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分析

2022-10-17 12:08张丽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尿激酶

张丽姣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状态膜腔后发生的疾病,且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胸痛、肩背疼痛、呼吸困难、嘴唇发绀、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等,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造成支气管胸膜瘘、呼吸衰竭、脓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临床主要措施为间断、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以及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患者极易发生胸膜肥厚,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2]。本文实施对照分析,选择在本院治疗的86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探究主体,分组后分别采取不措施进行治疗,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的治疗价值,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21 年9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探究主体,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3 例。参照组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龄最大78 岁,最小25 岁,平均年龄(41.56±3.68)岁;体重49~69 kg,平均体重(59.56±3.22)kg。试验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最大77 岁,最小26 岁,平均年龄(41.53±3.58)岁;体重50~68 kg,平均体重(59.52±3.22)kg。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获取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同时自愿与本院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研究;经体格检查、胸部CT、X 线片、血清学、超声等相关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年龄18~80 岁。

1.2.2 排除标准 存在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慢性疾病等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具体为:异烟肼300 mg,1 次/d;吡嗪酰胺片500 mg,3 次/d,利福平胶囊450~600 mg,1 次/d;乙胺丁醇片750 mg,1 次/d。同时予以胸腔穿刺抽液治疗,通过超声检查确认穿刺部位后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术,实施2~3 次/周,持续治疗2 周。

试验组予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以超声确定置管位置,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连续引流胸腔积液直至干净。完成引流后,将10 万U 尿激酶、50 ml 氯化钠溶液(0.9%)混合后通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胸腔,夹闭导管,24 h 后抽尽胸腔内液体,引流后2~3 d 重复予以患者尿激酶注入治疗,直至引流干净,连续治疗2 周[3]。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胸膜厚度,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常见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胸水完全吸收,不见明显的胸膜粘连及肥厚;有效:胸水大部分吸收,有较明显的胸膜肥厚,可延伸至膈圆顶以上;无效:治疗完成后仍见胸腔积水,有明显的胸膜粘连。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肺功能指标: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FVC 与FEV1。并发症包括胸膜肥厚、胸膜结节影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胸膜厚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膜厚度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胸膜厚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以及胸膜厚度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 与FEV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VC 与FEV1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L)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调查数据显示该疾病在结核病中的占比达到了2.5%[4]。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胸膜炎症性疾病,多伴有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大量纤维蛋白、红细胞等,会降低患者的肺功能,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5]。若结核性胸膜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可造成胸膜变厚、粘连,同时形成包裹性的积液,显著增加治疗难度。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核心是在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抽取胸腔积液,因此,选择适宜的胸腔积液排出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非常重要[6]。

传统定期胸腔穿刺排出积液需进行多次穿刺,显著增加了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风险,同时还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因而效果并不显著[7]。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且基本不会诱发并发症,患者舒适度较好,但是该种治疗方式发生堵塞的可能性较高,极易出现引流不畅情况,严重时会产生纤维包裹性胸腔积液[8]。因此,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注入尿激酶可冲洗干净积液,提高引流速度,且治疗时无不良反应[9]。尿激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促进转化成纤溶酶,可对纤维蛋白进行水解,有利于彻底引流胸腔积液[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腹水基本吸收时间、胸腔积液引流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膜厚度均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VC 与FEV1 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显著缩短胸腔积液引流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肺功能,存在临床实施、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结核性胸膜尿激酶
胸膜多发孤立性纤维瘤 2例CT诊断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防治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治愈后为何隐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