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2022-10-16 03:04李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有效率进展

李佳

当前社会,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随之改变,尤其是很多人习惯于熬夜,大量摄入各类油炸等垃圾食品,使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通常是由于脑内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脑内血液短缺、供氧不足引起的,使得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也在不断减退。通常脑卒中患者在每次发病后脑内神经功能会不断受损,其发病时间也会逐渐缩短,逐渐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1]。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高,由于神经功能的不断恶化,其致死率也在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2,3],因此,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临床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表明,丁苯酞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4],为了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选取了在本院治疗的120 例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4~71 岁,平均年龄(62.53±5.13)岁。实验组患者年龄53~69 岁,平均年龄(61.55±3.7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①健康教育:积极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设立健康讲座,让患者明白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方案和手段,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掌握;②心理方面: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异常的患者要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③饮食方面:嘱咐患者保持健康、营养的饮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④加强锻炼:叮嘱患者按照医嘱进行适量的运动,循序渐进,运动量和运动范围逐渐扩大,帮助患者逐渐加强四肢的功能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1.2.1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低血糖、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以及稳定血管内斑块等,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1 次/d,1 周为1 个疗程,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连续服用2 周[5]。

1.2.2实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25 mg/次,2 次/d,1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和MMSE 评分。

1.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个等级。显效: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改善,自理能力基本恢复,浑身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部分改善,自理能力部分有所恢复,浑身乏力等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以及浑身乏力等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NIHSS 评分 采用NIHSS 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记录,分值范围0~42 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受损程度越严重。

1.3.3MMSE 评分 采用MMSE 对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分值范围0~30 分,27~30 分为正常;<27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分值越低说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显效27 例(45.00%),有效27 例(45.00%),无效6 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0 例(33.33%),有效25 例(41.67%),无效15 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进展性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脑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大脑严重缺血缺氧,使得部分脑组织发生萎缩、坏死等现象,从而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的受损[6,7];另一方面是由于动脉狭窄导致血压下降,也会加重脑内的供氧不足,脑组织损坏,进而发生神经功能的缺损[8,9]。进展性脑卒中的致死率比较高,所以,临床上正在逐步加强对该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常用的内科治疗包括降血糖、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以及稳定血管内斑块,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后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恢复[10,11]。临床研究表明,丁苯酞可以提高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水平,产生理想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使脑内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大脑神经功能得以恢复[12]。

本次实验数据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MSE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选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用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神经缺损的恢复,还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有效率进展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