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10-16 03:04张世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介素降钙素实验组

张世清

重症肺炎属于严重感染疾病之一,该疾病是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随着季节变化不同发病率也有所变化。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全身中毒、持续性高热等,病情一旦发作会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1]。在重症肺炎患者发病初期予以患者相应药物能改善预后,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价值,其中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这是一种复方制剂,比较适用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性感染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明显[2]。本文主要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重症肺炎患者,以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 例。实验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7~74 岁,平均年龄(49.46±8.18)岁;病程3~16 d,平均病程(8.87±2.38)d。参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7~77 岁,平均年龄(49.02±9.33)岁;病程4~17 d,平均病程(8.28±2.9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经本院医学诊断确诊为重症肺炎;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完整;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症状。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功能障碍。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干预,具体内容为:患者入院后需要予以抗感染、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并予以营养支持,予以患者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33,规格:10 ml×5 支)治疗,将50 ml 血必净注射液混入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 h/次。实验组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31,规格:亚胺培南500 mg 与西司他丁500 mg)治疗,将1.0 g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溶于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 h/次。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连续10 d 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与不良反应(恶心、头痛、腹泻、瘙痒)发生率。血清指标(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液标本5 ml,经离心处理后使用主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使用仪器为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机械注进号为20153401247。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离心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炎症因子水平,仪器型号为AU58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b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会引起肺部发生严重炎症,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烧以及咳痰等临床表现。对于严重肺炎患者来说,在发病4~8 h就应该及时入院接受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起到抗感染等作用,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将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死亡[3]。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干预,其中抗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是重要环节,患者一经入院均需要接受这一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能缓解患者的病情与临床表现,并不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4]。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一种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谱抗菌活性比较强,不但拥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抵抗作用,还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5]。C 反应蛋白是血清指标中一种敏感指标,当C 反应蛋白上升时机体炎症反应也会随之上升,一般来说,C 反应蛋白水平应该在5 mg/L 以内,如果机体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则C 反应蛋白水平会迅速上升[6]。降钙素原能够充分表达机体炎症反应的活跃度,机体受到感染越严重,则降钙素原水平越高,二者呈现出正比例线性关系。肿瘤坏死因子-α 与白细胞介素-6 均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当这两个指标水平不断上升时则表示机体炎症反应比较严重[7]。

从结果上看:治疗后,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9.23±1.45)ng/ml、白细胞介素-6(14.24±4.35)pg/ml、降钙素原(2.13±0.46)μg/L、C 反应蛋白(2.13±0.62)mg/L 均低于参照组的(12.42±1.76)ng/ml、(19.45±5.31)pg/ml、(2.81±0.41)μg/L、(3.51±1.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更为显著,究其原因,可能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粪链球菌等均能产生较高的治疗效果,其分子结构比较小,能进入到菌细胞当中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充分发挥药物的抗菌作用。西司他丁钠则是一种脱氢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亚胺培南免受水解皮怀,能有效降低肾毒性,比较适用于敏感菌造成的感染[8,9]。另外,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受性比较好,副作用一般比较轻微且短暂,患者用药期间通常不需要停药,也少见发生严重副作用,一般属于局部反应,药物安全性比较高[10]。

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应用过程中,部分研究资料表明:该药物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等均存在部分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之前应该要明确患者是否有β-内酰胺抗菌素过敏反应,如果出现有过敏反应则应该要及时停药并做好相应的处理[11]。另外有研究表明:合并碳青霉烯类用药,患者的丙戊酸浓度有所下降,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丙戊酸浓度低于治疗范围,会增加患者颠痛发作风险,增加丙戊酸或双丙戊酸钠剂量无法克服这一相互作用,因此不能将亚胺培南与丙戊酸同时给药[12]。

综上所述,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均较高,但在患者用药之前应该要明确药物使用规范,明确患者的过敏史,保证药物安全性。

猜你喜欢
介素降钙素实验组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于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临床检测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湿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