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AIP 与生化指标的关系评估

2022-10-16 03:04陈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生化血脂冠心病

陈泽芳

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器质性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也被称作为缺血性心脏病[1]。引发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不良饮食、不良生活习性等。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有研究发现,AIP 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而AIP 的增高将增加冠心病的风险[2]。鉴于此,本研究对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AIP 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并探讨AIP 与冠心病的关系,了解AIP 是否可以作为冠心病的预测性参考指标,并深入探讨AIP 与生化指标交互作用的关系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积极防治冠心病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1 日~2020 年10 月31 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冠心病组,其中男72 例,女48 例;年龄37~68 岁,平均年龄(52.35±6.43)岁。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知悉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3 个月内有服用降脂药物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血液疾病、感染疾病者;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亢进症者;⑤临床资料缺失、依从性低及本研究认为不适合参与者。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7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78 例,女59 例;年龄37~70 岁,平均年龄(53.41±6.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指标、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血脂指标包括TC、TG、HDL-C、LDL-C。血生化指标包括FPG、AST、ALT、TBil、UA。AIP 检测:嘱咐研究对象检测前12 h 空腹,于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5 ml,并立即送往实验室检验,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 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检测。其中TG、HDL-C 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进行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武汉赛培生物有限公司。AIP=lg(TG/HDL-C)[3]。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水平,生化指标包括FPG、AST、ALT、TBil、UA。②比较两组的AIP 和相关血脂指标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C、TG、HDL-C、LDL-C。③分析冠心病患者AIP 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AIP 影响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冠心病组患者的FPG、UA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ST、ALT、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AIP 和相关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冠心病组患者的TC、TG、LDL-C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IP、HDL-C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AIP 和相关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AIP 和相关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冠心病患者AIP 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TG、HDL-C、LDL-C 是AIP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冠心病患者AIP 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既往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4]。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LDL-C 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微颗粒,且血脂异常存在个体差异性、复杂性,尤其是在单项血脂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更无法全面了解和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5]。因此,探索新的血脂综合指标对心血管疾病预测及评价已成为近些年新的研究热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IP 与动脉硬化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检出处于早期亚临床病变阶段的血管,对冠心病进行早期的预测有重要意义[6]。

有学者研究显示,AIP 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7]。另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呈正相关,临床中应将上述指标与单项血脂指标联合应用以便更好地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8-12]。在AIP 的计算公式中,TG和HDL-C 也被证实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13-15]。此外,多项血生化指标如UA、血降钙素原等也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一个显著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表现,但目前国内尚无关于AIP 与血生化指标的交互作用在介导冠心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16-18]。有必要对AIP 与血生化指标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定性变量的交互汇总来揭示不同变量或同一变量的各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揭示AIP 与血生化指标交互作用关系在介导心血管疾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19-22]。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患者的FPG(5.93±2.21)mmol/L、UA(316.46±90.66)μmol/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9±0.68)mmol/L、(277.85±88.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C(5.02±0.82)mmol/L、TG(0.99±0.42)mmol/L、LDL-C(2.48±0.66)mmol/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1±0.65)、(0.83±0.33)、(2.07±0.53)mmol/L,AIP(0.01±0.29)、HDL-C(1.16±0.21)mmol/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1±0.34)、(1.35±0.2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TG、HDL-C、LDL-C 是AIP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AIP 与生化指标密切相关,检测冠心病患者AIP,并结合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测。

猜你喜欢
生化血脂冠心病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游戏《生化奇兵》 改编电影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