县教体局还与源野山庄、山凤小镇联合建立学生劳动实践体验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和劳动体验。

崇仁县中小学校按照省、市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小学低年级平均每周1课时,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平均每两周3 课时。“很多学校还在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开设各种劳技项目,作为‘双减’的补充拓展。”崇仁县教体局党委委员黄发孙说。

“秀”出新品位

崇仁县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双减”有效结合的新路径,注重形式多样、师生全面参与,从而“秀”出了劳动教育新品位。

崇仁县一大批学校长期致力于本土特色校本劳动课程的开发,百花齐放。崇仁县中山实验小学开发“劳动一体化”校本课程,让学生体验整个劳动过程的辛苦和快乐。郭圩中学创新“树木树人”的理念,开发极具特色的校本劳动课程。礼陂中小学开发以竹木工艺品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白露小学开发“红糖熬制”课程,请行家里手指导学生学习利用甘蔗熬制红糖工艺。崇仁县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缝纫小能手实践课,学生学习用缝纫机自制服装;开设厨艺课程,学生可以学习烘焙蛋糕。丰富的校本课程成为崇仁县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实践体验。目前,崇仁县90%的学生劳技知识达标,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崇仁县中小学现有186 个学生社团,其中劳动社团32个,各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融入劳动体验。崇仁县中山实验小学创意手工社团定期开展“争做劳动小能手”技能比赛,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心灵手巧、创意无限。河上中学厨艺社团定期开展“心怀感恩,厨彩有我”厨艺大赛,学生自主选择食材,洗、切、炒、蒸、炖,样样在行。江重实验小学插花艺术社团成员的插花作品被放置在图书室、音乐室、教室内外,把校园装点得格外亮丽。崇仁一中的剪纸社团“剪”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自“双减”实施以来,崇仁县不断强化劳动教育中教师的主体作用,依托县级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教师共同体等,常规开展教学观摩、课题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助力教师把握劳技新课程要点;建立劳动教育工作网站、召开现场会,举办全县劳动教育优质课征集评选、教师劳动教育论文征集评选、教师劳动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交流展示分享劳动教育成果。2021 年,全县共建有5 个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征集劳动教育优秀教案32 篇,收集教师优秀劳动教育教学论文90 篇、学生优秀劳动教育征文150余篇。

“走”出新天地

自“双减”实施以来,崇仁县各学校用劳动来填充课后时间的“留白”,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建设“劳动延伸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参与农场劳动、劳动研学、公益劳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体验更加丰盈,劳动教育“走”出一片新天地。

“学农基地”是崇仁县各学校开发的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崇仁一中老师吴科喜说:“我们学校编写《学农基地手册》,聘请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果蔬种植,记录劳动经历。”相山中学“学农基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购买农具、化肥、种子等,自主开展蔬菜、瓜果、花卉的种、管、摘等活动,老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病虫害防治知识以及劳动技能。马鞍小学对学生在“学农基地”的劳动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每学期适时开展一次采摘活动,并在校内进行成果展示和农产品交易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和分享的喜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崇仁县的劳动教育注重实践探索,让学生走出书斋一隅,走向广阔的户外,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崇仁县城区学校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敬老院,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或社会实践报告。崇仁县中小学充分依托县变电小镇、山凤小镇、源野山庄、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劳动研学基地,形成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课后劳动延伸教育体系,实现“知识全覆盖、能力全覆盖”。

崇仁河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是崇仁县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许多学生节假日自发参与其中,在崇仁河沿线捡拾垃圾、杂物。他们身体力行保护崇仁河生态环境的举措,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崇仁县中小学生还参与了很多类似的社会公益劳动实践活动,如定期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爱心义卖、植树造林……

崇仁县中小学生在劳动中茁壮成长,在劳动中奉献社会,体验着幸福和快乐。◆

猜你喜欢
双减基地劳动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