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 房

2022-10-20 12:55罗红燕
广西文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侄女母亲

罗红燕

古时的美人莲步姗姗,衣角散香,转盼间,足叫人心醉神迷。最妙的,还数她们的闺房,设在繁花深处,精巧华美,佳人只需日日与棋画为友,时时与诗书为伴,从不被外界的风雨打搅,总是岁月静好。

这些云端尽头的闺秀,曾经叫我心生向往。

然,多半会有人批评这种艳羡乃三观不正,源自懒惰与虚荣,用一个过时了的词形容,叫“小布尔乔亚”。在强调尊严与个性,追求自由与独立的今世今时,羡慕富足人家的闺秀乃至闺房,与“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的小资心态何异?

我的孩童时期,恰逢改革开放之初,吃不饱穿不暖不是什么稀罕事;青年求学时大环境固然向上,奈何小家庭起步太低,日子依旧过得紧紧巴巴。每到假期,告别了学校宿舍的上下铺位,回到家的喜悦往往随夜的降临而减淡。每每夜深人静,我都会缩在堂屋的长椅上,紧张兮兮地拽着被子,生怕翻身时用力过大,会连人带被一起扑到地上。好不容易惴惴合眼,还没睡到酣饱,随光线撩开黎明,就要早早起床,把被子叠整齐后抱到父母的房间——这可不是为了博“晨昏定省”的美名,实在是堂屋的窗外便是公共走廊,纵是拉上窗帘,也挡不住邻里大妈和阿婆们关爱而窥探的眼神。每每那时,我还要装作没看见母亲眼里的愧疚,把话题扯往别处——母亲的愧疚我是懂的:她总觉得养育了子女,却又没能给予子女宽裕的环境,实是为母失职。可在那个年代,周边人家多是如此,有何可怨?

同样是山里出来的孩子,做姑娘时,母亲不仅没有闺房,连受教育的权利都被剥夺。后来嫁人,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一家子照旧挤在一个屋檐下。她的睡卧处,白日里人来人往,晚上亦唧呱不绝。那些往来者都打着亲人的名号——父母姐妹、公婆丈夫、稚子幼女、妯娌亲戚……大约,先人们最初是想用上圆下方的小门框着女子,让她们在一圭半圭的逼仄空间里逐渐顺从服帖。可总有些心思玲珑的女子,不认命、不求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抓住时代赐予的良机,将小家从寂寞的深山搬到热闹的乡镇。母亲出嫁没多久,便赶上“大跃进”,村村寨寨都在发动妇女接受技能培训。别人尚在疑惧中,目不识丁的母亲则大胆报名。短暂培训后,她学会裁剪缝纫,分配到公社的裁缝组。白日里,母亲要挣工分养家糊口,又要完成裁缝组分配的任务,究竟繁重几何,又如何煎熬,尚未出生的我自然无从体会。

我的记忆倒是常被阴暗与霉味纠缠。那时,家虽然搬到乡镇,但蜗居的房间一直逼仄低矮,除了向阳的那面能得到日光,被辟成堂屋和厨房;靠后的房间做成睡卧处,纵是开了窗,但紧贴邻居家的墙壁,不仅潮湿发霉,还总是昏黄暗淡,须得借助灯光照明:先是煤油灯,后是电灯。那时,才读小学的我,除了要完成学业,还得在放学后赶到附近的田坎边挖猪菜,天黑前要赶回家撵鸡进笼,顺带烧火煮饭。通常吃完晚饭收拾清楚,天早黑了,人也困了,偏偏作业还没开始写。为省灯油钱,一般是我趴在灯下抄写算数,母亲则就着昏暗的灯光缝纫裁剪。那时,我又困又累,总不免想念赶集日看过的电影:电影里的闺秀可真幸福,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皆无须干活,又无功课,每日只管穿得漂漂亮亮,高卧于绣楼闺房,赏风赏月赏秋香。我不敢奢望如她们一般,只求可以睡到自然醒,醒来最好不上学,家务活也能少干点……可惜,缝纫机发出的“扎扎扎”声惊破我的梦,母亲狠狠瞪眼,逼得我不得不提起精神,尽可能地“笔走游龙”。就这般日复日、月复月,母亲一面在田间地头奔忙,一面在缝纫机前经营,经年累月地攒着零零碎碎的钱,不仅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把所有子女送进学校,还扶持丈夫心无旁骛最终将家搬到了县城。

长安米贵不易居,县城虽小生活也不易。在母亲的严格监督下,我们几兄妹都努力读书:姐姐和兄长们考上中专并有了收入稳定的工作,我则幸运地进入高中读上大学。到我工作前的一个星期,家人几番商议,东挪西拆,终于用木板隔出一间小屋,权作我的闺房。这间闺房真是小巧玲珑,除却一张一米二的小床,一把椅子,一个小小的独立衣柜,仅够一张学生用的书桌凑合着塞进来。当然,窗外风景也不太好:一块土质贫瘠的菜地,菜地之后是陡峭山壁,无法游目骋怀,更无法“极视听之娱”。但是,它向阳,从早上六点半至晚上七点,都在光线的庇护之下,不用踯躅于阴暗,亦无霉味冲鼻。于是,我干劲十足地动手:画图,刷墙,做窗帘……来帮忙的,是三个楼梯般排列着的小侄女。她们踮起脚尖,莲藕般白嫩的小手举起又放下,递上一颗钉子,再递上一颗钉子。入夜,无须商量,三个小侄女各自抱着小枕头,爬上床,稳稳当当地躺着。我只能侧着身子,弯成弓形,疲惫而满足地坠入梦乡。白日里,我才在桌前铺上宣纸,预备挥毫泼墨,如仕女般寄情寓志,侄女们便源源不断地把玩具搬运进来。她们磕磕碰碰、唧唧呱呱,直如夏日的鸣蝉般叫人防不胜防,生生将我胸腔内好不容易才酝酿出的悠远意境一并打散。我讪讪地撤了宣纸,改拿出书籍,预备偏居一隅,期望吸收些艺术类的知识以提升气质,方便将来跻身淑女之列。侄女们则拉上窗帘,跳上小床,手舞足蹈,硬是将小床变成她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无可奈何,我只好避往厨房,煮饭切菜,准备一家人的午餐。

那时,我内心不是不失落:有了闺房又怎样?还不是要与人共享,与从前有甚区别?

但是,我亦知道所谓闺房,就是与自己最亲密的一群人共享,不然,何以有个词叫“闺蜜”?闺蜜闺蜜,当不只是同龄同性别的人甜言蜜语梦想未来,也当是框在一个屋檐下的老少家眷一块做些甜蜜的事。饭毕,我主动邀请侄女们进闺房,套上枕巾,扮一回凶悍的狼外婆。待她们玩得兴尽,再把她们安排在书桌前,哄着小姐妹读书认字。桌面高了一点是吧?没关系,拿来毛毯、薄被,小姐妹们舒舒服服地坐在上边,摇头晃脑,跟着我“a、o、e”念念有声,恍如春日里鸣啾的雏鸟……很快,她们可以背上小书包,白天去学校,晚上则在明亮的灯光下认真写作业。到了期末,我的闺房让出半墙,贴上小姑娘们的奖状。

既然有工作能养活自己,母亲就没打算惯着我。虽然一开始,我的工资才三百出头,但需要每月上交一百元生活费,家里的水费也由我出。留在手里的钱已经那么少,除了侄女们要分享,我还想给小小闺房添点书籍作装饰。可怜生财无道,又身无长计,唯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有补贴的加班机会。最初六年,我不只是早出晚归,从不迟到早退,连一次事假都未请过;累是真累,但成绩突出,每个学期的全额奖金便稳稳到手。由此,每年除了能固定存点小钱,还能匀出部分供我走出家门看世界。当我步入大名鼎鼎的乔家大院,终于看到心心念念的闺秀们真实居住过的绣楼,没被想象中的奢侈精致震惊,倒被那个递送饭食的小小洞口吓着了。虽说早就从书本上知晓晚清闺秀们的大体情况,却没想到金尊玉贵的闺秀们居然被囚禁到这般地步。那时,我才觉知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叹息还是太温柔了,温柔得像童话,完全迷惑住后人,以为高门闺秀的愁怨真的莫过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真相残酷,不啻于当头棒喝。也好,当我真切地懂得知识不仅囿于书本时,心眼俱活。从此就挤在小小的书桌前,乘着灵光闪现,或编故事,或发感慨。有时兴奋过度,幽暗的夜,明明该是泥土吐纳,我却嗅出了阳光味道;明明该是蟋蟀虫唱,我却听出了晨鸟欢歌。自然,这间小小的闺房,再没有闺阁秀楼的窈窕身影飘过。许是心诚则灵,堆砌出来的文字居然能换取稿费,虽然得的稿费不多,也不是篇篇发表,但因希望在前,莫名地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待到我大龄出嫁时,有体己在手,趁着房价尚未大涨,和爱人在县城买下一套房子,终于有了彻底属于自己的空间。我的新家四壁干净,除却书籍书柜及必需的家具家电,再无多余修饰,已经渐趋平稳的心灵,在空旷的空间变得更坦然安宁。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便是侄女们来得少了,稍显寂寞。因为侄女们凭着优异的成绩,先后到市里的初、高中求学,只在假期时才出入我的闺房:由我陪她们学习,也分享许多秘密。

我成为母亲时,侄女们已步入社会。兄嫂与姐姐姐夫们奋斗了二十余年,攒下的家私足够保证侄女们回到县城后悠闲度日。可是,见识过高空的鸟儿,又怎会流连低矮的密林;见识过大海的鱼儿,又怎会迷恋浅窄的河滩。不约而同地,侄女们都选择了首府。然而,鱼儿毕竟不是鲸鲨,鸟儿亦成不了雄鹰,要想真正在首府立足,怎能不付诸努力。侄女们没有别的途径,唯有提高学历,多一份竞争力。原来我只听闻:她们除了夜以继日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争分夺秒地挤时间看书考研。直到我在周末陪伴她们的母亲,去首府的租屋给她们做饭,才知道她们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一天里,常常是早上洗漱时打个照面,直到晚上十点多才能一起吃顿饭,因为心累身累,聊天都提不起精神。然而房门一关,她们还不能倒头就睡,须得一边喝着醒神的苦咖啡,一边翻看书籍疯狂刷题,应对即将而来的研究生选拔考试。我也曾在青春年少精力无限时废寝忘食地埋头读书,但工作之后,工作强度过高,要想心无旁骛地苦读,实在是有心无力。没想到身为独生女的侄女们竟然忍受得了。果然苦心人天不负,奋战一年多的侄女们皆瘦了十余斤,如愿考上研究生,终于在单位站稳脚跟。如今,侄女们和天底下的其他独生女们并无二致:闺房的首付由父母出,余下的每月还贷则是自己扛着。步入她们的空间,说不出哪儿特别好,但在用灰白色调和的硅藻泥粉刷出的空间里,在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新奇的电子产品前,能感受到年轻姑娘们特有的勃勃生机。

除却亲人的身份,我又属于受邀的客人。到了彼时,我家姑娘们的闺房才成为真正的私密空间,不再有那样或这样的不速之客闯入,更没有哪个人敢凌驾其上指点生活——纵然有人真不识好歹,也会被侄女们怼得哑口无言,再不敢造次。当然,若是侄女们愿意,也可以随时在闺房的任何角落自拍并上传网络平台——炫耀也罢,分享也好,布局上不寒碜,品位上不丢人,怎样都赏心悦目。

为了这个目标,从母亲到我,再到侄女们,都是吃过苦头的。但是苦过之后,确实是甘甜相继,得偿所愿。

有底气、有能力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让别人指手画脚;关起房门,我即世界。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和空间,才是一个女子的最美的闺房。

猜你喜欢
侄女母亲
母亲的债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将心比心
意大利人交际理念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七旬老太遇电话诈骗 被“亲侄女”3天骗走18万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感觉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