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领域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现状

2022-10-20 09:06姚宇博,刘晓娜
现代食品 2022年17期
关键词:申请量专利申请申请人

目前,我国的专利法已经修改了4次,其中在第一次修改过程中,针对专利的保护和许可,扩大了保护主题范围,加入了食品饮料和化学方式得到的化学产品等物质[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自1993年1月1日食品领域技术创新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以来,我国食品领域创新步伐逐渐加快。经检索,截止2021年底,我国大陆食品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达34万件以上,表明我国食品领域创新主体对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较高。然而,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孟帅[2]认为出现类似专利申请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公众对专利的整体认知水平还不高,创新主体专利意识低,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突出。对此,我国及时出台颁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提出了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但是,我国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至今不足40年,与欧美等国家的专利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0年相比,我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例如,专利茶馆公众号发布了2020年主要领域国外、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率对比数据,其中食品领域国外企业比国内企业授权率平均高33.4%[3]。

专利文献是承载着技术情报的法律文件,通过分析国外来华专利文献法律和技术信息,有助于找准研究方向,开发出我国自主可控的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目前已公开的文献报道中,食品领域的专利分析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各分支技术领域。例如,钱文文等[4]报道了低血糖生产指数食品的专利分析数据,刘新雨[5]报道了椰子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专利分析,叶波等[6]报道了铝电解领域国外来华申请专利技术的现状,但这些报道均未聚焦食品领域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和布局情况。因此,为了提升我国食品领域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水平,有必要以国外来华食品领域的专利申请为样本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以近二十年食品领域国外来华申请保护的发明专利文献为分析对象,从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趋势、国外主要申请人分布情况、国外申请人地域分布及具体聚焦食品领域的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我国食品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发和专利申请布局提供参考,提高食品领域创新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渐缩小国内与国外的差距。

1 专利文献检索方法

本文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食品领域专利文献主要分布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的A部,涵盖了肉、蛋、奶、果蔬、咖啡、茶、糖果、食品蛋白等多种食品类别,以及多种食品加工技术。主要检索的专利分类号包括A21D(焙烤用面粉或面团处理)、A23B(食物保存方法)、A23C(乳制品)、A23D(食用油或脂肪)、A23F(咖啡或茶)、A23G(可可及糖食、冰激凌和口香糖)、A23J(食用蛋白质)以及A23L(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根据国外来华申请的专利类型特点,本文仅限定了发明专利申请,不涉及实用新型和外观。具体限定申请日期为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由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时间延迟以及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时间延后,201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数量不能反映实际专利申请数量。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最终的检索式如下

PN=CN NOT AP-COUNTRY=(CN)AND((IPCLOW=(A21D OR A23B OR A23C OR A23D OR A23F OR A23G OR A23J OR A23L))AND(AD=[20010101 TO 20211231]))

2 食品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2.1 发明专利申请发展态势分析

由图1可知,2001—2021年,国外申请人来华申请的食品领域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文献累计约19 306件,年平均近1 000篇;授权量累计8 035件,授权量基本维持在每年400件左右。因此,初步计算得出,食品领域国外来华申请专利的授权率为40%以上。然而,国内申请人在此期间在食品领域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约32万件,授权量仅约为6.3万件,平均授权率不到20%,表明我国申请人与国外申请人在食品领域专利创新水平上存在差距。

从申请趋势来看,2006年之前,每年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但授权量维持稳定。2007年申请量出现小幅下滑后,一直持续到2009年,这主要与当时的全球经济危机有关。2010—2019年,国外来华申请量逐渐增加,2020年国外来华申请专利数量骤减。国外来华申请专利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与我国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逐渐完善有关。

2.2 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法律状态

由表1可知,截止本文检索日,国外来华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4 924件,约占总申请量的1/4,占总授权量的50%以上,反映了国外来华专利授权后的维护较好。值得关注的是,在医药领域届满专利或即将届满专利往往都属于高价值的专利,本文发现存在149件期限届满发明专利。例如,2022年届满的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的香料风味组合物(CN1514718A)、日本味觉糖有限公司的含有微量结晶纤维素且改善黏牙性的软糖(CN1394517A)、雅宝公司的禽类加工中的杀菌剂(CN1522114A)等。期限届满的专利会流入公共领域,我国的企业可以实施用于生产。

此外,还发现部分无效专利1件、全部无效专利18件,表明这些技术是食品领域市场竞争者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例如,意大利卡皮贾尼集团申请的用于生产和分配液态或半液态消费食品的机器(CN101617733A)为部分无效专利,全部无效的专利大部分涉及生物酶、婴儿营养食物等。

表1 食品领域国外来华申请专利法律状态表

2.3 国外来华主要专利申请人

由表2可知,食品领域来华申请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是瑞士雀巢公司,雀巢旗下各公司累计有1 384件食品领域发明专利申请进入我国保护,占全部来华申请总量的7.17%;其次是荷兰的联合利华和荷兰的帝斯曼公司,反映了荷兰在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全球优势。值得关注的是,申请量排名前15位中有7家公司为日本食品加工企业,这7家日本食品企业累计申请量与雀巢公司相当。

表2 食品领域国外来华主要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排名表

从表2中的授权量数据可以看出,雀巢公司在我国大陆境内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一,但其总量也仅为几百件,与我国食品领域企业大量的专利数量相比,雀巢公司更重视每件专利的质量。从授权率来看,日本花王株式会社的授权率最高,为80%以上;而雀巢公司的授权率也仅为40%左右。说明两种类型公司的专利申请布局策略差异,雀巢公司的专利策略是即使面临被驳回的风险,也会尽量争取获得更大的保护范围,而日本的公司则是更多采取只要创新获得了保护就能接受。保护策略的不同也启示了我国部分创新主体的关注侧重点。

2.4 国外来华申请国分布

由表3可知,来华申请食品领域专利保护的技术,分别来源于80个国家。其中,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为日本(4 857件),约占总申请量的1/4;其次是美国4 246件,约占总申请量的20%。说明在食品加工领域,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是我国本土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进入我国申请保护的食品领域专利技术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我国与日本的饮食习惯相似性较高,对相关日本专利文献进行跟踪,将有助于布局我国食品领域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2.5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构成分布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来华申请食品领域专利中各分支技术分布情况,本文分别从小类和大组两个级别的专利分类号展开分析。

(1)从小类专利分类号进行分析。由图2(a)可知,一般食品及制备技术(A23L)申请量最多,明显高于其他小类,这主要是因为A23L分类号的含义范围较大,是可预期的分析结果。值得关注的是,位居第二的技术分支是医用配制品(A61K),这反映了在食品技术领域,有将近15%的专利申请涉及医药用途。涉及可可及甜食类(A23G)、乳制品(A23C)以及微生物或酶(C12N)的申请量也较多。

表3 食品领域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人国别分布表

(2)对大组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b)所示,含有有效成分的医用配制品(A61K31)以及含有草药功能成分(A61K36)申请量较高,说明食品与药品相关产品及技术开发是国外来华申请人较为关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含有功能成分的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代表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此外,非酒精饮料(A23L2)和改变食品营养性质(A23L33)领域的申请量较高,说明这些技术的开发会给食品产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

2.6 国外来华专利转让和备案许可情况

由图3可知,2003—2021年国外来华食品领域专利申请累计转让专利2 436件,占总申请量的12.61%,我国食品领域专利累计转让专利17 215件,占总申请量的4.96%。说明在食品领域,国内较国外的专利运营程度低,可能是因为国内创新主体对专利的认知程度不够,申请专利的动机和目的并不是为了将专利技术运用转化。

图2 食品领域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图

本文统计的许可专利均为已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登记的专利。由图3可知,国外来华的备案许可专利为64件,占比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国外公司的许可一般采取双方签订保密协议的方式,为了保护商业秘密而不登记备案。国内申请人在食品领域的专利备案许可数量逐年增加,这可能与国家专利转化资助项目要求备案登记有关。

图3 国外来华专利转让和备案许可年代分布图

3 结语

本文聚焦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分析食品领域专利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1—2021年国外申请人来华申请的食品领域发明专利数量较稳定,日本进入我国保护的专利申请量最多,雀巢公司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多;国外申请人在食品科学领域主要开发方向是与营养健康以及医药配置品相关的食品加工技术,且专利的运营较为活跃。通过上述分析以及与我国相应数据的对比,建议我国食品领域研发主体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加强提高自身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于食品领域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型具备基本的鉴别能力,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②跟踪日本和国外跨国食品公司的专利技术发展,分析自身的短板,挖掘适合解决我国消费者的食品生产先进技术,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③重点关注食品与医药配制品功能性配料技术研发、生物酶制剂等技术领域的国外专利保护情况,集中研发突破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瓶颈问题,降低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度,实现我国食品领域关键技术的自立自强。

猜你喜欢
申请量专利申请申请人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澳大利亚7月1日起移民签证新规将生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17年度报告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
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500万大关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