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心脏PCI 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10-16 03:04沈书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脏康复

沈书媛

冠心病主要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阻塞或狭窄,从而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心脏病,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该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PCI 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闭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现如今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虽然PCI 效果显著,但受损的心肌细胞不能有效再生,术后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或发生并发症的风险[3,4]。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发现,心脏康复治疗对于心脏PCI 术后患者具有稳固易损斑块、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等优势,为此本院对心脏PCI 术后行康复治疗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心脏PCI 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 例)和康复组(40 例)。对照组患者男22 例,女16 例;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53.18±8.51)岁;合并糖尿病17 例,合并高血压21 例,合并高血脂34 例;血管病变情况:单支17 例,双支18 例,三支5 例。康复组患者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2.95±10.36)岁;合并糖尿病15 例,合并高血压25 例,合并高血脂36 例;血管病变情况:单支19 例,双支16 例,三支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并且为首次行PCI 治疗;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肾功能性疾病;②伴有恶性肿瘤或慢性肺病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沟通障碍者;④接受心脏瓣膜置换、起搏器植入或心脏移植等手术者。本次研究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用常规降脂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术后活动进行规划,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具体方案如下。①术后1~2 d 指导患者床旁坐姿并可独立完成二便,活动时间为20 min,1~2 次/d;术后3~7 d 指导患者下床走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2 次/d,步行50~150 m/次。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手术耐受力与机体心肺功能储备,加快运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②术后第2 周,指导患者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快走以及有氧操等,训练3~4 次/周,运动时间为30~60 min/次,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对患者进行3 个月的随访观察,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4 个方面,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2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LVEF、LVEDD 及CO。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LVEF、LVEDD 及CO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LVEDD 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CO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且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所以该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5,6]。PCI 是通过介入方式使闭塞的冠状动脉畅通,其优势为风险较低、治疗时间较短及起效快[7,8]。冠心病的康复治疗需在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精神与体力的前提下,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可以自主生活。为此通过合理的运动(时间、强度、频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是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9,10]。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康复组LVEDD 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CO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PCI 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其原因为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脂也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促进心肌血供,为此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发现,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合理的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肺容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其中主要原因为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血管张力,减弱肌肉活动同时使周围血管紧张度降低,这样可以改善大动脉顺应性,继而解除微血管痉挛使血压降低,对患者的运动耐力起到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

综上所述,心脏PCI 术后患者应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应用。但本次研究只对患者随访追踪3 个月,未对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远期效果进行监测,为此今后将对上述指标进行更加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预后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脏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