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年学校体育十年文件汇总

2022-10-19 06:08整理体育教学编辑部
体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印发体质体育课

整理/《体育教学》编辑部

中国学校体育,五级联动带动了政策驱动的发展路径特征: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体育总局;地方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执行主体;奋战在一线的理论指导者与实践者。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和学校体育的意志和决心以及各级各岗从业者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与关心。

2012—2022年这十年间,关于青少年学校体育的政策文件频发;这十年,许多人为此作出巨大贡献,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值得我们致敬,但是还需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勇创佳绩的同时形成具有中国话语风格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样板。

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主要内容如下:

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23个字被历史性地写进了中央决定,这也预示着国务院一定会适时出台相关文件,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教体艺〔2014〕3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着重强调各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建立“六项制度”:一是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二是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三是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四是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五是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六是建立测试结果应用制度。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旨在推动各地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责任、政策和任务,年度报告要求重点反映各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

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

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制定规范文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测。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2014年7月,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教体艺〔2014〕5号)

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教体艺〔2015〕3号)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

《意见》共6大方面、18项条款,呈现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意见》首次将学校体育与健康中国、中国梦紧密结合,不再像过去“充分肯定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而是客观地界定“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并且开诚布公地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两个基本事实。《意见》的重点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坐标。他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构建了崭新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意义重大。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精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主要有: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三、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文件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方案》指出,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意见》强调,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体现了“全覆盖、保底线、促均衡、扶弱势”的全人体育。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强化中小学生“五项管理”之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2021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纲要》提出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改革目标,指导如何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并以“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为主要任务。从“组织管理、课时保障、师资保障、场地器材”等方面提供组织保障,从“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强化学校落实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体责任、注重教师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与结果、强调学生达成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效果”等方面进行督导评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意见》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2.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猜你喜欢
印发体质体育课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讨厌的理由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印发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