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师德问题,强化师德治理能力

2022-10-20 05:05刘次林
中国德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师德职业道德

■ 刘次林

一、当前的师德问题及原因简析

客观而言,极少数教师的不良行为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出现师德问题本来属于正常现象,任何行业都会或多或少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只要我们依规妥处,负面问题完全可以变成积极的教育力量。在处理师德事件中所产生的混乱现象同样是值得反思的。面对教师出现的师德问题以及一些家长咄咄逼人、死揪不放的做法,某些教育管理部门容易受到家长、舆情等方面压力的影响,进退失据,处理结果前后不一致,造成师德价值的混乱。也有学校高举师德“一票否决”大旗,无论问题是否严重,处理时一撸到底。结果造成一些教师在履行职业行为时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缺乏职业勇气和尊严感,甚至走向消极无为的“佛系”。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不能尊重教师职业的成长规律。教师作为一种职位,其职能不是因为考得了一纸教师资格证就能够得到证明。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只是专业知识、理论储备,更重要的是实践智慧。教师是在做教师的过程中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对待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问题。教学能力的形成是这样的,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更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当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时,学校一般能够通过备课、听课等环节,耐心带教、热情鼓励,扶助教师进步,而师德上一旦出现问题,就倾向于采取零容忍、一票否决这样的极端做法。这种做法貌似是对师德的高度重视,其实是违反师德成长规律的。

第二,笼统、抽象地执行师德规范。师德规范作为规范,它们都会以某种抽象的条目呈现,否则,规范只能陷于碎片化的行为要求。如果国家层面的师德规范在学校没有具体化,就很容易导致人们对师德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甚至根据字面文本而不能考虑实际情况,更不能依据教育的特殊职能来解读师德要求。比如,一说要禁止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礼品,即便是教师节学生敬送的一束鲜花也都一概禁止,这不仅表明教育部门本身道德水平偏低,而且也不符合教育精神。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只有处于道德实在论水平的人不能理解规范背后的理性精神,才会仅仅拘泥于字面来理解师德规范,并且以是否服从给定的规范来判断行为的对错。人与人之间,当然也包括师生之间,适当的礼物交换属于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学生在特殊节日给教师敬送不怎么费钱的礼物,其实是学生对教师温暖情感、正面态度的表示,这有利于实现我们所倡导的和谐师生关系,绝对不会影响教育公平,或者导致教育腐败。

第三,师德培养路径单一、低效。道德的养成方法很多,我们在培养学生道德的时候,教育方法丰富多彩,但是,在对教师本身进行师德培养的时候,大多数学校不善于用心思,往往只是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这种面对群体讲解的方式在师德培养上实战性不强、针对性不足。

二、治理师德问题的三个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观念、制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应对。

首先,从观念层面看,我们要从正面理解师德的价值取向。规范是寓发展于约束之中的人造环境,约束性是其表面特征。师德规范的根本性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标和护身符。所以,师德规范不宜“杀气”太重,其表述应该多体现积极引导的维度,要让教师认识到,师德规范都是为了教师,只要按照这些要求去做,自己的专业成长就会方向正、效率好、格局高。同时,我们对教师还要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严格要求不是把极少数教师的负面表现扩大化、把教师队伍妖魔化。目前在师德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是比较过分的,让人觉得教师队伍是需要时时处处提防的对象,严重伤害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尊严。在师德成长方面,既要提出高于一般人群的道德要求,也要真心信任、积极扶持、学会等待、适当容错。人民教育家于漪认为自己是“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教师职业成长的规律,更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成长规律。道德成长不可能遵循直线逻辑,“反复性”是其规律性的现象,所以,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反复抓、抓反复”也是规律性的体现。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直面师德问题,一方面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相信教师的专业潜力,尊重其成长规律,把出现问题当作专业成长的契机和素材。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要鼓励教师多从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中形成对学生的体谅;养成师德的时候,我们又要反过来从教育学生的经验中获得回馈,形成对自身职业成长的体谅。总之,对师德问题如何理解、如何处理,这反映了学校领导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的职业胆识和专业水平。

其次,从制度层面看,我们应该建构横向全域、纵向迭代的师德规范体系。从横向看,师德应该遍及教师职业活动的各个领域。国家的师德规范在这方面体现得很好,但是,不少学校在工作中却下意识地将师德限定于教师在教学之外的表现。一个教师即使在学科教学方面不怎么优秀,如果他对学生好,或者处理好了一件非教学事件,他依然可以是师德优秀的教师。其实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战场,教学中的师德表现应该是师德最重要的内容。这也是课程思政对师德提出的必然要求。从纵向看,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个时代。在农业文明时代,教育是帮助有钱有闲阶级修身养性的活动,所以,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的培养特别注重教师的率先垂范,教师与教学内容往往融在一起,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个性化的道德教材。那个时代的师德主要体现为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做到。到了工业文明时代,教育主要为劳动力市场批量培养劳动者,教育走进了普通民众,生产领域知识技能的学习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国家)也根据生产领域形成了独立于教师的(统一)教材。教师在学科知识技能储备的优势便是职业的立德之本。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就是工业文明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及至信息文明时代,教师的知识霸权被网络所颠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不再是教师的核心职能,教师需要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可持续学力,养成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态度。于是,促进者职能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定位。教育的本质规定了教师的职能,也指引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方向。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迭代超越的方式,要求教师在强调以身作则、具备扎实学识的基础上,突出引路人的专业素养。

从制度层面我们进而要对师德规范及违规程度予以分层分类处理。师德规范要发挥出治理功能,就必须对规范进行分层分类的细化。教育本质是进行师德细化的核心理念,因为单从字面看,师德规范的很多内容与其他行业的道德具有共同的表述,但是对师德的解读要在教育本质的统御下才能走出简单化困境,体现其职业的特征。师德的分层有两个含义,首先是高标—常规—底线的分层。师德的高标希望是指引教师走向优秀的方向;常规要求则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应该做到的内容;底线禁令则是师德红线。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底线禁令也应该有层次的区别,不是所有违反底线的行为都够得上“一票否决”。其次是指标体系的分层,将一级指标继续细化为二级、三级指标,这样有助于使较抽象的规范转化为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行为线索。至于分类,我们可以将师德规范分成习俗规范、道德规范(含法律规范)、个人规范三大类。习俗规范是职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其目的是形成职业的秩序与和谐(如无论是否有课,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道德(法律)规范属于有善恶对错性质的要求(如羞辱学生、以体罚的方式伤害学生);个人规范主要属于教师个人的志趣、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如教师的着装)。教师如果违反道德(法律)规范,其违规程度最重,惩戒也最严;违反个人规范,其程度最轻,惩戒当然也要最轻微。对教师违规行为的处理首先要看其违反的职业规范属于哪个层级,然后再依据规范的类型,考虑违规情节进行程度判定。师德规范的分层分类需要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作好宣传,形成共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为认识的不对称所造成的师生冲突、家校矛盾。

最后,从师德培养的实践操作看,我们应该探索更具实效性的师德养成模式。在普适性的专家讲座之外,需要补充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的培训方式。从培训内容看,现在有不少的师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既有共同的师德表现,也必然有在性别、教龄、职务、学校区域、学段等变量上造成的特异表现,甚至师生之间对于师德的认定也会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特异化的表现应该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培训问题。从培训方式看,基于实际问题的师德工作坊也是很有效的。工作坊由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为主,针对实际问题,分析背后原因,提出各种对策;工作坊可以邀请专家参与,使专家在实际师德问题上阐发教育的本质,并且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进行解读。另外,通过对国家师德规范的指标具体化,在三级指标的基础上编写典型的师德案例,作为学习师德规范的配合材料。案例式的学习比较有利于提高教师应对师德问题的能力。在发生师德事件后,学校要积极利用机会,在处理之前认真开展师德处理听证会,由学校领导担任首席“法官”,让有关各方充分陈述、辩论,甚至可以邀请专家作为辩护的“律师”,最后由教师、学生、家委会代表合议裁决。这种实战式的处分过程可以帮助旁听的师生、家长学会结合实际情况理解和践行师德规范。

以培训的方式进行师德教育是养成师德的一种路径,人本主义对道德养成的理论可以作为另外一种养成师德的路径。马斯洛理论说明,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美好的道德品质就会由内而外地生长出来。相关研究亦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正向影响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教师基本需要满足与教师的师德发展相关,且发挥了“地基”作用。笔者2019年对上海市中小学师德作的调查显示,教师基本需要满足与职业道德的各维度之间呈现中高程度的相关,并且教师基本需要满足能显著正向预测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关师德建设的调查也发现,教师迫切希望首先解决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教师的实际地位之间的矛盾。因此,提高教师各方面的待遇,给教师以最大的尊重和爱护,为教师提供和谐、愉快、有归属感的工作氛围,确保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是养成师德的内源性途径。内源性的途径与外塑式的培训相结合,预防与诊治相结合,是推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的有效模式。命规律,使本性得以健康成长。《学记》的开篇则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加强自身修养,他只能独善其身,如果能够“就贤体远”,他也只是对别人起到领导作用,只有教师的职业才足以教化人性、形成风俗和道德的文化。教师的职业既关乎千家万户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乎千秋万代社会文化的形成,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道德要求都比较高,所谓“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就是对教师职业崇高要求的描述。这些描述只是对教师职业的应然要求,应然变成实然需要教师自身的主观努力以及方方面面的支持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要求全党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归根结底来自教师的职业地位。总书记的讲话是在启示我们,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要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理解确立教师职业地位的意义。师德的制定、执行对于确立教师的职业地位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而改进师德治理则是确立教师职业地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需要我们从积极的视角理解师德对教师的规范性,要以专业的服务降低践行规范的难度,更要以尊重和保护的目的发挥师德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功能。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师德职业道德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致良知与师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