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2-10-16 03:04王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药

王鹏

硬膜外麻醉属于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可以对脊神经根进行阻滞,从而实现局部区域的麻醉[1,2]。麻醉给药方式分为单次法和连续法,结合不同穿刺部位分为多种位置阻滞,主要有高位、中位、低位。硬膜外麻醉可以在除头部手术以外的其他手术中应用,应用效果最好的手术类型主要为妇产手术。剖宫产手术中,接受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使用量,使麻醉更加安全。同时中位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还可以提升麻醉效果,降低产妇疼痛程度[3]。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麻醉药物,二者联合使用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剖宫产术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产妇50 例,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37 岁,平均年龄(28.54±2.85)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54±0.87)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6 岁,平均年龄(28.56±2.53)岁;孕周37~40 周,平均孕周(38.56±0.55)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接受剖宫产、个人资料完善、对本次研究麻醉药物无过敏反应的产妇。排除标准:存在慢性病、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脏器功能障碍的产妇。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前,需接受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贵州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25)300~500 ml 静脉滴注。时刻监测产妇生命指标,包括血氧、血压、心率等。对照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产妇需保持左侧卧位,随后进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置管后保持仰卧位,注射2%利多卡因5 ml,测平面无异常后注射0.75%罗哌卡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66)2 ml 至硬膜外腔。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硬膜外腔接受5 μg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80),观察10 min 后无异常即可实施全身麻醉,结合产妇实际情况调节麻醉药用量。在麻醉过程中若出现生命体征波动,则需及时使用心血管药物。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判定标准:产妇肌肉松弛情况良好,无明显痛感表示麻醉效果优;产妇存在轻微拉伸反应,痛感较低表示麻醉效果良;产妇腹肌较紧,存在明显痛感表示麻醉效果差。麻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分为心动过缓、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产妇中,麻醉效果优10 例、良14 例、差1 例,麻醉优良率为96.00%;对照组产妇中,麻醉效果优8 例、良11 例、差6 例,麻醉优良率为76.00%。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3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表4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能够得到较为优异的效果,这也成为了目前剖宫产术产妇接受的主要麻醉手段[4,5]。在剖宫产术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从而减轻产妇术中的痛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6,7]。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长效麻醉药物,麻醉作用时间较长,同时对产妇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低的毒性,在用药后产妇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阻滞,提升了用药安全性[8,9]。但是罗哌卡因的肌肉松弛效果较差,因此可以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增强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10-13]。舒芬太尼属于高脂溶性阿片类药物,安全性较高,同时起效时间较短,镇痛较强,能够通过硬脊膜及神经束膜迅速阻滞感觉及运动神经,且舒芬太尼这一麻醉药物对于有机体血液流动学的影响较小,产妇在用药后能够尽早恢复运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4,15]。同时舒芬太尼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同其他阿片类受体结合,提升整体麻醉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的麻醉效果较好,能够提升麻醉优良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麻醉药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麻醉药对发育中大脑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世界最早的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